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VN)内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 receptor)2β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切除大鼠一侧迷路,观察前庭内侧核区GABAA受体β2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结果:手术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d、7 d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GABAA受体β2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2.
王璟  迟放鲁 《中华医学杂志》2021,(26):2021-2024
涉及前庭系统的外科治疗包括损害前庭功能的顽固性眩晕手术、累及前庭系统的内耳手术以及前庭系统肿瘤手术等。这些手术常会导致该侧前庭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或原有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如果术后未进行规范的干预治疗,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或长时间的视物晃动和(或)平衡不稳等症状。通过使用促进前庭代偿的药物以及规范的无创性前庭康复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谷氨酸受体在前庭神经核内含量不同时程表达动态变化,为研究病理状态下谷氨酸受体对前庭神经核的损伤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生后7d、14d、21d、28d、70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NMDA受体NMDAR1和NMDAR2A/B的含量在不同时程表达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NMDA受体亚基蛋白(NMDAR1和NMDAR2A/B)丰富地分布于小鼠前庭神经核内,生后早期(P14~P21)NMDA受体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呈逐渐上调的趋势,高峰水平的表达在生后21~28d之间左右。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在小鼠生后前庭神经系统内,生理变化呈动态表达,与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Glu)及其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及GluR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表达增加(P<0.01),同时GluR1表达减少(P<0.01)。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呈病理性改变: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呈空泡状改变,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呈增生状改变。结论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的Glu及GluR1在神经元内表达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推测其变化与临床运动障碍、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毁损后早期不同时程豚鼠前庭内侧核(MVN)组胺受体H1亚型表达特征。方法选择健康黑色豚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迷路破坏组(24只)和假手术组(8只),前者全部破坏左侧迷路,假手术组操作均同迷路破坏组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迷路破坏组在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 h,48 h,5 d)随机取8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H1亚型的表达,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豚鼠经单侧迷路破坏术后,术侧MVN区组胺受体H1亚型在术后12 h、48 h较健侧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5 d时与健侧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豚鼠MVN中存在组胺受体H1,且前庭代偿的早期极可能与MVN内组胺H1受体表达的变化有关。(2)在一侧迷路破坏后,前庭功能具有很大的代偿潜力。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是目前我国和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人体平衡组成的前庭系统,其在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前庭系统的几乎所有感觉成分会发生退化,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前庭系统各组织结构和功能在老龄化期间变化机制尚未明确,难以区分生理老化和病理变化,这对老年头晕的鉴别诊断提出更高要求。现从前庭系统老化的流行病学特征、不良影响、结构变化、功能变化及前庭老化导致功能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孙景豫  盛宏申  高雪  刘顺利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7,28(12):1098-1100
目的:建立大鼠前庭器官的原代体外培养模型,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前庭上皮细胞在佛波酯(PMA)作用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生2 d大鼠的椭圆囊上皮,体外培养1~7 d;从第2日开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照相,试验组加入PMA 30 min,2 h和6 h,固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椭圆囊1 wk,12 h时可见成纤维细胞沿移植物边缘游出,2 d后内皮细胞聚集,呈铺路石样,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无肿胀,胞膜、胞核完整,线粒体嵴无肿胀,纤毛无脱落;PMA各试验组细胞形态正常,核糖体密集,高尔基体较前发达,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大鼠前庭器官体外培养方法可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片以及苯海拉明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研究的对象均为该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因耳石症引起眩晕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耳石症眩晕的患者划分为手法复位的对照组(45例)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以及其他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RM-Ⅳ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诊治并在复位成功后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片以及苯海拉明联合治疗。二组经治疗后比较复位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同半规管部位的复位效果情况,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inventory,DHI)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眩晕缓解的情况,比较二组治疗1个月后仍然存在头晕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半年后复发情况;比较二组治疗期间以及治疗1周内出现不适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同部位的复位效果明显高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仍存在头晕患者的发生率与手法复位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9.
张江平  彭振辉  杨妙丽  韦俊荣  许珉 《医学争鸣》2005,26(17):1562-1563
目的:模拟失重状态下观察大鼠前庭器官形态学改变和测量耳石中的钙含量. 方法:通过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状态制备试验模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观察. 结果: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状态160 d后,实验大鼠前庭耳石变小、变圆、形态不规则或出现裂痕,同时,可见耳石结构松散,毫无规律,与正常大鼠不同;耳石中钙的含量也显著下降(P<0.01). 结论:骨形成减少可能是引起耳石中钙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头部血流量的增多可能是中耳和内耳形态学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个性化前庭康复和耳石复位对不典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眩晕门诊的50例不典型BPPV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石复位组(25例)和前庭康复组(25例)。在常规口服用药基础上, 耳石复位组根据症状和体征分别给予Epley和(或)Barbecue复位法, 前庭康复组则予以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进行治疗。于治疗后2周进行随访,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残障量表(DHI)总分及躯体(DHI-P)、情感(DHI-E)、功能(DHI-F)三个维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50例不典型BPPV患者中, 男23例, 女27例, 年龄(48.8±14.5)岁。耳石复位组和前庭康复组患者年龄、性别、DHI评分、Romberg试验分级、位置试验异常比例、双温试验异常比例、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基线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耳石复位组、前庭康复组的眩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6.0%(14/25)和88.0%(22/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  相似文献   

11.
GABAA受体介导中枢神经递质GABA产生快速抑制反应,是治疗焦虑障碍、失眠和麻醉重要药物靶点。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产生耐受和成瘾发生的风险。机制可能为引起大脑反馈回路的异常神经适应。目前,已证明苯二氮?类作用的突触GABAA受体和突触外GABAA受体的调节剂(THIP和神经甾体)已证明可以诱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的可塑性。此外,不同突触或突触外GABAA受体激活的数量和重复用药均与神经调节的奖励和厌恶反应(reward and aversion)相关。作用于突触和突触外GABAA受体的药物均可抑制VTA的GABAA能中间神经元,从而激活VTA区DA能神经元,由此去抑制和诱导谷氨酸能神经的突触可塑性。尽管此类药物未能改变突触棘数量,却能抑制脑代谢和基因表达,其诱导成熟神经元的神经可塑性的可能方式是:解除主要神经元抑制作用;这一观点仍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12.
ABC法研究猴、猫前庭神经核簇(VN)内含P物质(SP)神经元胞体和终末的分布。小型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和前庭神经下核(IVN)的尾侧半。并散在于前庭神经节(VG)。前庭神经外侧核(LVN)内,几乎所有SP免疫反应阴性的大型神经元胞体和近端树突均为阳性终末环绕。提示SP参与前庭脊髓投射的调节。LVN不同部分的SP阳性终末有不同来源。嘴腹侧部者来自VG,尾背侧部者可能来自同侧MVN和1VN。前庭神经上核(SVN)背外侧部、MVN近头端腹外侧部等处的一些中型阴性神经元亦被阳性终末环绕。提示来自初级前庭纤维的SP参与前庭眼肌反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ABC法研究猴、猫前庭神经核簇(VN)内含Y-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胞体和终末的分布。小型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头侧半和y群腹侧部。散在于神经网的阳性终末亦呈类似分布趋势。前庭神经外侧核(LVN)尾背侧部阴性的大型神经元胞体和近端树突周围有密集的阳性终末。猴前庭神经上核(SVN)和MVN头端等处的一些中型阴性神经元亦被阳性终末环绕,提示绒球小结叶对前庭眼肌反射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ference of optokinetic nystagmus from vestibular nystagmuswas evaluated in 10 patients with a pre-existing spontaneous peripheralvestibular nystagmus,and in 9 normal subjects,in whom vestibular nys-tagmus was induced with 10 times of 60°/sec constant speed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The examinees of both groups were all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optokinetic stimulation(targetspeed 60°/sec,frequency 2 Hz).It was found that vestibular nystagmus exerted no significant modi-fying effect on the eye velocity of the slow phase of optokinetic nystag-mus,and that no favorable evidence was demonstrated to support thealgebraic summation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5.
用ABC法对猴、猫前庭神经核簇(VN)内谷氨酸和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Cluir和ChATir)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和分布作了观察和比较。发现两种细胞构筑的差异与所在部位的神经联系及功能相关。前庭神经上核(SVN)中央部、前庭神经外侧核(LVN)腹侧部、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头侧半及y群的Gluir神经元是前庭眼肌反射的第一中继站。LVN的大型Gluir神经元以及前庭神经下核(IVN)尾侧半和MVN内数最占绝对优势的Gluir神经元构成前庭脊髓束的起始核。MVN、IVN尾侧半与SVN周围部的ChATir神经元参与VN的中枢协调机制,并可能作为内源性胆碱能神经元影响VN神经元的紧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及前庭大腺脓肿的更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及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治疗结果。将采用菱形切口和纵形切口的11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菱形切口术后仅2例切口闭合,复发1例。②纵形切口术后切口闭合28例,复发20例。结论:菱形切口疗效优于传统纵形切口,在缺乏激光手术刀的基层医院,目前宜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前庭导水管畸形的高分辨磁共振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迷路各微细结构形态和信号改变。方法采用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AT)或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FSE)序列,对26例大前庭导水管畸形患者的耳迷路行高分辨磁共振扫描,层厚&lt;1 mm,观察分析其各微细结构形态和信号改变。结果(1)所有病例在半规管共脚内侧可见增宽的前庭导水管狭部和扩大的内淋巴囊;狭部与共脚间存在低信号间隔;扩大的前庭导水管进入前庭后仍可辨认。(2)在3D-FIESTA序列上,与前庭或蜗管信号比较,所有扩大的内淋巴囊骨外部分均存在低信号区。(3)发现大前庭导水管畸形可以合并有前庭、部分半规管及蜗管内异常低信号。结论大前庭导水管畸形除形态异常外,也存在磁共振信号的改变,提示内耳淋巴液成分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诊断为前庭阵发症(VP)的17例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了解VP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VP的认识.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7例临床确诊的V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17例V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1)均存在反复发作的头晕或眩晕;(2)在头位突然变动时出现短暂头晕或眩晕是最突出的症状;(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能发现异常改变;(4)经卡马西平治疗可使发作减轻、消失.结论 PVP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有明显改变对于前庭阵发症的诊断提供帮助,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庭周围性疾病导致头晕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庭电刺激治疗,两组分别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ABCD2评分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ABCD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增加,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扫视速度与延时时长都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组的扫视速度与延时时长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导致头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脑血流状况,促进前庭功能的提高,从而使得ABCD2评分有所降低,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