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豆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东北、浙江、湖南产的黑豆进行鉴定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黑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黑豆种子进行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东北产的黑豆较浙江、湖南产的黑豆更圆,湖南产的黑豆较东北、浙江产的黑豆更小;三者种皮外层细胞全部石细胞化,多角形或稍长,大小颇均匀,孔沟极细密,胞腔较大;种皮内层石细胞单个,呈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壁加厚明显,胞腔较小;子叶细胞细胞核明显。结论东北、浙江、湖南产的黑豆的性状、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可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Bergium)Wild.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提出鉴定的主要特征。方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可见-紫外光谱鉴别法。结果茎和叶表面密被柔毛,中脉、侧脉在叶腹面凹陷,在叶背面凸起。显微鉴别特征:茎的中柱鞘纤维束连成环状,其中夹杂有石细胞;髓部宽广,常见石细胞群。可见-紫外光鉴别中氯仿提取液在241、281nm处有两个明显吸收峰。结论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特征稳定,可作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瑶药石柑子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植物形态鉴别、药材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对石柑子进行研究。结果 石柑子药材多分枝,茎节处有气生根,单身复叶互生;茎横切面为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结构;粉末显微下可见晶鞘纤维、草酸钙簇晶、草酸钙针晶、石细胞、气孔、网纹导管等。结论 石柑子的性状特征可作为其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桐花树的根坚韧,具皮孔,根皮层具木栓孔结构;茎横断面有木质部棕色同心环,中柱鞘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环,髓部有分泌腔散在;叶上、下表面有盐腺分布;粉末中可见石细胞、盐腺、气孔及导管等特征.紫外扫描有明显的吸收峰;薄层色谱展开良好.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桐花树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东北银莲花属6种药材多被银莲花、黑水银莲花、反萼银莲花、阴地银莲花、毛果银莲花、细茎银莲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的方法对银莲花属6种植物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通过性状、显微鉴别,最终得到结论,a.性状的主要区别为:根茎形状、颜色、断面质地、断面颜色及气味有明显不同;b.显微横切片的主要区别为:维管束个数及导管个数明显不同;c.显微粉末主要区别为:粉末颜色、表皮细胞颜色、导管种类及大小有明显区别。结论银莲花属6种植物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有明显区别,为鉴别银莲花属植物,开发药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李树根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使用常规的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粉末中可见草酸钙方晶和簇晶,方晶众多且较大;导管为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或无色;纤维众多,成束,偶见晶鞘纤维。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李树根皮的生药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列当Orobanche caerulescens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列当的性状,茎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结果 列当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外韧型维管束呈深波状环列;木质部细胞全部木化;具较发达的木纤维和明显的髓射线.粉末中可见花粉粒、非腺毛、网纹细胞、淀粉粒、纤维及导管.结论 列当的以上特征可为鉴别其真伪及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 。)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与药材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组织与粉末鉴定中可见纤维、导管、分泌物块、薄壁细胞、石细胞、厚角细胞、油管、非腺毛、淀粉粒;β-谷甾醇、黄酮苷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该显微与薄层鉴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羊红膻药材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沈阳与新疆2个产地的紫花苜蓿地上部分进行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及薄层鉴别方法。结果2个产地药材生药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显微、理化及薄层鉴别特征可为紫花苜蓿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细胞是植物组织中一种次生的厚壁组织,在中药材中分布极为广泛,如《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载植物药361味,其中含有石细胞者达146种,约占40.4%。石细胞存在部位、色泽、形态、大小及某种、某属、某科植物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组织中的有无,都是药用植物分类和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很早就得到植物学家及生药学家的肯定和重视。陈俊华对石细胞在药材鉴定中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中药显微鉴别中,石细胞作鉴别特征是较可靠的[门。若将不同中药材中石细胞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根据中药材组织中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乌药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乌药药材中去甲异波尔定和乌药醚内酯的含量。结果检测了17批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的乌药药材。结论湖南产的乌药样品中去甲异波尔定含量明显高于浙江和江西产的乌药样品,3个地区乌药药材的乌药醚内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益桑缩尿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桑缩尿片中的益智、乌药、山药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益智仁、乌药、山药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鉴别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胜好且简便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乌药及其炮制品不同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痛模型和痛经模型,观察不同剂量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和不同剂量醋制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醋酸致痛模型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乌药和醋制乌药水提、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痛经模型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醋制乌药水提和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结论 乌药、醋制乌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具有镇痛作用,醋制乌药的镇痛作用优于乌药。  相似文献   

14.
乌药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乌药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乌药提取液以生药4,2,1 g·kg-1连续灌胃给予小鼠30 d,测定给药后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对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抗体生成细胞数;以生药2,1,0.5 g·kg-1灌胃给予高脂饲料致实验性脂肪肝的SD大鼠,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药4和2 g·kg-1均能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和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抗体生成细胞数;4和1 g·kg-1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乌药2 g·kg-1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LDL-C、ALT、AST水平,1 g·kg-1能显著降低血清TC、AST水平。结论 乌药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对大鼠因喂饲高脂饲料致实验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降脂和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缩泉丸配伍的机制,确定各味药物在方中的作用。方法对缩泉丸进行全拆方研究,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缩泉丸全方组、益智仁组、乌药组、山药组、益智仁+乌药组、益智仁+山药组、乌药+山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用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给药后各组用尿动力仪检测膀胱功能,用ELISA法测定与尿液生成相关的水通道蛋白AQP2、神经内分泌激素ALD和ADH的含量。结果缩泉丸全方对模型大鼠尿液生成相关的AQP2、ADH、ALD含量及尿液储存排泄相关的BLPP、ALPP、BC及MVP、PVR、EV都有显著影响(P<0.01),且与各拆方组比较作用最强。单味药比较益智仁作用最强,能提高模型大鼠尿中AQP2含量、升高血清中ALD含量,提高衰老膀胱BLPP、ALPP、MVP、PVR、EV(P<0.01~0.05);乌药对尿液生成方面作用显著,能升高模型大鼠尿中AQP2、血清中ADH含量,能升高衰老膀胱BLPP、MVP、PVR、EV(P<0.01~0.05),与益智仁配伍后增效,能显著增高模型大鼠尿中AQP2含量(P<0.01);山药能显著改善衰老膀胱功能,对模型大鼠BLPP、ALPP、MVP、PVR、EV升高有显著作用(P<0.01),与乌药配伍后药效显著增强,对所测指标均有显著作用(P<0.01~0.05)。结论研究结果与缩泉丸"益智仁为君,乌药为臣,山药为佐"的传统配伍诠释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磨汤咀嚼片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木香、乌药、槟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柚皮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为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乌药、云木香、枳壳、槟榔中药饮片中提取可用于RAPD扩增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粗提基因组DNA,部分基因组DNA再进一步用试剂盒纯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RAPD扩增效果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饮片基因组DNA纯化后,以随机引物S28进行PCR扩增获得谱带更丰富、条带更清晰的RAPD条带。结论本文所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可适合多数中药饮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并可进一步用于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订通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柴胡、苦参碱、大黄、乌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简单;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黄芩苷进样量在89.12~1 336.8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3%,RSD为1.78%(n=9)。结论所采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通淋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罗定强  樊宝娟 《安徽医药》2009,13(10):1183-1184
目的改进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方法三批样品分别制片10张,显微特征检出率大于40%。结果金银花的花粉粒、连翘的内果皮纤维、玄参的长方形石细胞、黄芩的韧皮纤维、菊花的花粉粒、僵蚕的菌丝体、蝉蜕的几丁质皮壳碎片显微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改进后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能够更好的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前胡及其伪品的快速鉴别模型。方法 收集6个主产地前胡(54批)和7种常见伪品(35批)共89批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图,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前胡及其伪品的鉴别模型。结果 优选的模型参数:光谱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一阶求导+Norri导数平滑滤波,光谱波段为6 800~5 700 cm-1,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主成分数为14。验证集的鉴别结果表明真伪鉴别模型的正确识别率为100%。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简便、快速,能够正确鉴别前胡药材及其伪品,为前胡药材的快速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