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中医挂线疗法配合手术治疗因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综合征而引起的排便障碍,临床观察18例,结果术后排便障碍情况消失,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果证明,挂线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轻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直肠黏膜注射硬化剂及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管最大静息压、肛门失禁Wexner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肛管静息压、自主收缩压及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 0岁。因排便困难 2 a余 ,加重 3d就诊。 2 a前开始排便困难 ,排便过度用力 ,常大声呻吟 ,每次需 0 .5~ 1h,排便后常有肛门及骶后疼痛。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裂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急性发作时肛门疼痛剧烈 ,大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因饮酒 ,近 3d症状加重。肛检 :肛门紧缩 ,未发现哨痔及裂口 ,肛管紧张度增高 ,耻骨直肠肌触痛 ,肥大 ,有锐利边缘 ,因患者惧怕疼痛未行肛门镜检。排便动态造影 :各测量值尚正常 ,但静止 ,摒便及排便相均存在搁架征 ,诊断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 ,术后用抗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2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感染、复发等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直肠粘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经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女性80名(其中72名自然阴道分娩,8名接受产钳助产)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利用TUI观察耻骨直肠肌在耻骨支的附着情况,对撕脱进行诊断,并比较自然阴道分娩与产钳助产肛提肌损伤率的差异.结果 69名耻骨直肠肌完整.11例耻骨直肠肌出现撕脱,包括双侧撕脱4,右侧撕脱4例,左侧撕脱3例;其中7例自然阴道分娩,4例接受产钳助产,后者肌肉撕脱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前者.结论 应用TUI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撕脱情况;接受产钳助产者耻骨直肠肌撕脱的发生率高于自然阴道分娩者.  相似文献   

6.
未产妇耻骨直肠肌的三维超声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未产妇耻骨直肠肌的形态结构,为女性盆底结构的形态学观察提供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对80例未产妇经会阴进行检查,获得耻骨直肠肌的三维超声重建声像图,观察耻骨直肠肌的起止与走行及与盆底组织脏器的联系,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和角度,并将三维超声图像与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耻骨直肠肌前方起于两侧耻骨支背面,呈腹背走向,走行于尿道、阴道和直肠两侧,绕行于直肠后方,呈"U"或"V"形.两侧耻骨直肠肌基本对称,连续性好,无撕脱无断裂.内侧借助于盆筋膜与盆底脏器联系紧密,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为(6.59±1.01)mm,两侧耻骨直肠肌后成角为(49.86±4.47).,三维超声图像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相近.结论 三维超声是观察女性耻骨直肠肌的一种有效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患者经直肠行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随访1a无复发。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和解剖对照的方法,对耻骨直肠肌进行超声识别,以期为男性盆底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方法 先对5具防腐尸体进行解剖,了解耻骨直肠肌位置、形态、结构及周围的毗邻关系,然后对1例新鲜男性成人尸体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观察耻骨直肠肌声像图表现,测量其厚度,在超声引导下对疑似耻骨直肠肌的肌肉进行穿刺定位,解剖后确认.结果 经解剖证实,超声所定位的肌肉为耻骨直肠肌,声像图横切面为两侧对称的带状低回声,位于前列腺两侧呈倒"八"字形,纵切面为条状纤维样回声.超声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右侧:6.10mm,左侧:6.20mm.新鲜标本防腐处理后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为,右侧:5.85mm,左侧;5.89mm.结论 直肠超声是检查男性耻骨直肠肌影像学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照观察经直肠超声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的超声与磁共振表现,探讨男性盆底正常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新方法.方法 应用经直肠超声对36例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进行检查,观察耻骨直肠肌的起止和走行、与盆腔脏器的关系,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并将结果与磁共振进行对照.结果 经直肠超声和磁共振比较,超声同样能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的走行、方向、内部回声和毗邻关系.超声静息状态下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右侧(6.22±0.57)mm,左侧(6.19±0.59)mm;磁共振测量右侧(6.20±0.61)mm,左侧(6.17±0.53)mm,超声与磁共振测值之间比较及左右两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直肠肌厚度超声及磁共振测值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前列腺体积、髂棘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是观察男性耻骨直肠肌的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对正常耻骨直肠肌声像图的识别,为进一步诊断盆底疾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误诊误治一例武汉市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430070]汪训实,张兆林,周恒仁【病例】男,48岁。于1996年2月29日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因患胃癌,在地方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食欲及二便正常。入院前四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肌组织脓肿长期被临床忽视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脓肿患者的MRI表现,并随访术后患者控便及排便能力。  结果  18例为单一肌组织脓肿,21例并发两组以上肌组织脓肿,其中存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脓肿28例,浅部脓肿26例,耻骨直肠肌脓肿9例,肛提肌脓肿4例,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脓肿1例;感染肌组织肿胀增粗,基本保持解剖形态,其中外括约肌深部呈典型“U”形,肛提肌呈对称“蝴蝶翅膀样”表现;肛周脂肪间隙清晰34例,脂肪间隙结构不清5例,术中触及内口26例。35例未累及肛提肌患者术后控便和排便良好,3例肛提肌脓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控便不良及排便无力,另1例失联。  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有时不能阻挡肛周感染的传播,甚至肌组织内部形成脓肿,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脓肿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很可能不受影响,肛提肌脓肿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892-2893
目的分析直肠黏膜点状缝扎联合肛门环缩术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0例直肠脱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直肠黏膜点状缝扎联合肛门环缩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肛门环缩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结论直肠黏膜点状缝扎加肛门环缩术不但能有效的提高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也更低,是安全而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治疗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H治疗60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RPH组与PPH组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治愈率(56.67%)明显高于PPH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可以提高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对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加以分析 ,发现脱线时间的长短与其治疗效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有明显的差异。术后效果差及复发病例脱线时间均较长。随访 1年 ,在排粪造影、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每次排便时间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接收的重度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式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并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保留肛门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属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由于病因复杂.其症状也很顽固,在治疗上颇感棘手,以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对盆底功能认识的深入以及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等在临床上应用而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部分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Wasserman)为肛缘后1.2cm的后正中切口,直接将部分耻骨直肠肌分离切断.但容易并发感染,而且复发率也高,有效率为75%。因直肠内的黏膜具有较强的分泌免疫能力.经肛门手术比传统术式感染的机会更少,我们设计了直接经肛门将肥厚的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来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1999—2004年,我科对99例OOC患者采用肛门后方切开扩肛加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或(和)改良Block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排粪造影、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88-03/2004-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经诊断证实且均进行了排粪造影、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的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别测量出肛直角及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深度和厚度并与56例健康自愿者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中49例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直肠肌压迹,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3.52&;#177;0.65)cm,深度(1.68&;#177;0.49)cm,另外13例静息、力排时肛直角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较正常人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能显示耻骨直肠肌功能性异常,是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耻骨直肠肌位置、形态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等,并更进一步了解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解剖结构改变、邻近结构异常及盆底其他功能性疾病.故将它们三者有机结合对早期而全面诊断该疾病并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I)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SI绝经女性(SI组)和30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绝经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H)参数(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以高频超声及SWE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及杨氏模量平均值(E_(mean)),比较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SI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大于静息状态(P均<0.05)。静息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无明显相关(左侧r=-0.182,P=0.108;右侧r=-0.274,P=0.053),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呈低度负相关(左侧r=-0.349,P=0.002;右侧r=-0.329,P=0.003)。结论三维超声联合SWE可通过观察LH形态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评估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S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排粪造影、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为临床检查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88-03/2004-04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经诊断证实且均进行了排粪造影、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的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分别测量出肛直角及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深度和厚度并与56例健康自愿者的排粪造影、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人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增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中49例肛直角力排相较静息相明显减小,且均伴有耻骨直肠肌压迹,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3.52±0.65)cm,深度(1.68±0.49)cm,另外13例静息、力排时肛直角均无变化,钡剂不排或少排且均出现“搁架征”。CT,MRI断面图像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较正常人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还能清晰显示出盆底肌群、筋膜及其周围间隙。结论:排粪造影能显示耻骨直肠肌功能性异常,是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较可靠的方法。CT,MRI能直接清楚地显示耻骨直肠肌位置、形态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等,并更进一步了解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的解剖结构改变、邻近结构异常及盆底其他功能性疾病。故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二维高频超声观察正常未育女性耻骨直肠肌的形态、结构、功能,为女性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学观察提供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探测方法.方法 选用二维浅表高频探头对50例正常未育女性耻骨直肠肌在会阴部进行探测,分别观察静息期、缩肛期耻骨直肠肌的声像图特点并测量厚度.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能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其长轴切面表现为呈两侧对称的带状中等偏高回声,内部回声连续,短轴切面表现为类椭圆形偏高回声.缩肛期耻骨直肠肌较静息期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会阴二维高频超声是观察女性耻骨直肠肌的一种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有助于耻骨直肠肌损伤的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