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报道膝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撞击症15例,探讨关节镜对该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膝骨性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撞击症患者的症状、体征、放射检查、关节镜下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例全部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术后患者膝关节不适症状消失,屈伸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 所有患者均合并骨性关节炎,该病是由于股骨髁间窝继发性狭窄、胫骨髁间嵴增生增高或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骨赘增生造成膝关节伸直位撞击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关节镜下可将该病分为3型:股骨髁间窝型、胫骨髁间嵴型和混合型,关节镜下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胫骨髁间嵴部分切除术或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骨赘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两,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结合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MRI表现,探寻前交叉韧带(ACL)最佳MRI成像方法、观测ACL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ACL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ACL损伤30例,分别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垂直矢状位和斜矢状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矢状面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及MRI表现。结果:①ACL损伤的显示:ACL损伤在伸直位垂直、斜矢状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46.7%、53.3%;微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在斜矢状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80.0%、80.0%;屈曲位垂直、斜矢状面上ACL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0.0%、90.0%。②ACL损伤的MRI表现:ACL部分性撕裂韧带中出现的局限性高信号,完全性撕裂韧带显示局限性中断或完全缺损或韧带附着处出现团状高信号影或韧带纤维难于辨认。结论:ACL在MRI上屈曲位斜矢状面显示最佳,可作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手段;ACL的形态、信号的变化对ACL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胫骨重建位置的等距特性。【方法】7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 ,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取 5点以及股骨附着区中点分别钻骨隧道 ,通过钢丝和等距测量器施加初负荷 ,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骨和股骨隧道间的距离变化。【结果】膝关节从 0°~ 90°屈曲过程中 ,胫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后点、内点和外点与股骨附着区中点间距离呈等距变化 ,而胫骨韧带附着区前点与股骨附着区中点间距离变化超过生理等距界限 ,但胫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内点和外点与股骨附着区中点间距离最大变化值均超过 2mm。【结论】胫骨韧带附着区后点是前交叉韧带理想的等距重建点。  相似文献   

5.
于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61-2461
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前交叉韧带止于胫骨髁间嵴的前外部,外侧半月板前角与髁间嵴相连,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错位时,会使前交叉韧带功能丧失及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1],复位不佳会引起膝关节撞击征,因而多主张手术治疗。过去对有移位的骨折多采用开放手术复位内固定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82例磁共振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 ,急性损伤 6 5例 ,陈旧性损伤 17例。以手术和关节镜为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 2 3例 ,重度撕裂 19例 ,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后交叉韧带 (PCL)体部断裂 3例 ,P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结果患者均顺利进行磁共振检查 ,本组A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韧带完全断裂 ,断端分离移位 15例。ACL撕裂 2 7例 ,表现为韧带局限性变细 ,撕裂达韧带宽径一半以上 3例 ,撕裂 <韧带宽径一半 19例 ,ACL前倾角增大 ,胫骨轻度前移仅 5例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表现为ACL胫骨附着处骨块或骨片撕脱伴移位 ,8例骨折畸形愈合表现胫骨关节面隆起。本组P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PCL断裂伴断端分离移位 3例 ,PCL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ACL损伤诊断正确率为 88% ,撕裂、断裂、撕脱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6 .3%、6 5 .2 %、10 0 %。PCL诊断正确率达 10 0 %。本组 4 5例患者施行了交叉韧带重建术 ,2 9例患者施行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8例施行了骨折畸形愈合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 ,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胫骨髁间突骨折为一种多发于年长儿童的骨折,通常为前交叉韧带附着的骨质及软骨撕脱而形成。我院小儿骨科自1998年1月-2004年3月共收治16岁以下胫骨髁间突骨折21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胫骨髁间前棘是前交叉韧带的附着区,胫骨髁间前撕脱骨折的发生使前交叉韧带松弛,丧失了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其骨折是一种特殊的严重关节内骨折。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体外张力带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94年1月~2001年2月应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带胫骨骨片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44例 ,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中男35例 ,女9例。年龄17~5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 ,27例为带胫骨骨片的后交叉韧带(PCL)损伤 ,其中4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断裂。17例为带胫骨骨片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10例合并脑外伤 ,10例伴多发性骨折。X线片示 :膝关节胫骨髁间隆突前或后侧撕脱性骨折骨质块1.0cm×1.5cm~1.5cm×2.2cm大小。伤后至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1996~ 2 0 0 1年 2 7例交叉韧带损伤漏诊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2~ 5 7岁 ,平均年龄 2 9岁。其中前交叉韧带 (包胫骨隆突撕脱 ) 15例 ,后交叉韧带 (包胫骨附着处撕脱 ) 8例 ,两者均损伤 4例 ;漏诊时间 2~ 16 d,平均 5 d;早期诊断为 :胫腓骨上端骨折 13例 ,股骨下端骨折 7例 ,胫腓骨和股骨均骨折 4例 ,其他诊断脑胸腹外伤 5例。 2 7例中交通事故 2 4例 ,其他原因致伤 3例。2 讨论交叉韧带早期漏诊原因 :1对受伤机制不够重视。本组病例绝大部分为交通事故致伤 ,特别是骑摩托车撞伤或被摩托车撞伤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800,P =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700,P =0.000)。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7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前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感觉,术后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结果:通过功能锻炼,本组78例患者,除1例因合并股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发生膝关节僵硬外,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空降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部队战斗力。方法 测量正常国人标本股骨髁间窝横、纵径及其相关值;建立生物力学模型,模拟膝关节伸直位前交叉韧带及其重建韧带的损伤机制;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开展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 临床应用29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21例,无1例出现重建韧带撞击现象,膝关节稳定性能良好。髁间窝扩大成形后,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消失。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方法运用于我院空降医疗队伞训中,无一例出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结论 正常髁间窝相关值的建立为空降兵兵源筛选、提高兵源身体素质及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建立了一项客观指标。加强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强化其与前交叉韧带协同作用,是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措施。髁间窝扩大成形能有效预防重建韧带撞击现象,保证其顺利的替代前交叉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行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重建术治疗,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主动屈伸范围改善,未出现骨折移位及膝关节不稳情况。结论: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联合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正常及损伤的膝关节前外侧韧带在超声中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20例磁共振成像确诊的单膝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双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进行超声检查,获得高分辨率超声图像后对图像进行评估。Cohen的Kappa系数用于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得ALL损伤的厚度阈值。 结果在正常膝关节的超声影像中,ALL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90%(18/20,Kappa=0.85)可显示,ALL胫骨平台插入处100% (20/20,Kappa=1)可显示,ALL半月板插入处无法显示(0/20,Kappa=1)。在合并ACL损伤的膝关节中,ALL损伤的发生率为45%(9/20,Kappa=0.80),其中胫骨平台插入处损伤有9例(Kappa=1),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损伤有2例(Kappa=0.79)。ROC曲线法分析结果表明,超声下ALL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厚度大于0.65 mm考虑为韧带损伤(敏感度100%,特异度40%),ALL胫骨平台插入处厚度大于1.25 mm考虑为韧带损伤(敏感度88%,特异度93%)。 结论ALL损伤常与ACL撕裂伴随发生,并且损伤多发生在胫骨平台插入处,超声是检查ALL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经胫骨隧道和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损伤127例,其中74例采用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53例采用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股骨端全部采用Rigidfix固定,胫骨端全部采用Intrafix固定。术前术后两组分别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经胫骨隧道组术前平均(68.6±5.1)分,术后平均(94.1±0.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前内侧切口组术前平均(65.4±5.4)分,术后平均(94.9±1.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Rigidfix横钉固定,采用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与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两种方法可达到相同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撕裂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2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ACL撕裂和 2 0例ACL正常病例的膝关节MRI资料进行分析 ,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均作了观察与分析 ,并判断有无ACL撕裂。结果 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2 % ,95 %和 93%。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与手术、关节镜完全符合 4例 ,1例诊断为完全性撕裂 ,2例假阴性。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胫骨平台骨折 ,骨挫伤 ,半月板、侧副韧带损伤 ,PCL曲度异常 ,胫骨前移或外侧半月板后角后移等。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均较高 ,对于慢性或部分性撕裂 ,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关节镜下运用自体骨-膑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32例。所有患者术前MRI均提示后交叉韧带连续信号中断,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50分。治疗在关节镜下完成,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隧道用"定位器"完成;股骨止点、隧道在C臂X线机下完成。结果经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分,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结论合适、有效的护理使得关节镜下运用自体骨-膑腱-骨重建膝后交叉韧带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本组6例患者,根据髁间嵴骨折不同的形态类型,分别选择丝线、克氏针、可吸收螺钉、空心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诊3~36个月,术后3~4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价疗效,平均得分92.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根据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可得到准确的复位、良好的骨折愈合及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等长点的选择较为关键,关于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等长点确定的问题讨论类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并讨论等长点的确定的技术问题。方法: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48例,查体及磁共振检测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随机分为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组26例和经胫骨隧道入路组22例。结果与结论:随访平均21个月,结果显示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选择等长点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Lysolm评分、Tegner评分和移植物角度a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经胫骨入路建立股骨侧隧道,利用重建中选择等长点的方法,可获得与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相近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