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前对桡动脉的条件进行评估 ,作为移植血管的筛选 ;对尺、桡动脉间侧支循环状况进行监测 ,以防术后出现手部缺血。方法  30例接受用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 ,取左桡动脉 2 8例 ,右桡动脉 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对患者双侧桡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血流通畅情况进行检测 ,测量在桡动脉受压前后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拇指动脉和桡动脉掌浅支的血供情况。术后 10~ 2 0d对尺动脉、拇指动脉、桡动脉掌浅支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结果 桡动脉受压时 ,尺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迅速增加 (P <0 .0 1) ,以尺动脉的PSV增加值 >30 %作为血管移植的必备条件 ;桡动脉受压时 ,拇指动脉有血流信号 ,桡动脉掌浅支出现反向血流 ,作为尺、桡动脉间侧支循环完善的标志 ;术后尺动脉流速代偿性增加 ,拇指动脉和桡动脉掌浅支由尺动脉供血。结论 彩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血管桥 (桡动脉 )的筛选及术后对手掌部血运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改良传统的艾伦试验,更客观地评估正常人前臂和手部血管解剖及血运模式,为冠状动脉搭桥或整形外科术前移植桡动脉做血管桥提供安全依据。方法 使用高频彩超探头观察135名志愿者,共270组前臂和手部血管,桡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流通畅情况,测量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在桡动脉受压前,后尺动脉,桡动脉掌浅支,拇指动脉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改良型艾伦试验)。结果 270例受检样本中,266例(98.7%)为非桡动脉依赖型,表现为桡动脉受压时,尺动脉流速明显代偿性增加,桡动脉掌浅支出现反向血流,拇指动脉血流信号不消失,为艾伦试验阴性;4例(1.3%)为桡动脉依赖型,桡动脉受压时,拇指动脉和掌浅支内血流信号消失,为移植桡动脉的禁忌症。结论 改良型艾伦试验可为临床客观,准确地提供手掌血运组成模式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采用不接触技术游离桡动脉及术中、术后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防止其痉挛。结果桡动脉移植后未发生由于其痉挛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 ,取桡动脉侧手指感觉及运动正常。结论应用桡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动脉化程度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术中、术后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7例CEA患者术前术后病变局部管径、流速及同侧大脑中动脉(MCA)术前、术中、术后流速、搏动指数(PI)和交通支开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EA术后,颈动脉管径、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患侧的MCA流速及PI升高(P<0.001).侧支循环关闭.术中患侧MCA流速下降幅度<40%与前交通开放相关(P=0.01 5).结论CEA后颅外和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CDFI与TCD结合,可评价CEA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颅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CEA手术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可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病人进行桡动脉穿刺或套管置管之前,用改良Allen试验能够评估尺动脉的功能是否完整。明确尺动脉的侧支循环是否正常,才能确保在桡动脉发生栓塞时确保手部血流正常。方法洗手并向病人解释你将要做的事。帮助病人坐好并将他们手掌掌心向上,放置在大腿上。用你双手手指扶住病人一只手的腕部背侧,以双手拇指和食指压迫病人的尺动脉和桡动脉,阻断手部血流。请病人在握拳的状态下快速地伸开和握紧手指,观察其掌指肤色的变化,当肤色变苍白时(通常为30~40s变色),请病人放松手指,呈张开略屈指位。持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的压力。如果手掌在10s…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乳内动脉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乳内动脉(IMA)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50名IMA-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搭桥术的患者于手术前后作了IMA的超声检查。测量IMA的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计算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分数(DVTIF)。将与LAD吻合的IMA手术前后的测值进行比较,并将术后两侧IMA的测值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前后转流侧IMA测值比较,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S/D,PI,RI及DVTI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后转流侧IMA与对侧比较,以上各项血流动力学测值同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MA的血流由术前的收缩期优势型转变为术后的舒张期优势。结论:超声检查在术前对IMA可进行筛选,术后是随访转流血流通畅性可靠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不同移植血管材料的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5 a以上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以及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移植血管231支,其中移植左乳内动脉71支,右乳内动脉11支,桡动脉15支,胃网膜右动脉9支,大隐静脉125支;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通畅157支(通畅率67.97%),狭窄19支(狭窄率8.23%),闭塞55支(闭塞率23.81%);左乳内动脉通畅率83.10%,右乳内动脉通畅率63.64%,桡动脉通畅率73.33%,胃网膜右动脉通畅率66.67%,大隐静脉通畅率59.20%.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移植左乳内动脉有良好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检测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拟行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应用高频超声(2DE及CDFI)观察其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重点观察桡动脉及尺动脉,分别在术前及术后(5±4)天进行.结果59例桡动脉穿刺成功.临床发现并发症9例(15.3%),超声发现并发症14例(23.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检出的并发症中,限局性狭窄4例,弥漫性狭窄1例,无血流3例(1例2DE示闭塞;另2例2DE示管腔通畅),血流暗淡6例.3例无血流患者CDFI均可见桡动脉末端反向血流.结论应用超声可详细地观察桡动脉穿刺术后桡动脉形态学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同顾性分析25例2005-01/2007-01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进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取左乳内动脉25例:左侧桡动脉15例,右侧桡动脉6例,双侧桡动脉4例;人均重建旁路3.14(2~4)支.出院后1,3,6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半年1次,术后随访11~35个月,血管通畅率良好,取桡动脉侧无前臂运动障碍及缺血并发症.结果说明自体桡动脉是冠状动脉搭桥理想的第2种动脉移植物,重建血管后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0.
臧莉萍  秦薇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96-1497
目的 将研制的拇指固定器应用于手外科手术中,探讨其在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计时、观察、回访的方式,根据术中调整显微镜的次数、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时间、患者术后上肢舒适度等观察指标,追踪观察10 例应用拇指固定器后的效果。 结果 10 例患者应用拇指固定器后,术中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平均时间缩短了3 min,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其中2 例术中因体位改变需再次调整显微镜,术后询问患者未出现强迫体位引起的酸胀不适感。 结论 拇指固定器应用于拇指动脉吻合术中,能充分暴露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并能持续稳定地将患肢维持在旋后位,加快吻合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过术前超声检查判断以损伤血管束为蒂的前臂岛状皮瓣移植术的适应症。方法 新鲜成人上肢标本 6例 ,直视下进行解剖观察 ,记录上肢尺动脉和桡动脉的交通支及筋膜血管网。手及腕部尺、桡动脉损伤患者 15名 ,自损伤部位近侧 3cm处作为检查部位 ,彩色超声仪的浅表器官探头检查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 ,并计算与健侧的比值。结果 在尺动脉、桡动脉及手部各动脉之间还有大量的、管径不一的动脉直接及间接交通支 ;8例腕部切割伤的损伤血管部位附近的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均较大 ,而 4例腕部及前臂严重广泛挤压伤及 3例电击伤的上述 2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该术式的适应症为腕部切割伤等损伤范围局限的损伤。电击伤及前臂广泛挤压伤等应慎重采用该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桡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桡动脉作为移植物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技术和手术结果。采用改良Allefts试验筛选桡动脉,采用“无接触”技术提取桡动脉,术中术后应用合贝爽预防动脉痉挛。结果:共提取桡动脉156根,平均搭桥3.3支。术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量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血肿2例,无切口感染,有暂时性拇指皮肤感觉减退6例,无前臂和手的运动功能障碍。结论:自体桡动脉是较理想的冠状动脉移植材料,应用“无接触”技术和合贝爽可有效防止桡动脉痉挛,近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417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51-1951
我院2007-09-2010-09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41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护理观察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9例,女128例,年龄41~78岁。其中行冠脉造影术278例,行冠脉造影并支架置入术139例。1.2患者选择ALLEN试验: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完好。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5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作螺旋CT检查,进行血管重建,对部分患者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对螺旋CT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共有187支桥血管成像,其中乳内动脉移植血管50支,静脉移植血管129支,桡动脉移植血管8支。50支乳内动脉移植血管中,6支有不同程度狭窄;129支静脉移植血管中,48支有不同程度狭窄;8支桡动脉桥中2支有不同程度狭窄。本组患者中有28例患者同期作了冠状动脉造影,共检出105支移植血管血管,造影结果与CT检查结果基本相符,螺旋CT检查假阳性率为4.4%,假阴性率为2.7%。检出有移植血管血管病变的27例患者中,22例有临床症状;另有3例有症状的患者,螺旋CT检查未发现有异常。结论:作为一种微创伤检查方法,64排螺旋CT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随访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桡动脉穿刺测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已在临床逐渐推广使用。本文讨论其临床应用与护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局部解剖桡动脉为肱动脉的一个重要分枝,上方为肱桡肌所覆盖,沿着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向下伸展至前臂桡侧前方。恰好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桡骨茎突之间的纵沟中,其表面只有皮肤和筋膜覆盖。清楚扪到桡动脉搏动处即临床上常用的桡动脉穿刺点。其后桡动脉在平桡骨茎突处发出掌浅支,向下入手掌,与尺动脉主干吻合形成掌浅弓。主干斜向背侧,经“解剖学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动脉血管吻合术疗效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动脉血管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7例桡动脉、2例尺动脉吻合术疗效进行观察,同时检测健侧桡、尺动脉。以吻合口处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7例桡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健侧降低,而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异。2例尺动脉血管内径较对侧减小,血流频谱低平。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动脉血管吻合术疗效的一种无创、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和Allen试验2种方法筛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移植血管的准确性。方法51例患者CABG术前联合Allen试验与超声检查评价尺(UA)、桡动脉(RA)间侧支循环状况。结果47例经超声检查证实UA、RA间存在完善的侧支循环的患者,无论Allen试验结果阴性或阳性,术后均未发生手部缺血。2例Allen试验阴性结果,但超声检查认为UA不能代偿供血的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手部缺血表现。2例因不符合条件被排除。结论超声检查与Allen试验比较,对手掌部UA、RA间侧支循环评估的准确性更高,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前瞻性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的术中及术后乳内动脉(IMA)超声血流参数,通过对其在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的探讨分析,早期评估移植功能。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75例,术中TTFM测量乳内动脉血流量、搏动指数、舒张分数。术后5~8d观察乳内动脉起始段,测量血流量、搏动指数、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流速,计算舒张期与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对不同时期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75例均于术中实施TTFM,术后5~8d乳内动脉起始段的显示率96%。72例术中TTFM与术后超声血流参数比较,乳内动脉血流量、搏动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术中TTFM结合术后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乳内动脉及血管桥的血流动力学,评价血管桥通畅性。方法:104例CABG术后患者的所搭血管桥中均包括左乳内动脉(LIMA)与前降支或其远端吻合。以多普勒超声观察LIMA及血管桥血流形态、方向和流速等。以右侧未搭桥乳内动脉(RIMA)或术前同侧LIMA资料作为比较。结果:LIMA血管桥血流以舒张期(D期)为主,流速0.31±0.27m/sec,较术前及RIMA明显增高。收缩期(S期)流速0.31±0.25m/sec,较术前及RIMA明显降低。D/S为1.86±1,较术前及RIMA明显升高。术前LIMA与RIMA血流以S期为主,D期仅见少许血流信号。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CABG前后乳内动脉及血管桥的形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尺、桡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06例患者分别采取桡动脉或尺动脉置管行有创监测,并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1次穿刺成功率、出血、感染、动脉痉挛、肢体远端缺血、非计划性拔管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合理评估和严密监测,尺动脉途径置管可成为桡动脉置管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