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锦 《中国保健》2008,16(14):565-566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方法在我院外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选取30例为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另外30例治疗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均使血糖均维持在围手术期理想的血糖范围,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应用胰岛素泵(CSII)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后均可达到理想状态,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人胰岛素分泌,在围手术期可以迅速控制血糖,且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43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的控制血糖,缩短术前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郑慧  赵凤丛 《现代保健》2010,(21):64-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tI)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并比较CSII与MSII对T2DM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2例,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MSII组(22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门冬胰岛素;MSII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PPG)〈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达标后巩固治疗2周停药,停药后第2天复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胰岛素(INS),记录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CSII组与MSII组治疗前后FPG、PPG、HbAle、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明显升高,而且CSII组HOMA—IR和HOMA—β变化幅度均较MSII组明显。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结论CSII与MSII治疗均可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较MSII效果好,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更为符合生理性状况,因此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快速控制高血糖,避免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对于远期的血糖控制益处匪浅。建议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为早期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云松  李强 《现代保健》2011,(32):58-59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SII组)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41例于三餐前及睡前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术前血糖达标时间、术后血糖波动情况伤口感染、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切口感染及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可更安全、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了低血糖及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0例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CSII组),48例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MSII组),对比两组患者FBG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FBG及餐后2 h血糖(P<0.01),CSII组比MSII组效果更显著(P<0.05).MSII组胰岛素用量为(40.5±4.2)U/d,低血糖发生率为22.92%(11/48);CSII组胰岛素用量为(36.5±3.0)U/d,低血糖发生率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可获得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更理想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胆囊结石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控制高血糖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与MSII组,各24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CSII组应用诺和锐,MSII组应用诺和灵,比较血糖控制情况、等待手术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均能控制高血糖,CSII组控制血糖效果更佳(P〈0.01),缩短调整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诺和锐能迅速、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是老年糖尿病人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83例随机分为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2例)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MSII组,41例),观察血糖、血糖下降至正常的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费用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达目标血糖值的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CSII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而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而MSII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减少费用和住院天数,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II组)38例,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MSII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均低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感染控制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安全有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初发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状态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疗效及意义.方法:对52例初发2型糖尿病因血糖较高而入院的T2DM 患者,分别予CSII和MSII强化治疗,对比达到满意血糖控制所需的时间、日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后续治疗顺应性.结果:血糖达标时间:CSII组为(4.8±1.7)天,MSII组为(9.9±2.4)天,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CSII组为27.47±3.27.u/d,MSII组为33.6±4.59u/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为7%,MSII组为19%;后续治疗顺应性:CSII组为100%,MSII组为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II强化治疗与MSII组相比,时间短,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后续治疗(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顺应性强,CSII强化治疗其长远意义优于MSII.  相似文献   

11.
甘精胰岛素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血糖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例接受外科手术后的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LAN组)16例,常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19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16例。LAN组患者术后使用甘精胰岛素,视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调整其剂量,患者如进食则于餐前给予短效胰岛素。MSII组术后用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进食后可逐渐采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R+R+R+NPH)。CSII组每天24 h持续泵入短效胰岛素,禁食期只给予基础量,进食后给予基础和餐时量。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酮症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AN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组,与CSII组无明显差异;LAN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而与CSI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阶段,使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且患者依从性差;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后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易接受的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与胰岛素抵抗和高糖毒性的相关性.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 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hPG、HbA1c、8-异前列腺素F2α、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FPG、2hPG、C-P、2hC-P、8-异前列腺素F2αt、CRP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CSII组较MISS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具有平稳降糖、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具有改善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一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另一组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相比,CSII组血糖达到目标血糖时间缩短,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CSII组与MSII组相比,应用胰岛素泵,能更好控制血糖,良好的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泵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内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住院治疗的2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将这26例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和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组)各13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甲亢高代谢症、糖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良好(P<0.05);CSII组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比MSII组好(P<0.05);CSII组血糖控制时间、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比MSII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糖、减轻甲亢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科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能显著快速控制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Ⅱ型糖尿病短期强化血糖控制的理想治疗方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血糖的稳定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在20例眼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的效果。方法 4 0例眼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使用胰岛素皮下泵(CSⅡ组2 0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2 0例)降糖治疗。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前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结论 使用胰岛素皮下泵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法对 1型和 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糖尿病病人 48例 ( 1型糖尿病 14例 ,2型糖尿病人 3 4例 ) ,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 ,CSII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 ,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注射中效诺和灵。结果 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 ,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的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 ,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高血糖 ,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糖代谢正常的健康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两种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T2D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差异,进一步探讨CSII优于MSII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初诊为T2DM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II组和MSII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为期14d的CSII和MSII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清蛋白(GA)、空腹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丙二醛(MDA),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CSII组、MSII组FPG、2 h PG、GA、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DA明显高于对照组[FPG:(13.81±3.14)、(13.58±2.10)mmol/L比(5.21±0.42) mmol/L;2 hPG:(21.72±4.43)、(22.07±3.86) mmol/L比(6.19±0.47) mmol/L;GA:(28.74±4.40)、(28.83±5.01) mmol/L比(13.24±1.26) mmol/L; HOMA-IR:0.45±0.13、0.43±0.12比0.20±0.15;MDA:(4.37±1.13)、(4.44±1.07)mmol/L比(2.37±0.5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SOD、rGSH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0.98±0.17、0.96±0.12比1.91±0.19;SOD:(29.63±9.29)、(28.07±9.62) mU/L比(41.00±12.89)mU/L; rGSH:(157.03±46.58)、(165.23±45.66) ng/L比(212.00±61.6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SII组各项指标与MSI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治疗后FPG、HOMA-β、SOD、M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SII组治疗后FPG、MDA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β、SO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CSII组治疗后FPG、2 h PG、GA、MDA明显低于MSII组,HOMA-β明显高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OMA-β与FPG(r=-0.919,P<0.01)、2 h PG(r=-0.904,P<0.01)、GA(r=-0.830,P<0.01)及MDA(r=-0.653,P<0.01)呈负相关,与SOD(r=0.454,P< 0.01)及rGSH(r=0.394,P<0.01)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T2DM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于初诊T2DM患者,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都可以使血糖、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下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CSII比MSII能更有效降低血糖、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56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该院110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酮症的病人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56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54例,观察2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体、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静脉补液量、血糖、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