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时机,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6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46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2.17%,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治疗可减少心脏功能的损害,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和感染的扩散,明显降低病死率。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方法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彻底剔除赘生物。同期常规方法矫治心脏畸形,同时行二尖瓣替换术3例,主动脉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加工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替换1例。结果 13例治愈,2例死亡。随访6个月 ̄3年无IE复发。结论 经食道心脏超声(UCG)检查对IE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行外科手术,同期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有效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温剑虎,李朝先,李强综述李法荫审阅中图分类号R542.4感染性心内膜炎是难于处理的感染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种细菌引起者为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为常见,真菌引起者,为真菌性心内膜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7.
心内膜炎是指感染累及心脏辩股组织或心脏内结构。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顾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现就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征消全组共2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临席高热16例,间断性高热6例,不规则发热3例;白细胞增高15例;皮肤粘膜出血点5例;心脏杂音19例;细菌栓塞2例;心功能不全18例。血培养呈阳性者15例(占60%),其中草绿色链球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铜绿甲单抱杆菌2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18例,心房颤动2例,颁发定性早据5例,左室肥大16例,右室肥大《例。X线胸片示心胸比… 相似文献
8.
总结手术治疗主动奶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方法收集9全主动脉根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无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随访1-5年,8例心功能均恢复至1级,且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7年5月对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7~32岁。右心室双腔合并室缺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缺1例,室缺3例。本组中3例出现持续高热,2例无明显感染症状,均并发不同程度心衰。X线胸片均示心影扩大,心胸比例0.58~0.63。心电图均示右室肥大,合并左室肥大2例。彩超检查发现肺动脉瓣下赘生物3例,主动脉瓣赘生物伴穿孔1例,主动脉瓣、肺动脉赘生物1例。血培养阳性1例,阴性4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科自 1995年 3月至 1997年 3月 ,为 10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 ,现将其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4~ 5 5岁 ,病程 1.5~ 6月。病程中有不同程度发热史 9例 ,无发热史 1例。术前有脑栓塞史 2例 ,合并风湿性心脏病 4例 ,室间隔缺损 2例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术前彩超示主动脉瓣赘生物 7例 ,二尖瓣赘生物 2例 ,肺动脉瓣赘生物 1例 ,左室舒张末直径 5 5~ 6 8mm。术前心功能Ⅲ级 6例 ,Ⅳ级 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 3例 ,血培养阴性、术中切除赘生… 相似文献
14.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损害后,由于瓣膜上赘生物中含大量细菌,不易被抗生素杀灭,细菌不断释放入血,感染较难控制,并常引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甚至顽固性心力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死亡率极高,如能及时行瓣膜置换,清除赘生物,可能降低死亡率。1997年我科连续对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总结探讨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0例IE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0岁(平均26.3岁);心功能(NYIIA)Ⅱ级5例,Ⅲ级19例,Ⅳ级6例。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12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同期行窦瘤切除修补术,主动脉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动脉导管直视缝闭术4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右室双腔心根治术1例。结果: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0%,分别为主动脉二尖瓣替换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室颤各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27例术后随访9~250个月(平均86.4个月),晚期死亡2例,均为人造瓣膜心内膜炎。存活25例(83.3%)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Ⅲ级1例。结论:外科治疗是难治性IE的有效治疗手段,I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清除感染病灶和彻底根治心脏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上并非少见 ,单纯内科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 ,并且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外科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1995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 ,我科为3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施行外科治疗 ,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 ,男 2 6例 ,女 13例 ,年龄 7~ 5 3岁 ,平均 (2 1.4± 9.6 )岁。临床表现为发热 2 7例 ,消瘦、乏力16例 ,贫血 2 3例 ,心衰 17例 ,栓塞 6例 ,肝脾肿大 16例。 39例均存在心脏病变 ,其中室间隔缺损 16例 ,动脉导管未闭 4例 ,佛氏窦瘤破裂 2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 7… 相似文献
18.
19.
8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法治疗,其中33例行主动脉辩置换,2l例行二尖瓣置换,6例行二尖辩成形术,9例行联合瓣膜置换,8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2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行肺动脉辩切开术,降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2例。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愈,无1例手术过程中死亡。术中早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3月~5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本研究证实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它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减少病人的早期及晚期病死率。方法 :6 5例 IE病人经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 1~ 2周感染未能控制 ,于感染活动期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2 5例 ,二尖瓣置换术 2 3例 ,三尖瓣修复成形术 3例 ,肺动脉瓣成形术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1例 ,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 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随访 3~ 6个月均无心内膜炎复发 ,心功能恢复至 ~ 级。结论:当 IE无法控制 ,尤其是出现无法控制的心力衰竭时 ,尽早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