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在医院中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WHO关于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我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中护理人员在2004年4月~2005年4月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420名被调查者中,1年内有234名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5.71%,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40.24%)。媒体导向(48.29%)、肇事者酗酒(38.89%)、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认为无好转(35.47%),是发生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人员中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较高,需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教育,提高护士应对各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探讨护士在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过程中的应对方式。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3所综合性医院工作至少1年的1 020名在职护士,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调查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和护士在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结果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86.0%、身体暴力20.9%、性暴力11.5%。护士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与对方讲道理(71.0%)、求助上级与同事(55.9%)、委曲求全或躲避(43.2%)、不理睬(37.6%)、报警(20.9%)等;医院暴力发生后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来自同事(76.2%)、家人/亲属(50.1%)、朋友(36.7%)以及网络倾诉对象(11.3%)。对工作生活事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较采用消极应对者为小(P<0.01)。结论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护士面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时,恰当运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情感支持,能够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的身心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预防护理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人员2008年7月-2009年7月遭受护理暴力的情况.[结果]2 037名被调查者在一年中有 1 623人遭受过暴力的威胁,发生率为 79.68%,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占88.91%,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满足病人及家属要求(37.52%),病人对护理质量或医院服务体系整体不满(54.96%),病人病情恶化(28.96%),肇事者主要是病人家属(86.94%)和病人本人(13.06%).[结论]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多发,医院应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开展护理暴力防范教育,提高护士应对暴力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护士影响及医院应对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护士的影响及医院应对现状.方法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164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24名(75.6%)护士遭受过暴力,对护士的生理、心理和职业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医院缺乏规范、有效的应对暴力措施.结论 急诊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建立预防和应对暴力的系统模式,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5.
刘楠  赖晓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4):417-418,封3
目的:探讨广东省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医疗场所暴力的应对能力及培训现状,为医院管理部门实施医疗场所暴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于2019年9-11月对广东省各地区76所医院的780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场所暴力调查。结果:在过去12个月中,有医疗场所暴力经历的医护人员高达83.33%,以言语攻击为主,高达81.92%;而遭受暴力时大部分人会采取忍让回避等方式;37.69%医护人员认为医院提供的培训不能提供帮助;93.72%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会受益于有效的培训,并愿意参加医院组织的有效培训;遭受医疗场所暴力的机率与年龄、工作时间及学历无关;接受过有效培训的医务人员在遭受医疗场所暴力时选择的应对方式能有效预防事件的升级。结论:广东地区急诊医护人员遭受医疗场所暴力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合理有效的培训,以更好地保障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对济南市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66名儿科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6名调查对象中,有123(74.1%)名护士在1年之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99.2%);对护士技术不满意(65.9%)、候诊时间太长(43.9%)、不合理要求被拒绝(43.9%)是儿科门诊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无孩子、是否值夜班、工作满意度是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对护士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相应预防及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红英  苏伟 《护理与康复》2008,7(5):334-336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生问题。急诊室是急、危、重患者救助的第一线,护理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类型的患者和陪护人员,容易受到暴力威胁。因此,认识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了解预防和应对措施对急诊护理人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遭受职场暴力的情况,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我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占护生工作场所暴力总发生率的70.92%,其中独生子女、中专学历的实习护生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不被患者或家属认可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结论:实习护生是医院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予以应对,防止护理人员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医院中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市一所三级医院中护理人员在2004-04-2005-04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各种暴力中,侮辱的发生率最高,破坏个人财产发生率最低。遭受医院场所暴力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少工作繁忙(69.52%)、媒体导向等。护理人员认为完善各项医疗制度和机构、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加强培训等是避免发生医院场所暴力的有效措施。结论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大部分护理人员能够分析原因,认为通过完善制度和机构、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和加强培训等,能减少和避免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葛宝兰  常娜  孙宏玉 《护理研究》2008,22(34):3134-3136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分析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98名急诊护士近1年内遭受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名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内有78人遭受过暴力,发生率为79.59%,以语言暴力为主;分诊台是急诊科发生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处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候诊时间过长、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强迫、焦虑、躯体不适、抑郁和恐惧是急诊护士遭受暴力后的主要负面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暴力的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3家综合性医院至少临床工作1年的932名护士,收集其一般资料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结果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占86.0%、身体暴力占20.9%和性暴力占11.5%.护士认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传媒的负面导向(81.1%)、患者病情无好转(67.8%)、患者要求未能得到满足(64.8%)、患者(或探视者)候诊时间长(51.9%)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龄、性别、学历、应对方式(P<0.05).结论 目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针对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积极加强医院系统应对、干预、控制,强化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以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杨巧红  肖丹 《护理研究》2005,19(3):203-204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 ,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就过去1年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 75 8名护理人员中 ,有 45 7人曾遭受暴力 ,暴力的发生率60 .3 % ;遭受暴力的类型以语言暴力为主 ;初级职称、40岁以下、工龄小于 5年的护理人员更容易遭受暴力威胁 (P <0 .0 5 ) ;没有满足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无理要求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 [结论 ]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 ,必须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 ,以保护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预防护理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人员2008年7月-2009年7月遭受护理暴力的情况。[结果]2037名被调查者在一年中有1623人遭受过暴力的威胁,发生率为79.68%,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占88.91%,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满足病人及家属要求(37.52%),病人对护理质量或医院服务体系整体不满(54.96%),病人病情恶化(28.96%),肇事者主要是病人家属(86.94%)和病人本人(13.06%)。[结论]广西桂北地区不同医疗场所护理暴力多发,医院应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开展护理暴力防范教育,提高护士应对暴力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及上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少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18个地市区的52所医院的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964名调查对象中有588名(61.0%)1年之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心理暴力发生率为60.0%,躯体暴力发生率为10.1%,性暴力为3.3%;不同医院等级、工龄、婚姻状况、独生子女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等级、工龄、年龄、人事状况、婚姻状况的护士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人事状况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职称、人事状况是上报的影响因素;暴力发生与上报呈中到高度相关(r为0.622~0.840,P0.01),在护士站(57.2%)、操作不成功(72.8%)、护患沟通不良(69.7%)时常发生暴力;暴力发生后以口头报告(83.5%)为主,不知晓方法(45.3%)及不愿意(42.3%)导致未上报,56.7%护士会采取积极处理。[结论]儿科护士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心理暴力为主,护士需提高沟通及操作技能,医院及主管部门应针对儿科护士采取培训预防及应对措施,减少发生及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分析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98名急诊护士近1年内遭受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名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内有78人遭受过暴力,发生率为79.59,以语言暴力为主;分诊台是急诊科发生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处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候诊时间过长、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强迫、焦虑、躯体不适、抑郁和恐惧是急诊护士遭受暴力后的主要负面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暴力的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2016年,便利抽样法选某地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护士20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特征、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和应对态度。结果综合性医院护士1年内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率为51.4%,其中语言辱骂发生率最高,占50.0%。独生子女、改行意愿强烈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较高,且不同科室、对患者态度不同的护士,其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施暴者以中年男性、患者家属为主。暴力事件最常发生于住院部的病房和白班时段。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前4位的施暴原因分别为素质低、等候时间长、不满护士工作、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耐心解释、忍让回避、求助同事。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知晓率为87.9%。开展有关工作场所暴力培训、鼓励上报工作场所暴力及医院采取公平处理暴力事件的态度时,其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较普遍,医院管理部门和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医院暴力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医院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创伤后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分别调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340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理人员。 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45±16.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婚姻状况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调整的R2 =0.187;F=4.591,P<0.001)。 结论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性别、职称、婚姻状况为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其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在166份有效问卷中,有149名(89.8%)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和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形式依次为语言伤害(86.1%)、躯体冲突(32.5%)、特定威胁(20.5%)和性暴力(3.0%);而等待时间过久(67.1%)、未满足患方要求(64.8%)、肇事方醉酒或药物滥用(58.4%)、认为医疗费用高(53.4%)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5.8%)、愤怒(66.4%)、不安全感(47.6%)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培训后仍反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的人群特征,为构建针对性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5月—9月系统接受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策略专项培训的苏州市某综合医院的4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第3、6、9个月对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工作场所暴力应对资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后仍有51.7%(219/424)的护士反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人格特征(神经质人格)、工作年限(6~10年)、科室(急诊、门诊、外科)是培训后护士仍反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危险因素(P<0.05);培训方式(线上培训)、应对资源水平高是培训后护士仍反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聚焦急诊、门诊等重点科室,关注工作6~10年且神经质人格特征的护士,对其开展针对性的线上培训,提高应对资源水平,以减少其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场所暴力与急诊护理人员心理恐惧及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省各地区市级医院的急诊护士370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工作情境暴力测定表》、《暴力情境心理恐惧测评表》及《护士工作能力量表》对医院场所暴力环境下急诊护士职业恐惧、工作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1年内227名护士曾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61.35%,其中以情感伤害暴力发生率最高(62.16%);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遭受暴力频度是工作能力下降、职业心理恐惧增强的重要风险因素。结论急诊护士遭受暴力次数越多,职业心理恐惧程度越高,其工作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