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丹参红花配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高丽娜  崔元璐  延阔  邱超 《中草药》2016,47(4):671-679
丹参和红花是近代中药方剂中的常见药对配伍,两药均为活血化瘀常用药,历经几百年临床用药的验证,沿用至今,经久不衰。目前,已有很多上市的丹参红花配伍使用的中成药制剂。综述了丹参红花复方制剂、药对配伍和组分配伍的研究现状,阐明丹参红花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药动学研究进展,并指明其配伍使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为丹参红花配伍的深入研究与现代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中药复方数据库,分析药对配伍规律.结果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75首复方中,统计得到药对2508对.结论 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差异的高频药对的功效进行统计,得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药对配伍特色:祛风湿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配伍;补虚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配伍;祛风湿药中的祛风寒湿药与补虚药配伍;补虚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的相须配伍;活血化瘀药与解表药、补虚药配伍;温里药与补虚药、解表药、祛风湿药配伍,总结配伍的代表药对,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是几味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组成,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复方药效是各味药各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用整体的观点研究中药复方,阐明中医理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制定质量标准,优化制剂工艺。研究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以及配伍规律,才能更科学的阐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总结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走向国际市场垫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实践产物,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和人体的复杂性,导致功效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面临困境。对半夏、厚朴单味药材化学成分、抗肿瘤功效物质基础及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半夏-厚朴药对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更好地阐释半夏-厚朴药对抗肿瘤功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揭示药对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复方配伍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珊珊  王谦  白立川  郭政东 《中草药》2014,45(10):1481-1485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最常见的配伍形式。芍药-甘草是来源于《伤寒论》的经典药对,研究显示芍药-甘草配伍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神经、肌肉、泌尿、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综述芍药-甘草配伍后的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动学研究进展,分析配伍后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体内的生物药剂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现状 ,主要重申以下观点 :①复方研究不能脱离中医基本理论和组方配伍原则 ,应防止出现纯粹化学研究的倾向 ;②复方研究也应注意探索疾病未知的病理生理和防治机制 ,更好地发展中医理论 ;③对复方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整体研究水平 ;④把复方作为一个整体 ,注意比较复方化学成分各种研究途径和方法的得失 ;⑤复方药理学从多方位、多层次研究配伍规律 ,有利于揭示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理 ,使临床合理用药更具方向性 ;⑥中药药动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⑦复方研究应重视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对本学科的影响 ;⑧临床疗效是复方研究的依据 ,故应注意甄别、优化、筛选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8.
大黄为泻下通便之良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见于多种复方配伍中。测定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是目前研究大黄配伍机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复方及药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配伍机制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鲁  宋航  曾琳琳  贾波 《四川中医》2004,22(12):23-2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326首,建立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结果:基于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以及对各种典型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用药特点。结论:研究表明,在所使用的286种中药中祛风湿药、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其次虫类药物的使用也是组方中的一大特点。这表明祛风湿药为主,辅以活血、补益药是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配伍规律,使用虫蚁类药物和有毒药物是其重要的增效配伍。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27)岳雪莲(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具体病证,运用辩证论治及方剂配伍原则组成,体现了中医特色。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从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中药复方药理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并以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试图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对配伍机制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佳  高晓霞  田俊生  秦雪梅  杜冠华  周玉枝 《中草药》2017,48(21):4367-4374
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是沟通单味药与复方的重要桥梁,研究药对的配伍机制对揭示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研究者从药对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药动学及药理作用差异着手对药对配伍机制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总结药对配伍机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药对及复方配伍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以药对为基础的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是复方配伍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广义为复方中所有化学成分,狭义为复方配伍所产生新的化成分。对中药复方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效方面,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较少,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在诊病、治病、用药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理论和方法,对用药禁忌十分重视。中药用药的禁忌主要分3种,即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必须对中药用药的禁忌引起重视。1配伍禁忌即当复方用药对,两药相配伍会使药...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对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提高中成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中药、发展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笔者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方剂用药精当,配伍严谨,但由于其成分复杂、治疗靶点众多,不易切入,研究难度大,而药对作为复方的组成核心,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切入点。药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并且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也是用于方剂的最小组方单位,同时也是联系方与单味药的基础,其可以增强药物组合功效,起到协同作用;也可以相互纠正其偏性,起到拮抗作用。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的配伍主要基于“同气相求、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制为用”的用药规律,同时药对配伍后,它的功效不是相加减,而是在配伍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变化,进而药对的疗效较之用单味药能够成倍提高,其使用法则包含着深奥的中医理论,在中医方剂配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甘草、甘遂在配伍前后及甘遂半夏汤中主要药效成分提取量的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探索"十八反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甘遂配伍前后及在甘遂半夏汤中甘草酸单铵盐、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变化情况。结果甘草酸、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随单药→对药→全方的配伍变化,提取量先升高,后降低;但甘草酸升高幅度低于降低幅度,大戟二烯醇升高幅度高于降低幅度。结论甘草与甘遂合煎,其相应毒效成分均明显增加,说明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确实属于配伍禁忌,但二者在甘遂半夏汤复方中相应毒效成分有提取量又均明显降低,说明中医药复方配伍用药确实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也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佐证十八反药对只要配伍使用得当也能在临床上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结论为十八反药对自古至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肉桂为辛热之品,在临床用药中,常以少量肉桂反佐配伍苦寒药使用。肉桂与苦寒药的配伍不仅影响化学成分的溶出,而且影响药效及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对近年报道较多的交泰丸及滋肾通关丸在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对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药物性能和治法为依据,以安全有效为目的,结合炮制、剂量而精确遣药确定下来的用药基本单元。深入分析药对配伍用药经验,不仅对于临床遣药组方,提高疗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对于解析复方结构,揭示复方作用机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复方君药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臣佐使”法则是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处方用药必须遵循的组方原则。君药是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研究复方君药对于揭示复方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对复方君药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意旨及源流考证法、药效学研究法、药动学研究法、有效成分含量法、拆方研究法等:通过对复方进行各角度、各方法的研究探讨,为君药在该复方的作用地位和贡献。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从而达到探讨复方君药为何;验证某种君药观点;为君臣佐使的复方配伍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