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给药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rAd/p53)治疗肝癌主要的给药方式有选择性肝动脉给药、经门静脉给药、瘤内注射以度静脉给药等。就应用rAd/p53的安全性度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rAd/p53)治疗肝癌主要的给药方式有选择性肝动脉给药、经门静脉给药、瘤内注射以及静脉给药等.就应用rAd/p53的安全性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辐射结合腺病毒(Ad CMV)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导对不同p53状态的人黑色素瘤细胞系基因转移效率、凋亡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介导入p53基因转导1Gy X射线预照射的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wt p53)和WM983a(mu p53),RT-PCR检测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阻滞及外源性P53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率测定辐射后细胞存活率。用携带报道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作为对照。结果1Gy X射线照射可较高地增加AdCMV-p53对A375和WM983a细胞系的基因转导效率,转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可在两种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单纯转导p53对A375(wt p53)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和生长抑制效应,但可部分诱导WM983a(mu p53)细胞凋亡;而转导p53基因48h后给予X射线辐射,两种细胞的克隆存活率较其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外源性p53基因对WM983a(mu p53)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较A375(wt p53)细胞明显。结论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过表达可增加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和WM983a的辐射敏感性,但对WM983a细胞系的辐射增敏作用高于A375细胞系。表明p53是基因治疗黑色素瘤较好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腺病毒介导入野生型P53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构建含人野生型P53抑癌基因的生组腺病组载体,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后,分别用光镜,电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和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效应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4种不同p53状况的人胃癌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胃癌细胞感染Adp53后照射4Gy,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胃癌细胞种植肿瘤内注射Adp53后照射6Gy,以肿瘤相对体积增长曲线观察肿瘤抑制情况。结果1:100效靶比(MOI)Adp53产生细胞高转染率,以及p53基因在4种胃癌细胞中均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凋亡增加和细胞增殖抑制。如果以凋亡评价放射效应,Adp53转染对4Gy照射4种细胞的凋亡率比值为:W细胞3.0,M细胞3.6,neo细胞2.2,823细胞2.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dp53对w细胞肿瘤6Gy照射的抑瘤率比值为1.41,而对M细胞肿瘤为1.9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转染产生细胞凋亡并提高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种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内在的p53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p53基因(rAd-p53)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6例患者,采用动脉途径rAd-p53+TACE联合介入治疗,治疗30 d后按照2001年《肝癌介入治疗规范化条例(草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明显好转5例,好转6例,稳定4例,进展或恶化1例,除出现部分病人腹痛,发热,轻微恶心,咳嗽及短期内一过性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动脉途径rAd-p53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53腺病毒重组体(AdCMV-p53)转染对p53缺失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重组体(AdCMV—p53/GFP)转染经0、0.25、0.5、1.0、1.5、2.0Gyγ射线辐射的H1299(nullp53)和PC-3(nullp53)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源性p53表达,用克隆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辐射联合AdCMV-p53转染组p53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辐射组、单纯AdCMV—p53转染组和辐射联合AdCMV—GFP转染组同种细胞p53阳性率(P〈0.05);AdCMV—p53转染不仅明显提高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而且与肿瘤细胞组织来源有关。结论p53腺病毒重组体转染对p53基因缺失肿瘤细胞低剂量辐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与肿瘤细胞来源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p53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p5 3被称为“基因组卫士” ,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 ,负调节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 5 0 %发生了p5 3基因改变 ,因此以p5 3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最近 ,有学者引入介入技术经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灌注重组p5 3,为p5 3基因治疗肿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就肿瘤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以及p5 3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一、p5 3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和特性p5 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 ,是目前抑癌基因研究中最令人瞩目者。人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42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先将胸腹水经穿刺放液尽量引流后,胸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2×10^12 VP,腹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4×10^12 VP,灌注后帮助患者改变体位,24 h后再注入顺铂40 mg/m^2,每周重复1次,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只应用顺铂.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的变化,同时记录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5.7%(18/21),对照组为57.1%(12/21)(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6.2%(16/21),对照组为38.1%(8/21)(P<0.05).结论 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连接到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6+ -p16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介导转染胰腺癌JF305细胞,筛选阳性克隆。照射后,RT-PCR检测p1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 转染p16基因的JF305细胞有外源p16基因的整合及表达,生长速度明显减少,对辐射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导入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恶性增殖,提高胰腺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p53与HBV相互作用对7721细胞凋亡及p21启动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HBV与p53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选用7721肝癌细胞系(表达野生型p53,HBV阴性)为靶细胞,应用磷酸钙转染法,将pCMVp53单独或者与野生型HBV质粒(pCMVHBVa)、突变型HBV质粒(pCMVHBVb)共转染细胞,用annexin-V-FITC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各组另与含有p2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21-luc共转染细胞,通过检测荧光毒酶的表达,了解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的pCMVp53质粒转染7721细胞系能够促进p21报告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pCMVp53与pCMVHBV。共同转染时,对p2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与pCMVHBVb共转染时则否。提示HBV在该细胞内的复制能够诱导增强p53的作用并对其下游基因p21的转录有促进作用,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中MTS1/p16和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核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表明,50例胃镜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和60%。p16蛋白表达:高分化胃癌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PI分组I级明显高于III、IV级 (P<0.01),存活期<3年者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I分级I级明显低于III、IV级(P>0.05),存活期<3年患者明显高于>3年患者(P<0.05)。p16低表达与p53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果提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胃癌细胞分化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胃二十指肠食管反流的大鼠诱癌过程中食管组织内p53,p16,p21等抑癌基因的mRNA表达,制作3种食管反流动物模型及对照组,术后均注射致癌剂,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术后20,26周时食管组织中p53,p16,p21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各反流组食管上皮中p53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其中十二指肠食管反流组(D组),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组(DG组)的表达较胃食管反流组(G组)更强,D组与DG组结果相似;D,DG组的p16,p21基因mRNA表达较C组减弱,而G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胃液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可改变抑癌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促进大鼠食管肿瘤的发生,其中十二指肠内容物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法(PCR-SSCP)及HP尿素酶快速检测法,随机对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6例胃癌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ras、p16、p53及HP检测,并对其在胃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ras及p53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②p16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远远低于基本正常胃粘膜及其他胃良性病变(P<0.05);③HP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④ras和p53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16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P<0.05)。提示ras、p53、p16和HP感染在胃癌致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HCMV的IE2介导野生型p53基因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野生型P53缺失型的Jurkat细胞系,首先将wt-p53-pLXSN稳定转染入Jurkat细胞(Jurkat-wt-p53),再分别或联合转染TE1,TE2基因,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转染了IE2基因的Jurkat-wt-p53细胞在瞬时转染24h后出现光镜下可见的细胞凋亡改变,此时取样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可见转染了IE2基因的Jurkat-wt-p53细胞周期分布较其他各组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G1期和S期细胞分布减少,而G2期细胞增多,细胞阻滞于G2/M期,并且出现了细胞凋亡亚二倍体峰,引起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在Jurkat 细胞中HCMV的IE2基因可介导野生型P53基因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100份大肠癌组织,用RT-PCR-SSCP检测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单抗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蛋白搞表达并对大肠癌术对后病人作5年生存随访,比较上述2结果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100例大肠癌中,RT-PCR-SSCP显示51例大肠癌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阳性率62%,P53基因CDNA突变和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53基因CDNA突变与P53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27例结肠癌进行Ki-67、p16和p53的检测。结果:结肠癌Ki-67、p16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8%、47.2%和54.3%。Ki-67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肠癌中Ki-67蛋白和p16、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结肠癌中Ki-67表达的上调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16和p53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联合检测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手术决策,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DNA合成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实验研究63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平,韩本立,陈娟,段恒春关键词肝再生;肝叶切除术;DNA;细胞周期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7.3肝脏再生是肝叶部分切除术后最基本的病理过程。但目前对再生肝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人膀胱肿瘤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对58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突变后的P53蛋白阳性率为27.6%。显色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87.5%),少部分在胞浆内(12.5%)。它的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与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是判断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