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闭合性肝外伤是腹部外伤常见急腹症,占腹部外伤15%~20%。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强调肝脏外伤的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有许多成功的临床病例报道[1]。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25例,年龄8~6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6例,坠落伤12例,打架伤10例。合并肋骨骨折11例,脑损伤3例,血气胸6例,肾损伤3例。合并伤的病情均较轻,4例血气胸患者以胸腔闭式引流治愈,其余均经非手术治愈。2.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患者均有右上腹或右季肋外伤史,有不同程度右上…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 984年以来手术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结肠肝曲肿瘤1 6例 ,全部都有漏诊、误诊经过。现就胆囊结石合并结肠肝曲肿瘤 1 6例漏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6例 ,男 5例 ,女 1 1例 ,年龄 39~ 65岁 ,平均年龄51岁。误诊时间 5d~ 6个月。1 2 临床表现 患者病程 2 0d~ 8个月。有右上腹隐痛 1 6例 ,占 1 0 0 % ;大便习惯改变 ,纳差 ,消瘦 ,轻、中度贫血各 5例 ;大便隐血阳性 ,黏液大便 4例 ;可疑右上腹包块2例 (为升结肠近肝曲处肿瘤)。1 3 辅助检查及诊断 本组 1 6例全部经B超检查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车祸致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1994~2006年收治的车祸致颅脑外伤患者3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83例(占83%),中残28例(占8%),重残10例(占3%),死亡21例(占6%)。结论临床医师掌握车祸致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并能够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特殊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5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结果 9例患者经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合并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0.2%(9/4552);其中5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重残1例,中残1例,3例痊愈;另外4例病情危重或家属拒绝,未行颅内动脉瘤特殊处理,均死亡.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广泛而大量的纵裂池、鞍上池、环池等部位的蛛网膜下隙出血,不能用外伤所解释时,应考虑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可能;头颅CTA或DSA检查是诊断合并存在的动脉瘤的有效手段;及时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胆石引起高位空肠梗阻较为罕见,我院遇到一例巨大胆囊结石而致高位梗阻,梗阻前诊断颇为困难,故报告如下。患者女,77岁,于1973年3月曾因发热、上腹部疼痛伴咳嗽一周住内科,当时体检发现右上腹部有一鸭蛋大小肿块物,稍能活动,无明显压痛,巩膜,皮肤无黄染。超声波提示右上腹块似肾脏可能.静脉肾盂造影两肾轻度下垂,右侧腹块与肾无关.口服、静脉胆囊造影,胆囊均未显影。钡灌肠无特殊发现。肝同位素扫描未见占位性病变,右上腹肿块肝外可能。甲胎蛋白阴性。拟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可能,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在车祸中致颅脑损伤并发大脑中心疝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病例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驾驶机动车发生车祸所致颅脑损伤发生脑中心疝住院患者56例,回顾分析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机动车驾驶员的外伤性脑中心疝的诊疗方法。结果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手术采取去颅骨骨瓣减压术等方式。间脑期手术30例,生存27例,死亡3例;非间脑期手术26例,生存17例,死亡9例。结论车祸致颅脑外伤的患者中,重视脑中心疝间脑期的观察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争取间脑期进行手术,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CT 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脾外伤的程度,给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我们采用 CT 诊断脾外伤患者51例,并结合外科手术对照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脾外伤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年龄为41岁。31例为厂矿工伤,20例为车祸和塌方所致。经 CT 检查确诊脾撕裂伴腹腔积血30例,脾包膜下血肿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170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中有135例患者合并右上腹隐痛;84例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113例患者合并肝硬化;67例患者检查甲胎蛋白(AFP)呈阳性;126例患者检查显示γ-GT增高;66例患者出现低血供现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4例行病灶切除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1.62%、4.05%、0.00%。96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8.54%、53.13%、43.75%,两种治疗方式同期存活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临床特征不具有特异性,诊断有一定难度,要结合病理检查和影像检查综合分析,明确病情后尽量选用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以提升患者生存机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4岁,农民。主诉右上腹疼痛伴黄疸4年: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右上腹疼痛,疼痛时肝区不适闷痛,恶心无呕吐,畏寒、发热,(体温39.1℃)?发病以来曾在我院门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检查:BP18/10kpa,双侧巩膜黄染,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右上腹肌稍紧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坠落致肝脾损伤的诊疗.方法 对38例坠落致肝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坠落伤的部位,上腹部、腰背部见损伤痕迹和上腹部压痛及诊断性腹腔穿刺加超声16例,螺旋CT18例,MRI 2例,腹腔镜检查2例均确诊,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6例,开腹探查31例,死亡1例.结论 坠落致肝脾损伤往往是多发伤,伤情重,且复杂,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见于实质性脏器损伤及血管损伤,结合临床,确定诊断后,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做急诊手术,以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及时准确救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300例胆囊切除术后有右上腹疼痛的患者而行B超检查的结果。结果:30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B超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残余胆囊,急性胰腺炎及胆管积气及肝外胆管扩张的患者有234例,另234例,另36例患者发现有急性阑尾炎,肾结石,肠梗阻等胆道外病因,有30例患者无异常发现。结论:对临床考虑胆道术后综合征的患者,B超检查可发现其真正的病因,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40例闭合性肝外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性肝外伤分为肝中央破裂、真性肝破裂、肝包膜下血肿、肝内血肿^[1]。为外伤性急腹症之一。本文收集了40例闭合性肝外伤,旨在讨论其超声诊断与鉴别。1资料与方法40例闭合性肝外伤,均系我院外科1994-11-2000-08的住院患者。20例接受手术治疗。20例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12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对加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Ⅰ~Ⅱ级肝外伤患者行非手术治疗,48例Ⅱ~Ⅳ级肝外伤患者行肝修补术治疗,13例Ⅳ~Ⅴ级肝外伤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联合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11例Ⅳ~Ⅴ级肝外伤患者行肝周纱布填塞或再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结果 手术治疗72例患者中治愈60例,死亡12例;非手术治疗4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非手术治疗是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外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外科手术是严重肝外伤患者治疗的主要措施.根据术中情况正确选择术式、损伤控制性手术、积极处理合并伤是提高严重肝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探讨B超对肝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存在问题,提高诊断水平,我们总结了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2例肝胆道结石完整临床资料,将术前B超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52例,男50例,女102例,年龄20~72岁,平均46岁,均因右上腹疼痛或伴发热黄疸住院,经B超检查诊断肝胆结石而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为再次肝胆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研究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5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闭合性损伤48例,开放性损伤 8例;保守治疗15例,成功13例,手术治疗43例,其中肝间断缝合修补33例,明胶海棉填塞加间断缝合23例,肝脏局部不规则切除 6例,肝固有动脉结扎加肝间断缝合2例.结果 治愈 54例(96.43%),死亡2例(3.57%),死亡原因为合并腹腔大血管损伤致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应及时诊断,在短时间内积极抗休克维持循环稳定,再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化验检查及腹部彩超、CT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破裂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外伤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2011年收治的肝外伤患者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治愈39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重点要复查血细胞比容和反复查体,应选择性做腹腔灌洗和影像检查.通过止血、清创和引流对肝外伤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病例,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寻求科学的诊断方法,合理的治疗手段,增强临床工作者对于该疾病的重视,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的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断,治疗以及临床疗效的全过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在我院接受的治疗的10例患者中,直接确诊为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患者有4例,诊断检查时误诊的有6例,误诊率达到了60%,其中保守治疗的6例,采取开腹取胚手术的患者4例,保守治疗成功者5例,因保守治疗失败转而采用开腹取胚手术的1例。结论该种疾病的误诊率很高,在临床上诊断难度大,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要及早做B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残端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残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果 宫颈残端病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局部压迫症状以及腹痛和盆腔包块.11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2例,经腹宫颈肌瘤剥除加残端宫颈切除术1例,经腹残端宫颈切除加左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各1例,经阴道残端宫颈切除术3例,经阴道残端宫颈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例,经腹广泛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结论 宫颈残端病变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宫颈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要点在于分离粘连,以防损伤.为预防宫颈残端病变,要严格掌握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指征,子宫次全切除术前需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注意子宫次全切除术操作要点;术后严密随访,预防并及时发现宫颈残端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外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外伤患者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3例,均治愈。手术治疗2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正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肝外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手术治疗进行了描述,作者强调:(1)在流行区病人出现腹肌僵硬、黄疸、右上腹疼痛及肝脏肿块,Casoni试验阳性,应想到肝包虫破入胆总管的可能。(2)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3)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明智选择。本组死亡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