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正《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经典论述之一,学界对其理论和临床价值已有较为深入认识,但其中尚有若干存疑和值得商榷之处,使该篇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未能完全展现。笔者通过句读、行文和含义上对这些存疑的条文进行训诂,挖掘出其中的临床施治思路,兹述如下。1按照周期性和时序性选择施治时机本条治则出自"苍天之气……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一句。本句在字义、行文和释义上均存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素以养生保健著称,可见中医学自古以来高度重视阳气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人体阳气盛衰变化规律及阳气在人体养生中有极大的重要性,阳气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的固密潜藏是养生的关键,故而固护阳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的重要意义.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研究<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结果 <素问·生气通天论>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述了阳气在生命活动及阴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内经>的阳气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温补派的创立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且可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阳气是中医理论重要的基本概念,源出于《黄帝内经》。《内经》言阳气者凡百二十九处,其中尤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之最详。所谓生气即是阳气,生气通天即是阳气通天。若姚止庵氏云:“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通篇所述阳气者凡五见:一曰“阳气者,若天与日,...  相似文献   

7.
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作为理论指导,对张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形、气、神三个方面的阐述进行总结.分别从生理与病理层面论述了阳气与形的关系、阳气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明·顾从德翻刻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入手,对<生气通天论>"寒薄为(查皮)"王冰注语"瘦于玄府中"之"瘦"字进行了考证,指出"瘦"字当是"廋"之误.别本或作"瘈于玄府中",或作"瘛于玄府中",并是"廋于玄府中"之误;以理度之,当先有误作"瘈"者,而"瘛"字则是在"瘈"之基础上的进一步讹变.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黄帝内经·素问>的整理者疑"廋"字为"瘗"之讹字,亦不可从.  相似文献   

9.
谢季祥 《四川中医》2002,20(4):19-19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草兹”、《五脏别论篇》中“治病必察其下”的“下” ,历来歧义颇多 ,本文加以辨析 ,认为“草兹”就是“草席” ,“下”指的是寸口脉。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其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将水气病分为四水与黄汗."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肤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该篇第5条、第25条提出里水病名."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而里水并未出现在开篇第一条的总论分类里,关于里水,古往今来众医家持有不同看法,现笔者将历代医家对"里水"的论述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今庸 《天津中医》2009,(3):177-179
《针灸甲乙经》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其中的文字可能出现脱落遗漏,字形变异等现象,为能正确理解《针灸甲乙经》的医学思想,通过补正拾遗使之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李今庸 《天津中医药》2009,26(3):177-179
<针灸甲乙经>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其中的文字可能出现脱落遗漏,字形变异等现象,为能正确理解<针灸甲乙经>的医学思想,通过补正拾遗使之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高骨”、“大骨”之词出自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大骨枯槁。”前是指强力人房,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后是指多食成味,损伤肾气,大骨气劳。然就其“高骨”、“大骨”的本义,历代医家众说不一,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之说:1高骨为腰间脊骨,大骨,泛指人体四肢,腰、脊、肩等长大之骨骼:  相似文献   

14.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 ,有关“喘喝”与“魄汗”的两条经文 ,颇有疑义 ,现辨析于下。1 因于暑 ,汗 ,烦则喘喝 ,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其中的“喝”字 ,一般有两种解释 ,多数指喘促时发出的声音 ,最早见于杨上善的《太素》注 :“呵也 ,谓喘呵出气声也。”王冰的《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成书于东汉末年,但从东汉到西晋的这段时期,此书因战乱而散失。后虽经整理校订,但因其文字简略扼要,致使后世学者对书中条文的理解不尽相同。笔者认为,要正确诠释《金匮要略》的原文,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文言文水平,同时还不能背离中医基础理论和张仲景对内伤杂病理、法、方、药的阐释。而由张琦、林昌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金匮要略讲义》对《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某些条文的解释,个人认为有欠妥之处,值得进一步商榷。今不揣浅陋,根据笔者教学体会,析疑如下,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6.
17.
《症治析疑录》为明代戴氏家传内科临床医书。主要从作者生平、版本考察、主要内容及学术特色四个方面对《症治析疑录》进行系统的介绍。戴氏辨证细腻,详细论述从"中风"到"恶寒"共三十二种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脉象特征、辨证要点,以及方药加减,并附有方歌于篇后便于记忆。其中"积块第二十六"中以"倒仓法"和"轮回酒"来治疗癥瘕积聚的方法为戴氏一绝,对后世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广大中医爱好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指人生之阳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这就是说,阳气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对人体具有温煦、气化等重要作用,能给人体生命提供热能和动力。明代医学大师张介宾亦强调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足见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啊!  相似文献   

19.
《素问》对运气七大论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运气七篇大论问题,宋臣林亿等曾云:"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其后文又云:"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也."后世学者,多从此说.然此中尚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方实验录》是经方派医家曹颖甫先生的医案集录,由其门人姜佐景整理并附以说解。该书有助于加深对仲景经方的理解,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