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象单因素者易于分析,如浮脉主气之升浮。沉脉主气之沉降。但单一因素的脉象临床罕见。疾病中脉象总是多因素以兼脉及不同部位脉象的有机组合面貌出现,是病机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有同性脉相兼,如浮滑数三个阳性脉共现,表明脉气的升浮活跃,可能是风热也可能是肺胃气热或其他阳盛浮动之疾。  相似文献   

2.
沉脉是较为常见的脉象,最主要的脉象特点是脉位深沉。体型、季节、性别对沉脉均有一定的影响。其形成机理与气血不足、阴邪郁遏、气机郁滞等有关。沉脉在主病方面,既主里证,又见于表证。  相似文献   

3.
柏红阳 《四川中医》1997,15(1):10-10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一般而言,脉与证应当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伤寒病的脉浮紧、少阴病的脉微细、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等。仲景脉法,有其独到之处,仲景往往用几种复杂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以脉象代替证候,有时还依据脉象来指导治疗,根据脉象推断病情、判断预后、制定禁忌等。现将仲景脉法浅析如下;1.以脉象阐释病机《金医·腹满寒庙宿食病》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  相似文献   

4.
脉象图诊断动脉硬化的判别分析和临床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抽取动脉硬化患者病史217份,对照组抽取无动脉硬化病史200份,对所测录的脉象图及有关指标15项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的弦脉脉图多于对照组,其脉图指标M、H1、N和H2值均大于对照组,而H5则小于对照组(p<0.0001)。结果提示,脉象图及其指标可用作动脉硬化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力 《科学养生》2010,(11):40-41
——怎样把寿脉 很多人都问我,什么样的脉是长寿的脉?我说,长寿脉有如下特点:寿脉是阴阳平衡的脉,所以必然是柔中有刚、从容和缓,也就是说长寿脉是一种柔和有力的脉象,也就是中医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胃气的脉。即脉缓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柔和有力。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数脉的脉象和主病,提出对数脉的脉象应制定规范标准,认为脉“愈虚则愈数”的说法正确,数脉可主血虚、气虚。  相似文献   

7.
杨力 《科学养生》2010,(10):22-23
(接上期)养脉要养胃 ——为什么养血脉要养肾? 肾气的盛衰或肾的阴阳失调都可以影响我们的血脉,往往导致脉象过沉或过缓。  相似文献   

8.
何海龙  谢连娣  王雅婧 《陕西中医》2023,(11):1650-1652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无症状房颤患者除心电图筛查外,体表脉搏触诊也是初筛房颤最直接途径之一,而中医脉诊与脉搏触诊相通。根据房颤发作心率波动范围分为快速型、慢速型心室率两类房颤。结合古今脉学专著将房颤的现代认识与中医脉学的脉象要素、病因病机对比分析,将房颤的现代病理生理特点与影响脉象形成的中医病机相结合,从脉象的率、律、形、势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促脉、散脉、涩脉、结脉等房颤基本、常见、代表性脉象。房颤见结脉而非代脉,提出房颤可见真脏脉的观点,指出真脏脉的房颤患者非不治之症,为临床辨识房颤脉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邓慧英  张大祥 《河南中医》1994,14(5):288-289
脉诊现代化研究成果举隅邓慧英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张大祥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3)主题词脉诊/方法,脉象/分析,中医病机近年来,中国脉诊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仅就脉图检测技术对中医脉象的生物力学基础、脉象机理等方面的资料举例...  相似文献   

10.
唐农 《广西中医药》1996,19(3):39-40
从脉象主病的复杂性论虚实脉在脉诊中的纲领作用唐农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但是,脉象名目众多,主病较为复杂,学习者往往不得要领,难于把握。脉象主病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同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脉诊相关的文献记载,探析早期中医脉诊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凭脉识病,根据其脉象出现的部位及情况,即可判定疾病的类型,并指出了许多疾病的常见脉象;确定病位,通过脉象浮沉以及搏动的大小对比等情况诊断疾病病位;推求病因病性,通过不同脉象搏动的特征,阐释相应病证脉象的形成机理以推求病因、阐述病机;以脉象指导治疗以及根据脉象搏动的程度及至数的变化,判断病情深浅轻重及预后善恶。这些记载内容都展现了《黄帝内经》脉诊方法的广泛、准确、巧妙等特点,进而强调其为当今中医脉诊理论与临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黄帝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做简要分析,分别讨论年份、季节、月相、昼夜等对脉诊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脉应四时而平,脉逆四时为病,同一脉象四季主病各异,可凭四时之脉判定预后,凭四时之脉以判定病位;平脉随昼夜而变,病脉与昼夜相关,同时认为人体脉象与月相、脉象与气运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然知常方能达变,诊脉之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知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机、病位,而且还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  相似文献   

14.
王洪忠 《吉林中医药》2009,29(4):320-321
通过对4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诊治,描述了4种不同的脉象特征,以及历代诸多医家和齐向华教授本人对郁脉、紧脉、结滞脉、软脉的认识体会,以脉象为依据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推导致病因素和病机,得出治疗方案,提示脉象在诊治躯体形式障碍中的可操作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脉象要素的角度对全面诊察脉象提出要求,从理解脉理、熟能生巧、以变度脉、据病审脉等方面介绍识别脉象的方法,对常见而难识的弦、紧、滑、涩、缓5脉进行了辨析,对相兼脉与不能相兼的脉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 六经病的脉证应用要略 1.1太阳病本病提纲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提示太阳病主脉象浮,为阳证,主症为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经》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临证所见,太阳病独脉为寸部脉浮,尤以左寸浮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少精症、弱精症患者的脉象特点,探讨现阶段男性不育症的中医病机.方法 回顾分析男科门诊少精症、弱精症患者的脉象特点,探讨其规律及与少精症、弱精症的联系.结果 少精症、弱精症患者异常脉象多出现在双尺脉、双关脉,尤其以左关脉、右尺脉为主;脉象多细、弦、滑、涩、缓,弱精症与少精症患者脉象稍有差别.结论 少精症、弱精症患者病位在肝肾,病机为肾虚血瘀、湿热.  相似文献   

18.
中医心理脉象临证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晶  彭伟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688-689
病脉提示病理信息,而心理脉象则能反映人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本文通过3则病案,分析心理脉象在临证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心理脉象是认识心理世界和推测病证发病机理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系统辨证脉学将复杂的脉象系统分化为25对脉象要素,是齐向华教授在传统脉象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论和认知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建立的脉学诊疗体系。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中医学痿病范畴,十版《中医内科学》将其分为五种证型,即肺热伤津证、湿热浸淫证、脾胃虚弱证、肝肾亏虚证、脉络瘀阻证,齐向华教授结合患者四诊资料及人体之气的变化,创新性地将其分为气机郁滞、气虚痰瘀、气机下陷三种证型。对于传统分型和自创分型,齐向华教授均基于系统辨证脉学,通过分析脉象要素得出病因病机,进而提出相应治则和方药,相关诊疗经验可为临床提供参考。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0.
湿热病脉象的探讨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王彦晖主题词湿热(中医)/诊断,脉诊,脉象异常本文拟对湿热病的脉象,就其产生的机制和诊断的意义作一初步探讨。以冀对临床诊治湿热病有所裨益。1湿热病清理与脉象关系湿为有形的阴邪,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