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步进式DSA技术在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要求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0例行步进式DSA造影,对照组20例行传统分段式DSA造影。由介入科主治以上医生及技师共同将图像满意率、造影耗时、吸收辐射剂量(DAP)、造影剂用量等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步进式DSA造影与传统分段式DSA造影相比较,2种方法造影图像质量相仿,但步进式DSA造影对观察由下而上血流的连续性,血流动态流向,判断静脉的解剖形态及病理血管血流状况,图像更加富有整体性,一次性成功率85%(17/20)。其次吸收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总体检查时间均明显减少。结论对下肢静脉病变,步进式DSA造影较传统分段式DSA造影环节更为简化,图像整体观及实用性强,对下肢静脉病变介入治疗方案的决策以及外科手术有很重要的客观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在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急性出血患者的DSA造影表现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15~82岁。全部患者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入可疑出血动脉内,先行DSA造影明确出血有无及部位,再将同轴微导管超选入出血动脉内,栓塞出血动脉,达到止血目的。结果33例患者经DSA造影明确诊断为血管出血,经栓塞治疗后,均达到止血目的;2例患者DSA造影未见明确出血征象而放弃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治疗的33例患者术后1周随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DSA造影加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狭窄的DSA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颈动脉造影显示全部患者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26例,狭窄程度>50%而≤70%者66例,狭窄程度>70%者50例.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血管内支架者,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 (64%~100%)下降到约32.4% (0~58%).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血管造影技术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10例,8例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其中4例行DSA检查,结果与MSCTA相符。MS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12例。4例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MSCTV未见异常。其中6例行DSA检查,4例结果与MSCTV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明确诊断并作治疗评价.结果 23例患者的下肢动脉CTA图像血管轮廓清晰,血管腔内的病变以及对病变血管的形态,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均显示良好.23例患者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其中7例行血管腔内治疗.结论 MDCTA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行血管介入治疗和手术前患者筛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悦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96-1497
下肢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需要进行详细检查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数字造影(DSA)被认为是下肢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创伤性,辐射性等缺点。作者213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对25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下肢血管动态增强造影。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及其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随访1年后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血管狭窄≥50%)19例和非再狭窄组56例。采用低剂量CTA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下肢动脉三维图像,记录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值。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对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CTA参数L、CTDIvol、DLP、ED值和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5、0.56、1.12、0.82,Z=-0.37,P均>0.05)。CTA诊断血管再狭窄24例,准确率为80.00%,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2.14%,阳性预测值为58.33%和阴性预测值为90.20%。CTA显示再狭窄程度与DS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0)。结论 LEASO介入术后仍有较高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剂量CTA对下肢动脉再狭窄有较好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angiography,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A诊断效果。结果:DSA共获取650个下肢动脉节段,MSCTA检查共获取610处与DSA检查结果吻合的节段,诊断符合率为93.85%,与DSA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05);在对下肢650个动脉节段狭窄程度评估中,MSCTA除了3级狭窄灵敏度为88.98%,其余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在92%以上;DSA检查确诊LEASO患者63例,MSCTA检查确诊患者59例,MSCT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3.65%、76.92%和90.79%。结论: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  相似文献   

9.
牛永国 《临床医学》2010,30(8):51-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CTA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 20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及CTA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64层MSCTA,检查后2周内均行DSA检查。以DSA表现为金标准,评估MSCTA的临床价值。cT技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及多平面重建(MRP)技术。结果30病例共420支动脉纳入本研究。对于中度及以上狭窄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1%、98.0%、97.6%、97.1%、98.0%。Kappa值为0.95,二者有相当可靠的一致性。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评估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一种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CTA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提供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Angiography of occlusive vascular dise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giography is still "the gold standard" of diagnosis of arterial and venous disease. With improvement of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contrast media, angiography has become less invasive and increased its image quality. Because the resolution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size of image intensifier has become large enough, DSA is being substituted for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Rotational DSA and stepping DSA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a vessel from multi-direction or the whole lower extremity with one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a. Improvement of catheter, guide wire and contrast media has reduced complications and made angiography less invasive examination. Progress of angiography contributes to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which uses the technique of angiography for therap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64层CT血管成像(64-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下肢动脉闭塞症的200例患者的64-CTA及DSA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64-CTA检查,24 h后行DSA检查,两种检查间隔均不超过2周。以DSA为金标准,计算64-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计算64-CTA三种处理方式诊断符合率。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64-CTA与DSA对照的共2265节段,以DSA为金标准,64-CTA发现有2115个节段与DSA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3.38%。64-CTA高估1级共86节段,低估1级共53节段,绘制64-CTA与DSA显示下肢动脉狭窄分级节段分布曲线图,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0.915(P < 0.01)。以DSA为金标准,64-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狭窄的敏感度为97.27%、特异性为98.17%、准确度为97.62%、阳性预测值为98.83%、阴性预测值为95.76%,对各个诊断界点的诊断效能均较高。以DSA为金标准,64-CTA-MIP符合率为88.74%,64-CTA-MPR符合率为92.98%,64-CTA-VR符合率为88.74%,64-CTA-MIP、64-CTA-VR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64-CTA(P < 0.05)。病例图像分析发现64-CTA显示的狭窄程度较DSA更接近真实情况。结论  64-CTA可准确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狭窄程度,与DSA检查一致性较高,可作为该疾病的首要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A、DS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像资料,将前两者检查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动脉的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4 %、90.69 %、88.77 %;MSCTA显示下肢动脉三维结构,同时显示侧支动脉和闭塞远端的血管,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96 %、96.90 %、97.66 %.结论 MSCTA可成为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较理想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步骤方法单支架治疗右冠状动脉后三叉真性分叉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右冠状动脉后三叉真性分叉病变,并且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介入手术步骤分为球囊对吻扩张组(A组)和无球囊对吻扩张组(B组);A组又分为支架前球囊对吻扩张组(A1组)、支架后球囊对吻扩张组(A2组)。观察介入并发症发生率、X线暴露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术后1年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 A2组比A1组术中并发症慢血流、心绞痛及术后1年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流不达TIMI3级发生率更低(P<0.05)。A组较B组术中并发症慢血流、心绞痛及术后1年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流不达TIMI3级发生率更低(P<0.05)。各组介入X线暴露时间及造影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支架治疗右冠后三叉真性分叉病变时采取球囊对吻扩张较无球囊对吻扩张治疗术后1年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更低;其中支架后球囊对吻扩张较支架前球囊对吻扩张的介入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采用介入杂交手术治疗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疾病(LEAD)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10例高龄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果10例10条肢体均在全麻下经皮穿刺下完成,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手术和(或)溶栓治疗。10条肢体造影均可见病变血管恢复通畅,术后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截肢(趾),无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及血肿,无死亡、无溶栓相关的严重出血并发症等。结论“杂交”手术与传统内外科治疗相比,可有效恢复侧支循环的血流,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导管室护士要熟练掌握“杂交”手术的护理配合,备物齐全,尽量缩短高龄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下肢动脉损伤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必要性以及观察在急性期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Sddmger's技术经健侧股动脉插管,在透视下引入5-FCobra导管或单弯导管至患侧股动脉作DSA检查,对血栓形成患者,引入5-F溶栓导管至病变部位外接微量泵行床旁溶栓治疗,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定期造影复查以观察疗效;对伤口大出血患者,直接用栓塞材料经造影导管行血管腔内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通过DSA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接受腔内溶栓治疗的9例患者,有8例血管再通并成功保肢,有1例治疗效果不著,经两天溶栓治疗后转外科行血管切开取栓治疗,另1例为外伤致截肢治疗后残端渗血不止,行DSA检查后经导管栓塞治疗获止血。结论DSA检查应视为下肢动脉损伤诊断的金标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不同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糖尿病足患者52例(65肢),先行DSA测定病变范围及程度,按病变部位狭窄段分为髂动脉、股动脉及膝下动脉,按病变程度分为狭窄性病变及闭塞性病变。根据不同类别采用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组)、球囊成形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支架组)及经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术(灌注组)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造影证实65侧下肢动脉均存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病变范围1.3。25.6cm。病变部位在髂动脉、股动脉、膝以下动脉分别19、31、15个肢体。根据狭窄程度及部位分别采用眦术、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局部药物灌注(20、29、16个肢体),技术成功率100%,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7天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O.40±0.16)上升至(0.69±0.1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DF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根据DF不同类型和血管病变部位采用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背景:精确和可靠的下肢全长片在胫骨高位截骨和膝关节置换前准备和置换后评估中都非常重要。目的:通过下肢步进摄影一次性曝光成像方法获取下肢全长片,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方法:对 13 例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患者进行站立位和平卧位的下肢步进摄影获取下肢全长片,由骨科医师在 X 射线底片上用量角器测量下肢力线角,由放射科医师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下肢力线角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和相关系数研究。结果与结论:应用下肢步进摄影法一次曝光所得的 X 射线下肢全长片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手工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r=0.638-0.975)。说明下肢步进摄影获取下肢全长片是一种快捷,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及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6例急性动脉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及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26例,包括胃肠道出血15例,泌尿系出血3例,盆腔出血3例,大咯血3例,外科术后出血2例。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均呈阳性,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动脉瘤、畸形血管团等。25例患者经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其中1例患者灌注止血后,因腹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对急性动脉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动态增强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和/或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83个可比节段中,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2.29%,3D DCE-MRA符合率为53.01%,而超声结合MRA符合率达到84.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3D DCE-MRA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