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数量对预测口腔癌风险指数准确性的影响,为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检查刷取样本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口腔白斑患者、口腔癌患者各12例,正常对照组12例,刷取病损或正常部位口腔黏膜脱落细胞,Feulgen染色,获取DNA指数,随机抽取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个细胞,每例样本重复随机抽取7次,分别计算口腔癌风险指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各组口腔癌风险指数均在0.1附近,无统计学差异。口腔白斑组中,有8例样本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结果没有影响,4例样本出现轻度影响。12例样本中500~8000个细胞数各组的口腔癌风险指数与10000个细胞数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口腔癌组中,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影响较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其中4000、6000及8000个细胞数组口腔癌风险指数与变异系数10000个细胞数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腔白斑伴异常增生样本,脱落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有一定影响。对于口腔癌样本,至少需要刷取4000个脱落细胞才能获得准确的口腔癌风险指数。  相似文献   

2.
口腔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早期发现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对于口腔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口腔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粘膜脱落细胞的形态学与微核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的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微核计数的临床意义,评价脱落细胞学在追踪观察白斑及其在癌变早期诊断上的实用价值。方法:对26例白斑和18例鳞癌患者的口腔粘膜脱落细胞涂片:①进行巴氏染色,分析细胞学角化分型、细胞学巴氏分级与病变性质的关系;②计数微核细胞率,分析细胞学巴氏分级与微核计数的联系。结果:上皮单纯增生的白斑均为混合角化,鳞癌多为不全角化。白斑和鳞癌,上皮单纯增生的白斑和鳞癌之间细胞学角化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中,63.64%为巴氏Ⅱ级,而上皮单纯增生的白斑中,6.67%为巴氏Ⅱ级。白斑和鳞癌的细胞学诊断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巴氏分级的患者,病损处微核细胞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脱落细胞涂片出现不全角化的病例发生癌变或癌前病变的可能性较。白斑患者脱落细胞涂片中一旦发现细胞学上异形的细胞,就要考虑其组f学上异常增生的可能。微核计数变化的出现早于细胞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口腔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癌是第6位常见的癌症,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在50%左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但当患者出现如疼痛、出血、溃疡、肿块、影响语言或吞咽疼痛等临床症状时,肿瘤可能已经出现了浸润和转移。因此,如何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筛选出口腔癌高危人群,实现早期诊断,是所有临床医师努力的目标。临床上除了常规的检查口腔病变(包括由口腔科医师、耳鼻咽喉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检查)外,口腔组织的活体染色、光谱分析和刷取活检等手段有望实现口腔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Feuglen染色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27口腔白斑患者和鳞癌患者的口腔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了10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白斑患者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微核细胞率也增高,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证明该指标可反映口腔白斑的病变程度,可作为癌变早期的观察指标和反映口腔白斑癌变危险性大小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孙正  李宁 《北京口腔医学》1998,6(4):141-142
本研究采用Feuglen染色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27口服白斑患者和鳞癌患者的口腔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了10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白斑患者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明显于正常人,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微核细胞率也增高,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证明该指标可反映口腔白斑的病变程度,可作为癌变早期的观察指标和反映口腔白斑癌变危性大小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甲苯胺蓝即被用于检测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它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可以与细胞的DNA和RNA相结合 ,因此其着色的程度可以反映细胞内DNA和RNA的含量 ,间接反映细胞的增生情况。以甲苯胺蓝为主要成分的奥泰(Oratest)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的药品级口腔癌试剂 ,它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待进一步评价。本研究通过比较其染色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及方法1.1 对象选择本院门诊因患口腔溃疡型病变就诊患者共 40例。患者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9岁 ,平均 60 .2…  相似文献   

8.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评估粘膜病损的重要手段,被用于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近年来,随着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和计算机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等的发展,使得粘膜脱落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癌前病变和癌症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以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本文就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口腔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正常人口腔粘膜中染色体损伤发生的情况,探讨不同部位细胞微核数的差异。方法:对90例正常口腔粘膜颊部,舌背,舌腹3个部位进行了脱落细胞微核计数的分析,并判定微核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口腔膜颊部细胞微核数大于舌背,舌腹细胞微核数(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PK<0.01),非吸烟组细胞微核数远远低于吸烟组(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量和吸烟年数同微核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颊粘膜受到的各种理化刺激因素的作用较舌腹粘膜更直接,烟草刺激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一患病家系中选8位白色海绵痣患者,取右平价颊粘膜典型病损处脱落细胞作光镜与透射电镜分析,涂片显示堆积于粘膜表面之白色损害系大量不全角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突较多,胞浆内含嗜伊红致密团块,与组织切片中主要特征相似,电镜下表现以细胞内张力细丝成分显著增多为主,膜被颗粒及细胞间镶嵌结构明显增多,提示患处上皮角化活跃但正常脱屑过程受阻。  相似文献   

11.
Oral Diseases (2012) 18, 786-792 Objectiv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has increased enormousl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troversy regarding whether radiofrequency (RF) fields exert effects upon biological systems is a concern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 evaluation is made of DNA damage and cytokinetic defects,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and cell death because of RF radiation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 in healthy young users. Study design: This cohort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50 Caucasian mobile phone users. We collected two cell samples from each subject (a total of 100 cell samp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right and left cheek mucosa, respectively. Case histories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were assessed, including age, gender, body height and weight, history of cancer,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exposure to chemical carcinogens or radiation, and dietary habits. Sampling comprised cell collection from both cheeks with a cytobrush, centrifugation, slide preparation, fixation, and staining, followed by fluorescent microscopic analysis. A total of 2000 exfoliated cells were screened for nuclear abnormalities, especially micronucleus. Result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recorded in relation to age, gender, body mass index, or smoking status.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vs the control area according to the side of the face on which the mobile phone was placed, and in relation to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years) to mobile phone radiation in the total 100 samples, yield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s: No genotoxic effects because of RF exposure were observed in relation to any of the stud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口腔白斑癌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白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水平,探讨EGFR与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相关性。方法口腔白斑患者根据手术切除后有无存在癌变分成癌变组和未癌变组,癌变组19例,未癌变组31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白斑标本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癌变组的口腔白斑与未癌变组EGFR阳性率分别为73.6%和41.9%,癌变组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未癌变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EGFR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癌变存在相关性,EGFR可以作为判断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乳牙牙髓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干细胞,提取自脱落的乳牙,易获取、无创伤,符合伦理要求,同时具有强增殖能力及多分化潜能;其低免疫原性的特点使得移植后宿主无发生免疫反应或排斥反应的风险,也不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这些特性使乳牙牙髓干细胞成为再生医学中细胞治疗所需的理想种子细胞之一.文章就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  相似文献   

14.
从一患病家系中选8位白色海绵痣患者,取有颊粘膜典型病损处脱落细胞作光镜与透射电镜分析。涂片显示堆积于粘膜表面之白色损害系大量不全角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突较多、胞浆内含嗜伊红致密团块,与组织切片中主要特征相似。电镜下表现以细胞内张力细丝成分显著增多为主,膜被颗粒及细胞间镶嵌结构明显增多。提示患处上皮角化活跃但正常脱屑过程受阻。  相似文献   

15.
低龄儿童龋(ECC)的发生发展不仅仅是某几种特定致龋菌作用的结果,而是与整个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在健康的生理状况下,口腔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共同维系宿主的健康;若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口腔内某些健康的微生物将转变成致病微生物,导致龋病、牙周病和黏膜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个体与个体之间,同一个体唾液和牙菌斑之间,微生物种群明显不同。无龋儿童的细菌多样性和复杂性高于重症低龄龋(SECC)儿童,而SECC儿童在龋发生前微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即龋病可能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相关。ECC儿童在治疗前后,其微生物群落构成会发生明显改变。益生菌可抑制致龋菌的活性,降低患龋率。了解口腔微生物菌群组的结构和组成,建立不同患龋风险儿童的微生物图谱,控制与管理儿童口腔微生态,ECC的防治将会呈现出一片曙光。  相似文献   

16.
��ǻ��ƽ̦޺�����о���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WHO将其列入潜在恶性病变(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的范畴。有关OLP癌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癌变危险性预测、癌变机制、化学预防等方面,而对其是否癌变近年产生疑问和争议。本文就OLP癌变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早期发现龋损病变并进行及时正确地干预可以逆转龋病的进程,最大限度地保存牙齿,减少创伤性治疗;因此,龋病的早期准确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检测龋病的方法无法客观、有效地检测早期龋,更不能对龋损进程进行定量监测,这就往往使患者丧失了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迫切需要安全、准确、可量化的技术来检测早期龋并对治疗干预措施进行监控。近年已开发出一系列检测早期龋的无创、定量检测新技术,本文就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用于检测早期光滑面釉质龋、早期牙骨质龋、早期窝沟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癌变的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经临床初诊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4例OLP癌变患者,从临床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便于观察,均选择位于颊黏膜的患者,在PVP诱导化疗21d后选择根治性手术。结果: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75.00%,局部复发11例(17.18%)。结论:探讨OLP癌变的诊断标准,解决了Krutchkoff等提出的不同意OLP癌变的3点质疑;OLP癌变治疗的重点在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是牙源性干细胞的一种,属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理想的干细胞来源,SHED在干细胞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SHED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干细胞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SHED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发挥的多向分化潜能、细胞分泌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此外,本文还介绍了SHED在各系统、器官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重点阐述了用SHED进行干细胞移植在牙髓—牙本质再生、颌骨再生、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免疫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豆黄素促进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成骨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分别用100、10和1μmol.L-1的大豆黄素培养基进行培养,以普通培养基作为对照,于3、6、9 d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于7、14、21 d检测其骨钙蛋白(OC)的质量,以RT-PCR检测其3、6、9 d的核心结合因子(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 SHED经大豆黄素干预培养3 d,10μmol.L-1的大豆黄素显著提高了细胞内AKP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培养6~9 d,3个浓度的大豆黄素均显著提高了AK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中高浓度(10和100μmol.L-1)的大豆黄素可在成骨分化的中期(14 d)显著提高SHED内OC的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21 d时各浓度的大豆黄素均可促进OC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01)。SHED培养3 d,10和100μmol.L-1大豆黄素明显上调其cbf-α1 mRNA的表达,1μmol.L-1的大豆黄素部分上调了cbf-α1mRNA的表达;在第6和9天,1、10和100μmol.L-1的大豆黄素均促进了cbf-α1 mRNA的表达,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呈阴性。结论大豆黄素可促进SHED向成骨方向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bf-α1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