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蓉生静丙,剂量每日400 mg/kg,连用5 d,后续用强的松治疗4周;对照组单用强的松4~6周。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达高峰时间为1~2周,峰值约180×109/L,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上述数值分别为4周,116×109/L和40%(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ITP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组。 相似文献
3.
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蓉生静丙,剂量每日400mg/kg,连用5d,后续用强的松治疗4周;对照组单用强的松4~6周。 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达高峰时间为1~2周,峰值约180×10 9/L,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上述数值分别为4周,116×10 9/L和40% (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强的松联合治疗ITP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组。 相似文献
4.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科自 1996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36例 ,采用静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 2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6例诊断标准参照 1987年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治疗组 2 6例 (急性型 19例 ,慢性型 7例 ) ,对照组 10例 (急性型 8例 ,慢性型 2例 )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均无显著性差异。年龄 2~ 8a ,病程 2d~ 5a。急性型出血特点均为皮肤粘膜广泛出血 ,慢性型均为年长儿 ,出血症状相对较轻。血小板计数 (2 5~ 5 0 )×10 9/L ,髓像均为骨髓颗粒…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 (IVIG)、地塞米松 (Dex)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治疗效果。将 5 2例ITP患儿随机分成 3组 ,A组为IVIG +Dex联合用药组 ,B、C组分别为IVIG、Dex单独用药组做对照 ,观察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各组血小板计数均有增加 ,其速度B组高于A、C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疗效结果显示为A、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认为Dex仍是治疗ITP有效首选药物之一 ,但对于血… 相似文献
6.
7.
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2年至今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儿110例,其中27例采用静滴雨种球蛋白(丙球)联合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收到良好疗效。资料和方法一、对象110例ITP患儿,诊断标准按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标准“’。急性sl例,慢性29例,均为初发。按治疗方法分4组:I组(两球十地米)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smo~12a,血小板计数<20X10’/L7例,~50X10‘/L20例。I组(丙球)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smo~12a,血小板计数M20X10’/Lll例,~50X10’/L14例。皿组(地米)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smo~1… 相似文献
8.
观察硫唑嘌呤 +强的松 +左旋咪唑 (IPL方案 )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 ,对 16例先后接受了VP、IVIG、MP和α IFN等方案治疗的难治性ITP患儿 ,试用IPL方案治疗 ,观察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 ,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 :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 10 0 % ,其中显效率 68 7% ,远期疗效仅 3例复发。因此 ,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硫唑嘌呤 强的松 左旋咪唑(IPL方案)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对16例先后接受了VP、ITIG、MP和a-IFN等方案治疗的难治性ITP患儿,试用IPL方案治疗,观察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100%,其中显效率68.7%,远期疗效仅3例复发。因此,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 1997~ 1999年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采用静脉注射丙球蛋白 (IVIG)治疗 ,并与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对比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随意抽取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对照组 ,1997~ 1999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治疗组 ;按1998年 6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 (修订草案 )诊断[1] 。排除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及新生儿暂时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组男 12例 ,女 8例 ;日龄未满 2 8d。对照组男 14例 ,女 16例 ;日龄未满 2 8d。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IVIG 40 0mg/ (kg·d) (长春… 相似文献
11.
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大多呈良性过程 ,但在急性期 ,由于血小板数低 ,容易出现出血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科自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了强的松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HDIVIG)等 3种方案治疗急性 ITP患儿 5 8例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会议所制订的 ITP诊断标准〔1〕,均为住院病例 ,男 3 6例 ,女 2 2例 ,年龄 4天~ 13…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科于1993年~1996年,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7例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所订ITP的诊断标准,男11例,女6例;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4岁10个月。急性15例,慢性2例(经过强的松及长春新碱治疗,效果不佳)。有皮肤瘀点、瘀斑17例,鼻衄9例,口腔粘膜出血7例,血尿1例。治疗方法:开始时单用丙球治疗,采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出血呈紫癜性质、末梢血中血小板减少 ( <1 0 0×1 0 9/L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型 (病程小于 6个月 )与慢性型两种。我们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效果显著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6例中男 1 6例 ,女 1 0例。<1岁 4例占 1 5 .4% ,~ 3岁 6例占 2 3.1 % ,~ 7岁 1 2例占 46 .1 % ,~ 1 2岁 4例占1 5 .4%。急性型 2 1例 ,慢性型 5例 ,慢性反复发作 3例。2 .发病季节及诱因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占 1 6例 ,秋季发病最少占 3… 相似文献
14.
15.
王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Z1)
我科于1988~1991年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39例ITP患儿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在50×10~9/L以下,具有典型ITP骨髓象,其中急性型37例,复发型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中度6例(血小板≤50×10~9/L~25×10~9/L),重度7例(血小板<25×10~9/L~10 相似文献
16.
孙凤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1997,(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小儿80%为急性型,需迅速控制多部位出血。我院从1994年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小儿急性ITP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1990年以前8例用强的松治疗的急性ITP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儿,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ITP并符合诊断标准['j。全部病例均有皮肤出血点,多数病儿有鼻血,口腔粘膜或齿龈出血,1例患儿有巩膜下出血,2例患儿有消化道出血。均未见肉眼血尿及颅内出血。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先回19俐1*…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5例疗效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王天有李佩华陈静高洁吕莎本院于1992年2月~1994年2月应用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4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2~1991年在儿科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3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本文男24例,女19例。年龄2月~13岁,幼儿组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P<0.025)。21例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型34例,慢性型8例,反复发作型1例。除冬季发病数(4例)较其他季低外(P<0.01),其余三季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以出血性皮疹(39例)和鼻衄(20例)为主。骨穿39例,除4例正常外,35例符合ITP诊断。Hb<120g/L36例,WBC≥10×10~9/L11例,采用激素、抗生素、对症等综合治疗,32例使用激素。近期疗效判断标准:强的松用后3周内血小板上 相似文献
19.
20.
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国外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取得良好疗效。借鉴其经验 ,本文观察应用干扰素治疗 10例难治性ITP患儿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0例难治性ITP患儿为我院 1999~ 2 0 0 2年住院患儿 ,男 2例 ,女 8例 ;年龄 6~ 13岁 ;平均病程 2 .1年。入院时血小板计数 30~ 4 0× 10 9/L ,治疗前均有皮肤、鼻腔、齿龈出血 ,其中并球结膜下出血 2例 ,血尿、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均曾用泼尼松 >6周 ,4例用长春新碱 ,2例用达那唑 ,6例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血小板无明显提高。均符合《血液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