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在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2)CRP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3)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31例正常对照组成员、3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33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及31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CRP的水平。结果:(1)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RP显著高于糖耐量减低组(P<0.05或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RP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2)血清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斌  高鑫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6):923-926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尽早明确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存在并对其进行防治是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 ,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研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将主要有关生物分子以及代谢方面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核转录因子 (NF κB)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 ,受累及的血管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髂股动脉等弹性动脉和肌性动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许多种学说 ,目前公…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大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脑、下肢大血管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肾脏、神经组织及皮肤等的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损害。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糖尿病的预后。以大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发生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欧洲糖尿病诊断标准协作研究(DECODE)指出餐后高血糖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且与心血管事件及其伴随的死亡率之间有独立相关性[1]。因而,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寻找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大血管病变进程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已经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综述如下。1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与内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被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大血管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本文就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流行病学和诊治现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对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必须注重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以及出现大血管病变却无糖尿病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探讨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伴有大血管并发症组、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体检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体重指数、腰臀围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以及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1);与2型糖尿病组相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与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相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D-二聚体明显增高(P<0.01)。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发生并发症时体内就已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失衡。而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提示D-二聚体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提示体内处于血栓前状态,高凝纤溶过程参与了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形成持续性的高血糖病症,这种高血糖病症可以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小血管并发症,前者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病变,后者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随着胰岛素的广泛应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在临床逐渐减少,而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生率却在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很多,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一直受到重视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以动脉硬化为特征的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在葡萄糖调节异常(IGR)阶段甚至更前期已经开始的理论已被普遍接受和证实。IGR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索抵抗易引起动脉硬化,空腹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增加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反映血管并发症的早中期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二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二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40例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4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组)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浓度.结果 2型糠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P<0.01),且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s-CRP及LDL-C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ha-CRP及LDL-C对预测及早期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时同时调查了糖尿病流行情况,糖尿病患病率较1980年上升了4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虽不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但是由于存在糖尿病这一特殊的疾病背景,使得大血管的病理变化更为严重、病变进程更加迅速,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了2~4倍,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亡与致残是由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引起的。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ERS在糖尿病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做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60例)和正常血尿酸组(66例),观察大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有一定关系;高尿酸血症组的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了2型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对大血管并发症起着促发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就用。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对健康对照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伴大血管并发症组44例和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44例)分别进行血清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测定。测定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和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CRP水平较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对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PAI-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伟  王立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5):544-546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动脉硬化、坏疽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一般的动脉粥样硬化(AS)在组织病理学上并无差异,但其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攀升,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也大大升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国内外大型研究均显示,血糖波动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其导致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相关的治疗策略也逐渐被深入研究。目前,血糖波动已成为评价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对血糖波动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观察强化治疗对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7例(DM组),包括无大血管并发症亚组(DM1亚组)22例和伴大血管并发症亚组(DM2亚组)75例.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降糖和(或)降压、调脂等强化治疗2周,并于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及生化仪器检测其他相关指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两个亚组血清ADM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亚组平均血清ADM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亚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组(DM组)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与ADMA水平呈正相关.经强化治疗后其血清ADM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清ADMA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与HbA1c、TC和LDL-C均呈正相关.强化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姚明言  苏胜偶 《临床荟萃》2012,27(10):918-920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因其危害人类健康获得广泛关注。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然而关于DR的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既往的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高血压是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作者自2003年1至11月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2年糖尿病知识教育,观察血压、血糖控制效果及对大血管并发症(脑、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