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过程及护理方法,探索其临床意义。结果86例患者中成功脱险82例,急救成功率为95.3%。其中,治愈42例,好转39例,死亡0例,并发肺挫裂5例。结论科学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可以为创伤性气胸赢得最佳的治疗时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陈笑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50-51
目的:探讨急诊科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创伤性气胸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70例患者从急诊室顺利完成抢救和安全转入相关科室治疗,2例患者为入院时休克伴有严重的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创伤性气胸病情较为复杂,救护不及时将会危及生命,急诊科的急救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急诊抢救的1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早期急救治疗护理流程诸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1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90%,死亡率为4.10%.结论 早期规范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是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死亡例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提升临床急救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5月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在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6%,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以加强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增加救治成功率,效果明显,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非创伤性脑卒中护理中对神经功能缺损、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非创伤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及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专科医师接诊时间、实验室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非创伤性脑卒中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针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完成时间、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7 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完成时间、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肺复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7 d观察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于创伤性气胸急救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患者穿刺完成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了2001年12月-2004年12月间抢救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79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急性出血和继发出血,2例死于脏器功能衰竭(MSOF),3例在术中出现心脏停搏,复苏无效;转送入院69人。结论 快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珞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56-375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过程,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 17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2例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抢救成功.结论 迅速补充血容量,尽快缓解休克症状,积极防治其他并发症是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7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0例,死亡4例。结论:密切观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急救及全方位的护理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内镜下止血是临床常见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气胸是内镜检查及治疗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过程。包括密切的病情观察,内镜止血时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配合,内镜止血后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配合,院内安全转运及联合多学科(MDT)抢救。  相似文献   

12.
陈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74-75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早的判断,及时的扩容和高效的护理。结果:通过及早发现、及时输液输血及心理护理,48例患者抢救效果满意,无一例死亡。结论:迅速、准确、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27-3528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6%,1例患者因止血不及时死亡;平均有效救治时间42.5±12.3min。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护理要坚持一体化原则,有条不紊地做好评估病情、急救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体液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施行前后两组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施行前)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观察组患者(施行后)入院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抢救的成功率高达96.67%,远高于对照组86.67%的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抢救护理信息链流程能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坠落伤患者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该类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8-10-2010-10收治的86例坠落伤患者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坠落伤患者成功救治80例,死亡6例,抢救成功率93%。结论及时准确的伤情评估,迅速有效地实施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路径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2020年该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未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5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2020年1-12月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4±5.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4.3)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创伤已成为社会的第一大伤害[1].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常见于多发性骨折、多器官损伤、挤压伤、外伤性气胸、血胸等,其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病死率高,需及时抢救,实施急救护理尤为重要.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32例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19例心脏外伤患者的急救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心脏外伤患者急诊手术16例,保守治疗3例;抢救成功17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术前急救预案的启用以及尽早的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创伤性休克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护理流程包括入院伤情评估流程,恢复有效循环流程,病情动态监测流程,术前准备流程、组织协调流程、实施心理护理流程等,流程的实施和护士长的协调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后,除一例患者严重创伤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成功。结论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提高护理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休克急救护理常规进行抢救,实验组42例患者采取链式流程急救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救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实验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有条不紊,能提供最好的护理,最大限度地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