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创伤性膈疝的误诊分析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赵孝源创伤性膈疝系由胸腹部闭合伤或开放伤造成,极易被延误诊断[1]。我院于1990年7月和1994年2月、9月分别接诊3例创伤性膈疝,在急诊就诊时,均未明确诊断。为吸取教训,提高诊断水平,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创伤性膈肌破裂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术前漏诊、误诊6例,误诊率37.5%,死亡1例,死亡率6.25%,痊愈15例,治愈率93.7%。结论创伤性膈疝是一种少见,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应提高认识及时全面的探查可降低误诊率,通过膈肌修补治疗,大多数创伤性膈疝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治愈43例,死亡3例,早期误诊率8.7%(4/46)术前漏诊率50%(23/46)。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膈疝35例(94.6%),漏诊2例(5.4%),全部治愈34例(91.9%),死亡3例(8.1%)。结论 CT检查可提高膈疝的早期确诊率,及时而全面的手术探查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延误诊治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6例闭合性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膈疝的诊断经验.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创伤性膈疝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 h以内确诊19例,其中术前确诊13例,术中探查确诊6例;全组治愈率84.6%(22/26),病死率15.4%(4/26);24 h以内确诊者病死率为5.3%(1/19),24 h以后确诊者病死率为42.9%(3/7).结论 提高对闭合性创伤性膈疝的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本病的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总结长垣县中医院外科2005年1月—2012年8月3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其中漏诊误诊17例,正确、及时诊断率为47%.结论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漏诊误诊率较高,对及时有效的治疗常造成影响.胸部X线、CT、B超检查等常常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嵌顿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6例嵌顿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膈疝2例,创伤性膈疝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的膈疝2例.术前经X线、CT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确诊14例,2例为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组16例术中均行嵌顿疝松解还纳、膈肌缝合修补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脓胸1例.经闭式引流治愈;已发生绞窄穿孔的2例,术后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痊愈出院的15例术后随访0.5~3.0年未见异常.结论 X线、CT检查是诊断膈疝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胸腹部的闭合或刀刺伤均可以发生膈肌损伤,造成胸腹联合伤。膈肌损伤易漏诊,有可能产生创伤性膈疝,临床上创伤性膈疝可以分为急性创伤性隔疝和慢性间歇期创伤性隔疝。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膈疝8例治疗体会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3000)曾祥英创伤性膈疝临床罕见,不少医生对其诊断不熟悉,有些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被严重的合并症所掩盖,因而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底共收治创伤性膈疝8例,其中误诊6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膈疝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特点 ,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 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受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的诊断价值和手术治疗的术式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 18例 ( 85 7% ) ,漏诊 3例 ( 14 3% ) ,术后痊愈 19例 ( 90 4 % ) ,死亡 2例 ,病死率 9 5 %。结论 创伤性膈疝以左侧多发 ,往往以胸痛、腹痛、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常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 ,容易漏诊。钡餐动态X线胸腹联透 ,最具诊断价值。手术径路主视胸腹合并伤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膈疝并非罕见(以下简称膈疝),据统计在胸部严重钝性挫伤病人中膈疝占3%,在立即死亡病人中占4—7%,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膈肌损伤占腹腔脏器的23%。Hedblon(1925)收集的378例膈疝中约3/4为创伤性膈疝。由于膈疝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故死亡率较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对10例膈疝误诊病例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4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其中穿透伤7例,闭合伤27例。19例行X线检查,11例有阳性发现。9例进行CT检查,8例有阳性发现。手术治疗采用剖胸术9例,剖腹术23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2例。结果术前确诊20例(58.8%),手术探查确诊14例。治愈32例(94.1%),死亡2例(5.9%)。结论CT和X线检查是诊断创伤性膈疝的主要诊断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闭合创伤性膈疝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至2002年共收治闭合创伤性膈疝6例,本文就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左侧膈肌破裂31例,右侧膈肌破裂5例,双侧膈肌破裂2例(因双侧膈肌破裂诊断及治疗不同步,共行手术40例次)。经胸手术37例次,经腹手术3例次,均行膈肌破裂修补术。除3例严重多发伤死亡外,其余37例次手术均治愈。结论创伤性膈疝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4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左侧膈疝32例,右侧膈疝13例,双侧膈疝4例.1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并休克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3例诊断超过24h;其余闭合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于伤后24 h内明确诊断,手术治愈.开放性膈肌破裂和膈疝患者,采用开腹探查术16例,5例漏诊需再次开胸手术;开胸探查术7例,2例术中改行胸腹联合切口手术;3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一期治愈25例;1例合并化脓性肋软骨炎,病程长达13个月.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易漏诊和误诊,术前制订合理的检查治疗方案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误诊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6月,收治创伤性膈疝47例,其中闭合性损伤31例,穿透伤16例,急性期膈疝43例,慢性期膈疝4例。结果 47例创伤性膈疝患者,除4例择期手术外,其余均急诊手术,治愈45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结论创伤性膈疝易被误诊,应提高认识,严格查体并结合X线以及CT等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治及如何防止误漏诊的规范化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的正确率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因紧急手术未行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2例行剖胸探查确诊,2例行剖腹探查确诊.创伤性膈疝术前胸部X线检查诊断正确率为55.8%(29/52),术前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23.1%(12/52),术前胸腹部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78.8%(41/52).术前死亡3例(5.4%,3/56),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胸腹腔感染、肠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应结合创伤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掌握创伤性膈疝的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及标准的诊治流程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时机、手术径路选择的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闭合性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发生在左侧并手术治疗。手术径路:经腹10例,经胸8例,胸腹联合3例。本组20例均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外科的治疗包括手术时机和手术径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综合考虑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膈疝是钝性或贯通性损伤致膈肌破裂,腹腔内部分脏器经膈肌破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性膈疝有增多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各异,尤其是合并其它严重损伤者,极易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院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创伤性膈疝,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创伤性右侧膈疝合并肝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例右侧膈疝合并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及术式选择,本组5例术中均行嵌顿疝松解还纳,膈肌缝合修补固定术.结果 4例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未见异常.1例AST、ALT未恢复正常而出院.门诊保肝治疗8个月后复查恢复正常.结论 X线、CT检查是诊断膈疝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