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2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UMA和血清CRP水平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UMA及血清CRP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M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5);UMA与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CRP与病程、FBG、HbA1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展与肾损害联系密切,慢性炎症与高糖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影响T2DM患者的肾功能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脂代谢异常、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16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8例,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63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56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8例为对照组,比较4个组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差异性,并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CR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4个组各检测指标比较,PDR组、NPDR组、NDR组血清FPG高于对照组(P0.05),PDR组、NPDR组、NDR组3个组间血清FPG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组HbA1c、CRP比较,PDR组、NPDR组、NDR组、对照组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个组TG、TC比较,PDR组、NPDR组、NDR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DR组、NPDR组高于NDR组(P0.05),PDR组、NPD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CRP与HbA1c(r=0.626)、TG(r=0.412)、Tc(r=0.468)均成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FPG无相关性(P0.05)。结论 CRP、高TG、TC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肌酐(Cr)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83例和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性DR(NPDR)组、增生性DR(PDR)组和对照组四组。检查记录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RBP4、mAlb、Cr,计算mAlb/Cr比值,分析RBP4、mAlb/Cr比值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DR患者BMI、WHR、SBP、DBP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病程越长,DR患者病情越严重。随着DR患者病情加重,FBG、2 hPG、TC、HbA1c、CRP、RBP4、mAlb/Cr比值逐渐升高(P<0.05),DR患者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NPDR组、NDR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NDR组(P<0.05)。血清RBP4、mAlb/Cr水平与糖尿病病程、FBG、2 hPG、HbA1c、LDL-C、CRP、TC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病程、HbA1c、CRP、RBP4、mAlb/Cr比值等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R患者血清RBP4和mAlb/Cr比值异常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DR的发病与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es mellitus,DM)视网膜病变程度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 IMT)的相关性,以期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并评估其病变程度.方法 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三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其CCA IM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甘油三脂(serum 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 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均同DR的程度具有正相关性(P<0.05);且排除了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后,CCA IMT仍与DR程度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R的程度同CCA IMT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1例。结果HbA1c水平DR组较NDR组高(P<0.01),HbA1c水平越高,DR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A1c测定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类物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淮滨县人民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眼底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117例)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9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采用酶法检测血清Hcy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NDR、PDR、NPDR组均存在血脂异常表达,TG、TC、LDL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降低,增生期血脂异常程度加重,但血压仅表现在PDR组患者舒张压异常。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出现CRP、Cys-C、HbA1c高表达,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后Hcy才表达异常。与NDR组比较,PDR组患者CRP、Hcy、Cys-C、HbA1c均高表达,NPDR组仅Hcy、Cys-C高表达,增生期CRP、Cys-C和Hcy异常程度明显增强。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血脂异常,检测血脂、Hcy、Cys-C水平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依据眼底检查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n=1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147),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n=10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n=44)。对NDR、NPDR、PDR 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依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分析总胆红素与DR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均升高(P<0.05),且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餐后2小时C 肽(2 h CP)均减低,且PDR组中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2 h CP低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IBIL低于N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FPG、2 hPG、HbA1c、TC均升高,且PDR组中FPG、2 hPG、HbA1c、γ GGT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γ GGT高于NDR组(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BIL、2 h CP是DR的保护性因素;病程、收缩压、FPG、2 hPG、HbA1c、γ GGT是DR的危险因素。不同TBIL水平DR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DR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潜在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血清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密切监测2 h CP水平以及加强监控管理血糖、HbA1c、SBP、γ GGT,对DR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自内分泌科接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4例,将其分为糖尿病伴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40例,糖尿病伴增值型视网膜病变(PDR)组41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3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组(NC组)40例进行比较,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指标并行相关性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DR组RBP4、Hcy水平均高于NPDR组、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RBP4、Hcy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Hcy与FPG、HbA1c、TC、TG、LDL-C、RBP4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DR与Hcy、RBP4、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患者Hcy、RBP4水平呈现为高表达,且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逐步升高,即与DR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作为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对129例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并依据眼底检查结果分组,确定T2DM无视网膜病变(NDR)组患者77例,DR组患者52例,其中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39例,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组患者13例.所有研究对象HbA1c和FPG水平采用IE-HPLC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定量测定,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R组HbA1c水平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FPG水平也随着DR病情的发展和病变程度显著升高(P<0.01).各组FPG与HbA1c相关性分析,DR组(NPDR组和PDR组)呈明显正相关(r=0.792);NDR组也呈明显正相关(r=0.684).结论 T2DM患者HbA1c和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是糖尿病和并发症监控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NP、HbA1c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11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停滞特异基因 6(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Gas6)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院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DR分型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5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52例)和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组(55例)。血清Gas6和TSP-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S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csylated A1c,HbA1c)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DR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Gas6在DM组、NPDR组和 PDR组中的水平分别为7.39±1.17,5.14±0.86和4.28±0.79ng/L; 而血清TSP-1在三组中的水平分别为163.96±52.41,113.26±41.07和92.38±35.24ng/L,与DM组比较,血清Gas6和TSP-1水平在NPDR组和 PDR组中显著降低; 其中PDR组降低更显著,以上结果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7~136.49,均P=000)。在NPDR组和PDR组中,血清Gas6 和TSP-1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性(r= 0.819,0.837,P均<0.01)。在N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PG和HbA1c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0.826,-0.809,0.792, 0.778,均P<0.01; rTSP-1= -0.802,-0.789,0.784,0.765,均P<0.01)。在PDR组中,Gas6和TSP-1水平分别与FSG,HbA1c 水平有负相关性,而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有正相关性rGas6= -0.857,-0.839,0.817,0.812,均P<0.01; rTSP-1=-0.838,-0.824,0.813,0.794,均P<0.01)。结论 分析Gas6和TSP-1与 DR 的相关性可以预测DR的发生,评价DR的病情进展,并为DR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5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37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HSG与CRP水平。结果 NDR组、NPDR组及PDR组血清AHSG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DM患者的血清AHSG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239,P0.05)。结论 AHSG水平升高与DR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可能通过促炎性效应参与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号素3A(Sema3A)、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玻璃体液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13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的国际临床分类标准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44)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69);另外,收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DR患者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ma3A、CXCL12水平对PD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PDR组、NPDR组患者血清中Sema3A、CXC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DR组患者玻璃体液和血清中Sema3A、CXCL12水平高于NPDR组(P<0.05)。PDR组、NPDR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PDR组高于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血清中Sema3A、CXCL12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5);DR患者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表达呈正相关(r=0.4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ema3A、CXCL12、FPG、HbA1c、HDL-C、TC、TG、LDL-C均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ma3A、CXCL12水平预测PD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1(95%CI:0.906~0.979)、0.953(95%CI:0.909~0.980),敏感度分别为93.18%、95.45%,特异度分别为91.74%、82.64%;血清Sema3A联合CXCL12水平预测PDR发生的AUC为0.981(95%CI:0.947~0.996),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92.56%。【结论】在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液中Sema3A、CXCL12水平均上调,其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作为预测PDR发生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生成素-2(Ang-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12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44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ecSOD、BDNF、Ang-2水平.分析DR病变分期与血清ecSOD、BDNF及Ang-2的相关性.评估血清ecSOD、BDNF、Ang-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NDR组、BDR组、PDR组FB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DR组、BDR组、PDR组的FBG、HbA1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血清ecSOD、BDNF、Ang-2水平随着病变分期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DR分期与血清ecSOD、BDNF、Ang-2水平呈正相关(P<0.05).ecSOD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截断值为113.43 ng/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02%、95.00%;BDNF诊断DR的AUC为0.774,截断值为1.66 ng/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1.25%、94.55%;Ang-2诊断DR的AUC为0.862,截断值为1.69μ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16%、90.00%;联合检测诊断DR的AUC为0.90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27%、98.03%.结论 DR患者的血清ecSOD、BDNF及Ang-2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ecSOD、BDNF、Ang-2均与DR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DR诊治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DR和DR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38例、非增殖性DR(NPDR)组35例、增殖性DR(PDR)组29例,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4组血浆TMAO浓度,比较4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浆TMAO浓度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TMAO诊断DR的效能。结果 PDR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NDR组、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反应蛋白(CRP)和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MAO与糖尿病病程、FPG、HbA1c、CRP呈显著正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和FPG、HbA1c、CRP、TMAO水平高均是DR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AO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糖尿病病程、FPG、HbA1c、CRP联合诊断DR的AUC为0.802,糖尿病病程、FPG、Hb A1c、CRP、TMAO联合诊断DR的AUC为0.879。结论血浆TMAO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关,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TMAO联合糖尿病病程、FPG、Hb A1c、CRP对DR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M)R)21例、非增值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20例、增值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19例。比较3组患者CRP、SF水平的关系。结果CRP、SF水平在NDR组、NPDR组、PDR组中逐渐升高,3者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SF是DR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RP、SF水平和DR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监测血清CRP和SF。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0例、重度NPDR组28例以及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4例;同时根据患者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9%)9例、B组(Hb A1c7%~9%)28例、c组(Hb A1c7%)55例。结果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DR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高于NPDR组及PDR组(P0.05);A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c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随Hb A1c水平升高,其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相应增高,但对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T2MD)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分为T2MD组(n=651)和DR组(n=438);根据DR类型分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389)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49)。比较T2MD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ANGPTL3水平,分析ANGPTL3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NPDR组和PDR组患者病程、胰岛素治疗时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ANGPTL3水平均高于T2DM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病程、FPG和HbAlc水平与NP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治疗时间、ANGPTL3水平均高于NPDR组(P<0.05)。ANGPTL3水平与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FPG、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8.41 mmol/L、HbAlc>8.77%和ANGPTL3>685.47 mg/mL的T2MD患者并发DR的风险较高;ANGPTL3>718.48 mg/mL的NPDR患者进展为PDR的风险较高。【结论】ANGPTL3水平与DR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过研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与2型糖尿病PDR的关系,探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PDR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12月血压正常的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106例,其中非增殖期病人50例(NPDR组)和增殖期病人56例(PDR组).测定血清MCP-1、8-iso-PGF2a、空腹血糖(FBG)、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UM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P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DR病人血清中的MCP-1、8-iso-PGF2a和24hUMA明显高于NPDR病人(P均<0.01),血清MCP-1、24hUMA分别与血8-iso-PGF2a呈正相关(r=0.915,0.865,P<0.01).血清8-iso-PGF2a是24hUMA和血清MCP-1的独立影响因素(β=0.865,0.915;P =0.0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家族史、24hUMA、血清MCP-1、8-iso-PGF2a是PDR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1.63,1.86,1.57).结论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共同参与糖尿病PDR的发展,血清MCP-1和8-iso-PGF2a有可能作为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标志物,但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