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家兔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法复制ARDS家兔模型 ,将 36只家兔随机分为 6组 :(1)正常对照组 (N组 ) ,(2 )ARDS模型组 (M组 ) ,(3)小潮气量 (VT) 最佳呼气末正压 (PEEP)组 (A组 ) ,(4)常规VT 最佳PEEP组 (B组 ) ,(5 )小VT 高PEEP组 (C组 ) ,(6 )高VT 零PEEP组 (D组 )。机械通气 4h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 (W/D) ,迁移率改变电泳法 (EMSA)测定肺组织核因子κB(NF κB)活性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mRNA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肺组织TNF α及IL 10浓度。结果 A组肺组织W/D为 5 6± 1 1,不但显著低于B组(6 6± 0 8)和D组 (6 9± 1 0 ) ,而且也显著低于C组 (6 6± 1 0 ,P均 <0 0 5 ) ,但与M组 (5 8± 0 5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肺组织NF κB活性 (331± 113)显著低于B组 (45 5± 6 3)、C组 (478±74 )和D组 (6 4 5± 16 2 ,P均 <0 0 5 ) ,其中D组NF κB活性最高。与A组比较 ,B、C和D组肺组织TNF α及IL 10mRNA表达及浓度显著增高 ,其中D组TNF α和IL 10mRNA表达及其浓度在各组中最高。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丙二醛 (MDA)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浓度的影响 ,并研究术后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浓度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联系。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人共 80例 ,分为普通球囊加支架组 ( 4 3例 )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 ( 37例 ) ,所有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术中、术后即刻、术后 6h、术后 2 4h的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浓度 ,并随访术后 6个月心血管事件 ,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之间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差异。结果 再狭窄组中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术后 6hTNF α、IL 6和IL 8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但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升高更明显 ,而术后 2 4h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无再狭窄的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各时间段的TNF α、IL 6和IL 8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切割球囊加支架术后血管损伤较小、炎症反应较轻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 6hTNF α、IL 6和IL 8浓度升高可能是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报标志 ,对预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远期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例A组,同时选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5例为B组,分别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一周血浆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结果:在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术后一周呈下降低趋势P<0.05,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SH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T3和FT3术后一周略有下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有影响,术后表现为低T3综合征,而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提示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机体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相对小、安全性高、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
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和心肌梗死微循环再灌注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YJ  Ding WH  Gao W  Hong T  Huo Y  Qi LT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02-10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 (IRA)开通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  (1)测定 8例健康人和 2 2例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前即刻 ,术后 12、2 4h ,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 10的变化。 (2 )按照再灌注后 2h心电图ST段回落是否 >70 % ,将 2 2例AMI患者分为 :A组 (ST回落≥ 70 % )12例和B组 (ST回落 <70 % ) 10例 ,比较两组患者IL 1β、TNFα、IL 10的变化幅度。 结果  (1)治疗前A、B两组AMI患者血浆TNFα、IL 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IL 1β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再灌注后 12、2 4hA、B两组血浆IL 1β和TNFα均较术前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5 ) ,B组血浆IL 10较术前显著增高 (P <0 0 5 ) ,A组则无此变化 (P >0 0 5 )。 (2 )A、B两组间比较 ,治疗前TNFα、IL 1β、IL 10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成功PCI、IRA血流达TIMI 3级者 ,B组患者血浆IL 1β、TNFα、IL 10 ,在再灌注 12h显著高于A组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再灌注 2 4h ,IL 1β、IL 10仍然高于A组 (P <0 0 5 )。 (3)A、B两组患者抗炎因子IL 10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致炎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 2 2例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术前依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状贶 ,给予营养心肌、扩冠、控制心率与降压、利尿等治疗。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手术期间 4例血压过低 ,其中 2例ST段显著抬高伴室性心律失常 ,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 ,其余 2 0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非体外循环组 2 0例 6~ 8h拔管 ,明显少于体外循环组 ( 1 0 5h~ 1 5h)。全组病例预后良好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将 6 0例冠脉搭桥病人按术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以及手术方式分组 ,心律失常组 15例 (A组 )、非心律失常组 4 5例 (B组 ) ;常规搭桥组 39例 (Ⅰ组 ) ,非体外搭桥术组 2 1例 (Ⅱ组 )。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2 5 .0 %。A组病人的年龄、术前射血分数 (EF)、心胸比例、搭桥支数、呼吸辅助时间、心肌阻断时间、ICU滞留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 ,但血K+ 浓度则明显降低。Ⅱ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均较Ⅰ组明显降低。结论 :患者术前心功能情况、手术方式及冠脉搭桥支数、心肌阻断时间等影响心脏状况的指标与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死亡人数逐渐增多。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 0 0 1至2 0 0 3年共行CABG术117例,其中术后应用合贝爽治疗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的6 3例,现将其疗效总结如下。一般资料6 3例患者中,男性4 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 2岁,平均年龄6 5 2岁。心功能Ⅰ~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0 4 2~0 73。术前有高血压者5 6例。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4 7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6例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术中搭桥1~4根,平均2…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高龄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术高龄患者(>70岁)30例,其中14例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测定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点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术后氧合指数(OI),呼吸机支持时间,气管插管拔除后24h内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CaO2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OI相应时点较术前显著增高。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CaO2明显高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的OI值均显著低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P<0.05),气管插管拔除后自主呼吸频率较平稳(P<0.05)。结论大于70岁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其呼吸功能均受影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优点较多,更适合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 2001-06~2009-05间121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A组(63例)采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序贯式"冠状动脉搭桥方法,B组(58例)采用先吻合远端靶血管端的方法.结果 两组方法围术期出现各类并发症共49例次,其中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全组痊愈出院118例,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围术期心梗1例,急性肾衰1例,胸骨-纵隔严重感染1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量血浆S10 0蛋白浓度的变化 ,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脑损伤的程度。方法 :首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 4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 :①A组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②B组 :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射血分数和吻合口数等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从术前到术后 48h共 8个时间点内测定血浆S10 0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及明显脑损伤。A组术后血浆S10 0蛋白浓度轻微升高 ,而B组体外循环中血浆S10 0蛋白浓度明显升高 ,直到术后 6h恢复到正常水平。B组血浆S10 0蛋白峰值浓度是A组的 3倍 (2 .17μg/L和 0 .74μg/L ,P <0 .0 1)。结论 :血浆S10 0蛋白浓度变化显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和 (或 )血脑屏障损伤的程度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