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临床、胸部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对1例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的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片示:两肺野见片状、斑片状模糊影,其中可见透光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双侧支气管各叶段开口大量白色坏死物附着,以右下叶背段为主,黏膜充血水肿,未见出血及新生物;病理检查示:少量黏膜及坏死组织,周围见曲菌菌丝及孢子体,黏膜上皮显著增生。经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IPA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的肺真菌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亦无特异性,支气管镜检查对IPA有诊断价值,IPA应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席丽艳 《新医学》2001,32(6):329-329,334
1引言近年来,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在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或接受骨髓移植、器官移植、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是这些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而在呼吸道的真菌感染中,危害最大、病死率最高的就是侵袭性肺曲菌病。引起侵袭性肺曲菌病的病原菌多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该病的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的表现相似,故极易误诊,许多病例是死亡后尸检才发现。为更好了解本病,共同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女性,77岁,因发热、乏力6 d,行走时双下肢无力3 d入院。入院前6 d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88.7%,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32 g/L,血小板217×109/L,X线胸片示双下肺肺炎,诊断细菌性肺炎,给予强力阿莫仙静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2例经皮穿刺或支气管镜活检和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的临床和CT资料,讨论了本病的病理分型、发病机制、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认为肺曲菌球的存在是本病的特征表现,薄层CT扫描能较早发现小的菌球并显示其细节,可提高本病影像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IPA)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虽然其发病率较低,但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很高[1-2].现就本院成功救治1例原发性IPA患者的病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8岁。因右侧胸痛、咳嗽咳痰10d,加重伴神志不清3d于2006年12月8日入院。10d前出现右侧胸痛,体位转动后加剧,伴咳嗽咳痰,痰量中,色白,伴鲜红血丝,当地医院予以抗炎治疗,症状元缓解。5d前,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下叶开口外压性狭窄。3d前,患者出现意识不清伴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查头颅CT示左侧额部低密度灶,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曲菌病的CT表现。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曲菌病的患者,采用胸部CT常规平扫及高分辨率CT(HRCT),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CT表现赘生物100%(12/12),新月征或裂隙征91.7%(11/12)。与病理对照,CT诊断符合率91.7%(11/12)。结论赘生物、新月征及裂隙征可作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曲菌病的CT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8.
邹礼明  谢现论 《临床荟萃》1996,11(7):308-309
我院1987年6月~1995年3月收治肺曲菌病12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IPA患者的CT图像,动态观察患者肺内病灶的形态、数量及变化情况。结果本组11例IPA患者中,最初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结节或实变影,周围伴发晕轮征;典型的CT影像往往出现在病程的10~20d,8例主要表现为结节或团块样实变,并在结节或团块样实变的基础中有空洞4例,晕轮征5例,病变内低密度征1例,空气半月征1例。此外,3例仅表现为斑片实变影。结论免疫缺陷的患者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尽早行肺部CT检查,且应动态随访和复查。熟悉IPA的CT影像表现及演变过程对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4岁,因咳嗽、呼吸困难、发热10d于2001年8月29日入院。患者10d前有受寒史,在门诊抗炎治疗,效果差,查血糖为38.2mmol/L,以呼吸道感染,2型糖尿病收入院。入院前咳黄色脓痰,无咯血、心悸、尿多、腹泻等,精神欠佳,食欲减退。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未治疗,长年从事收购废纸皮工作。入院查体:体温38.9℃,脉博110次/min,血压138/80mmHg,  相似文献   

11.
背景:实体器官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作为机会感染的曲菌,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困难的。目的:总结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曲菌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以“实体器官移植/肾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心脏移植,曲菌,真菌,霉菌,肺,侵袭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为中文捡索词,以“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renal 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lung transplantation/heart transplantation, aspergil osis , fungus , mold , pulmonary invasive, tomography computerized”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highwire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Foreign Journals Integration System)200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肺曲菌感染和真菌或霉菌肺感染报告中主要涉及曲菌的侵袭性曲菌肺炎 CT 表现的临床报道。然后二次人工检索实体器官移植后,纳入有关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曲菌肺炎CT表现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典型的胸部 CT 表现包括结节、肿块、实变以及磨玻璃影。随感染时间依次出现晕征、反晕征、空洞和空气半月征。这些征象的发生率的不同可能与 CT 检查时间和早期抗真菌治疗已经真菌预防性治疗有关。有意义的结果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征象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无实变或肿块和小腔空洞存在可能与更好预后相关。大结节、多发梗死性实变、肾脏替代治疗和持久性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阳性是90 d的死亡率独立的预测因子。而代表出血的晕征与90 d的死亡率无关。尽管报告较少,用 CT 肺血管造影诊断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是有前景的诊断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反映侵袭性血管受累的血管闭塞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晕征,与血清曲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近似。  相似文献   

12.
1982年以来我院病理证实肺曲菌球病16例,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外科治疗情况小结于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16例、女2例。年龄20~30岁4例,31~40岁5例,41~57岁7例。在农村生活与工作者11例,矿工1例。既往8例有结核病史,3例有支气管扩张病史,有矽肺和糖尿病史者各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a spergillosis,IPA)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25例确诊为IPA的肝移植患者胸部cT及临床表现。结果2l例(84.00%)IPA表现为肿块样实变,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在肿块样实变的病例中合并其他类型病灶,其中空洞18例,晕轮征14例,空气半月征8例。4例(16.00%)表现为斑片、大片实变影,无肿块样实变及空洞。25例(100%)IPA患者肺内病灶为多发。经抗真菌治疗后,18例较前好转,4例未见明显变化,3例较前进展。因侵袭性肺曲菌病死亡3例。IPA平均发生时间为肝移植术后31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9/25)。25例在诊断为IPA时均无低白细胞血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肺内出现肿块样实变合并空洞、空气半月征及晕轮征等多种形态病灶高度提示IPA。  相似文献   

14.
15.
肺曲茵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本组病例收集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83岁,平均51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采用SIEMENSSENSATION4层或16层螺旋CT,3例仅平扫,4例平扫 增强。增强用非离子碘对比剂80~100ml,经肘静脉自动高压注射器给予,流率2~3ml/s。常规摄横断面片,肺窗:WW1500HU,WC-500HU;纵隔窗:WW400HU,WC40HU。4例加行多方位图像重建(MPR)。结果病灶位于右肺3例,左肺4例。3例表现为孤立性实质性结节,直径8mm~27mm,类圆形,边缘可见棘突及"晕影"。4例为空洞性结节,直径17mm~110mm,其中2例具有"新月"征,2例具有"滚珠"征。结论肺曲菌病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当病变局限形成曲菌球尤其具备"新月征"和"滚珠征"者是CT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肺曲茵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曲茵病的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收集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4~83岁,平均51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采用SIEMENS SENSATION 4层或16层螺旋CT,3例仅平扫,4例平扫+增强.增强用非离子碘对比剂80~100ml,经肘静脉自动高压注射器给予,流率2~3ml/s.常规摄横断面片,肺窗:WW1500HU,WC-500HU;纵隔窗:WW400HU,WC40HU.4例加行多方位图像重建(MPR).结果 病灶位于右肺3例,左肺4例.3例表现为孤立性实质性结节,直径8mm~27mm,类圆形,边缘可见棘突及"晕影".4例为空洞性结节,直径17mm~110mm,其中2例具有"新月"征,2例具有"滚珠"征.结论 肺曲茵病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当病变局限形成曲菌球尤其具备"新月征"和"滚珠征"者是CT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魏立明  党福全 《临床荟萃》1999,14(16):764-765
近年来,随着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各种抗癌药物、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肺曲菌病(Pneumonsry aspergillosis)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将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1 病原学 肺曲菌病为呼吸道真菌病之一。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腐败有机物中的腐物寄生菌,通过产生孢子生长繁殖。研究表明,空气中真菌的种类及其含量与季节、环境有关,室外空气中分支孢子菌属最多,占绝大多数,夏季最多,冬季最少;而室内空气中曲菌及青霉菌秋季和冬季最为常见。肺曲菌病的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以及花斑曲菌等。  相似文献   

19.
鞠进 《临床荟萃》1997,12(17):772-774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78年5月至1992年6月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11例,入院前无1例正确诊断。现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误诊原因。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1~64岁,平均37.5岁。症状:11例均有咳嗽和咯血,一次咯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