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检测ESAT-6多肽刺激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细胞中CD4+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及多功能CD4+T细胞频率,了解ESAT-6特异性CD4+T细胞在结核局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细胞(PFCs),ESAT-6混合多肽刺激后检测CD4+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亚群、多功能性CD4+T细胞频率及细胞因子平均荧光强度.结果:BCG、ESAT-6混合多肽和ESAT-6组蛋白刺激PFCs后,主要是CD4+T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而CD8+T细胞几乎不产生细胞因子.进一步分析ESAT-6混合多肽刺激PFCs后Th1细胞的亚群组成,依据细胞因子分泌的类型及数量,该特异性Th1细胞可以分为7个不同亚群,且各亚群所占比例不同,其中多功能性T细胞亚群(同时分泌IFN-γ、IL-2和TNF-α)比例较高.细胞因子荧光强度分析表明,依据细胞因子分泌类型的增加,单个细胞水平上不同Th1亚群中各细胞因子表达的量也逐渐增加,即3+>2+>1+细胞.结论:ESAT-6混合多肽刺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细胞后,主要诱导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且Th1亚群中包含多功能性CD4+T细胞,该细胞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泌细胞因子的类型和数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亚群.可能在结核局部感染中发挥关键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液中CD3+ T、CD3+ CD4+ T、CD3+ CD8+ T细胞和CD4+/CD8+比值及细胞因子表达。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胸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3+ CD4+、CD3+ CD8+和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胸液上清中IFN-γ、IL-2和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和CD3+ CD8+ T细胞Th1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产生。结果:与外周血相比,胸液细胞CD3+ CD4+ T和CD3+ 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ELISA结果表明,胸液上清中存在大量Th1型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IL-2、TNF-α和IFN-γ主要由CD3+ CD4+ T细胞产生,而CD3+CD8+T细胞较少或不分泌细胞因子。结论:结核病人胸液中CD3+和CD3+ CD4+ T细胞比例增加,胸液中存在大量Th1细胞因子,且主要来源于CD3+ CD4+ T细胞亚群,可能在抗结核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全球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深入解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应答特征是研发和评价有效的结核疫苗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Th1、Th17和Th22细胞免疫应答为切人点,检测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活化后的Th1、Th17和Th22型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和正常人群相比,结核病患者的T细胞在非特异性刺激下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高于健康人,即分泌IFN-γ和TNF-α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IL-17型应答能力则低于健康人群;经M.tb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刺激后,活动期肺结核病患者分泌IFN-γ的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而分泌TNF-α的T细胞的比例与健康人相比却显著下降,分析Th1型与Th17型细胞之比显示结核病患者要高于健康人,而Th22型细胞应答在活动期结核病患者中的水平和正常人群相近。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Th1型和Th17型细胞和正常人相比存在应答失衡,这一比例失调有望为评价结核疫苗效果和抗结核免疫应答的免疫学特征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动期肺结核病人和结核分枝杆菌ElISpot阳性健康体检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ESAT-6,CFP-10)刺激后Th1、Th2、Th17和Treg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24例初治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25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ESAT-6,CFP-10肽库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IL-10、IL-17、TGF-β的表达。结果 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17反应低下,而IFN-γ、TNF-α、IL-6、IL-10和TGF-β均因刺激而升高,但只有IFN-γ和TNF-α的水平在2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P=0.006)。结论Th1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免疫病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型辅助T(Th1)细胞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及多功能T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2基因敲除(NOD2~(-/-))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NOD2~(-/-)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气管分别滴入MTB减毒株H37Ra建立肺部感染模型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4周后,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评分;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多功能CD4~+ T/CD8~+ T细胞的比例。结果 NOD2~(-/-)小鼠感染H37Ra后肺组织炎症加重,肺组织TNF-α和IFN-γ含量增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种小鼠感染后, CD4~+/CD8~+T细胞中TNF-α~+、 IFN-γ~+单阳性细胞及TNF-α~+IFN-γ~+细胞均显著增加;与C57BL/6小鼠感染组相比, NOD2~(-/-)小鼠感染组体内TNF-α~+ CD4~+ T细胞、 IFN-γ~+ CD4~+T细胞及IFN-γ~+ CD8~+ T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H37Ra可诱导NOD2~(-/-)小鼠的Th1细胞型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面受体CD244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8+T细胞中的功能.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244在CD3+ CD8+细胞中的表达;通过细胞内染色方法检测CD244与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表达的关系.结果 CD244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8+T细胞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03);复治肺结核患者的CD244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新发肺结核患者(P=0.0011);CD244-细胞表达IFN-γ比例显著高于CD244+细胞(P=0.0013);CD244-细胞表达TNF-α比例显著高于CD244+细胞(P =0.0016).结论 CD244抑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8+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7.
乔丹  陈慎  吴长有  王慧  李丽 《免疫学杂志》2011,(11):979-982,986
目的分析广州市0~14岁儿童卡介苗特异性Th1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88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静脉抗凝血,经BCG刺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FN-γ和TNF-α的细胞来源。结果 BCG刺激可显著诱导儿童外周血细胞产生IFN-γ(median=726.37 pg/ml),TNF-α(median=934.98 pg/ml)和IL-2(median=48.25 pg/ml)。与不刺激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n=288,P<0.001)。此外,IFN-γ的产生水平与年龄呈一定的正相关(r2=0.4069,P<0.05)。流式分析结果表明,BCG刺激可诱导CD4+T细胞和非CD4CD8细胞分泌IFN-γ或TNF-α,而不诱导CD8+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经BCG刺激后,分别有35.71%和39.29%的儿童CD4+T细胞能够产生IFN-γ和TNF-α。结论广州市0~14岁儿童外周血细胞经BCG刺激后,主要是由CD4+T细胞和非CD4CD8细胞产生Th1细胞因子,但是CD4+T细胞能够产生Th1细胞因子的儿童比例较低,这可能是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BCG刺激后,PPD+正常人外周血中细胞因子产生及其亚群.方法:分离PPD+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G刺激后检测CD4+和CD8+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并用八色流式细胞术分析BCG特异性T细胞亚群.结果:BCG刺激PBMC后,主要是CD4+T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而CD8+T细胞几乎不产生细胞因子.进一步分析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亚群,主要是CD4+CD45RO+ CD62L(-)CD27(-)和CD4+ CD45RO+ CD62L(-)CD27+分泌细胞因子.结论:BCG刺激PPD+正常人外周血PBMC后,主要诱导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且该细胞表现出CD4+CD45RO+ CD62L(-)效应型记忆细胞特征,可能在预防结核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细胞亚群[Th1、Th2、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及Th17细胞]在1型糖尿病(TIDM)患儿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新诊断TIDM患儿20例,同年龄对照组(Ctrl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r及Th17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Th1、Th2、Tr、Th17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ROR-γt、IFN-、IL-4、IL-10、IL-17A、CTLA-4、GITR等细胞因子和负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IFN-γ、IL-4、TGF-β、IL-6血浆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IDM患儿Th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Tr和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2)Th1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T-bet、IFN-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GATA-3、IL-4明显降低(P<0.01);Tr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负性调节因子IL-10、CTLA-4及GIT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及细胞因子IL-17A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TIDM患儿外周血IFN-γ浓度明显增高,IL-4明显降低,TGF-β、IL-6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TIDM患儿Th1/Th2失衡,加上Tr细胞抑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TIDM严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Galectin-9对活化的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获取野生型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利用MACS分选CD4+ na(i)ve T细胞,给予anti-CD3 (2.5 μg/ml)抗体、anti-CD28(5μg/ml)抗体和IL-2(100 ng/ml)刺激,培养3d.将活化的CD4+T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Galectin-9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利用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并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CD4+ CD69+T细胞、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并利用ELISA检测淋巴细胞分泌IFN-γ 、IL-4、IL-10、IL-12、IL-17A和TGF-β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T-bet、GATA-3和ROR-yt等T细胞分化调控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相比,Galectin-9组于2h时开始出现细胞形态改变,同时CD4+ CD69+T细胞、Th1和Th17细胞表达减少(P<0.05),但Th2细胞无明显变化;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IL-17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IL-4和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T-bet和ROR-γt的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 Galectin-9抑制活化CD4+T细胞的Th1和Th17型免疫应答,而对Th2型免疫应答无影响,免疫调节的机制可能与其在转录水平影响Th1和Th17特定转录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相应的荧光标记的抗体 ,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了正常无家族过敏史的 17例新生儿、 18例儿童及 10例成人外周血CD4+ 、CD8+ 细胞分泌IFN γ、IL 4的变化 ,结果显示产生IFN γ的CD4+ (Th1)和CD8+ (Tc1)细胞、产生IL 4的CD4+ (Th2 )细胞及同时产生IFN γ/IL 4的CD4+ (Th0 )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 (P <0 0 5 ) ,Th1/Th2比值也明显升高 (P <0 0 5 )。表明从新生儿期至成人Th1、Tc1、Th2、Th0有一个正常生理性增加过程 ,其中Th1、Tc1变化更为显著 ,可能与抗原暴露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and expression of T helper type 17 (Th17) cells and Th17 cytokines in human tuberculosis. We show that the basal proportion of interferon (IFN)-γ-, interleukin (IL)-17- and IL-22-expressing CD4(+) T cells and IL-22-expressing granul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atently infected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active tuberculosis patients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In contrast, CD4(+) T cells expressing IL-17, IL-22 and IFN-γ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llowing mycobacterial antigens stimulation in both latent and actively infected patients. Interestingly, proinflammatory IFN-γ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α were increased following antigen stimulation in latent infection. Similarly, IL-1β, IL-4, IL-8, IL-22 and TNF-α were increased in the serum of latently infected individuals, whereas IL-6 and TNF-α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ctively infected patients. Overall, we observed differential induction of IL-17-, IL-22- and IFN-γ-expressing CD4(+) T cells, IL-22-expressing granulocyte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irculation and following antigenic stimulation in latent and active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检测试剂盒和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84例肺结核患者(4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3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6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的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IL-2、IL-6、IL-10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且活动性结核组高于非活动性结核组(P<0.01或P<0.05)。血清IL-4与TNF-α水平肺结核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A法能快速、灵敏、多参数批量同步定量检测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的免疫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肠炎CD4+T细胞分泌和浸润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Th)转入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观察感染14 d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14 d 小鼠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免疫荧光法观察感染3、5、7、14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病理评分升高(5.41±0.53比2.12±0.69,P<0.05).感染组小鼠IL-4、TNF-α较无感染组明显增高,IFN-γ则明显减低(IL-4:10.70±4.85比1.00±1.07,TNF-α:6.54+2.88比1.00±0.48,IFN-γ:0.21±0.10比1.00±0.28,均P<0.05).各时间点感染组SCI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均比同时间点的无感染组明显增多,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强.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浸润、诱导Th2和抑制Th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佛波醇酯加离子霉素作为刺激剂,验证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本身并不存在分泌IL-2障碍;同时通过对脐血和成人外周 血的比较性研究,了解脐血CD4+CD25+ T细胞的成熟度。方法:以au toMACS从足月婴儿脐血(CB)和成人外周血(PB)分选CD4+CD25+和CD4+CD25-T细 胞,以PDB+ionomycin作为刺激剂,培养45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表达CD69和CD25水 平,并以Luminex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检测培养上清中7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经PDB+ionomycin刺激后,CB、PB的CD4+CD25+ 和CD4+CD25- T细胞均 发生增殖,但在培养 45 h 后CD4+CD25+ T细胞均出现细胞状态变差或死亡倾向。C B、PB 的CD4+CD25+ T细胞活化后CD25分子表达进一步上调,高于CD25-细胞活化后的CD25分 子密度。经PDB+ionomycin刺激后,PB CD4+CD25+和CD4+CD25- T细胞均分泌高水平 的IFN-γ、IL-2和TNF-α,但CD25+ 细胞分泌IL-5、IL-4和IL-10水平远远高于CD25-细 胞;CB CD4+CD25+和CD4+CD25- T细胞亦分泌高水平的IL-2和TNF-α,但IFN-γ水 平远远低于PB,基本不分泌IL-5、IL-4和IL-10。结论:CD4+CD25+ T细胞本身并不存在合成和分泌IL-2障碍,其可能具有与传统T细胞不同的T细胞受体信息转 导模式;脐血CD4+CD25+ T细胞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抗原肽(OVA)对初始CD4~+T细胞向Thl/Th2、初始CD8~+T细胞向Tc1/Tc2分化偏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列浓度TCR特异性抗原肽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联合培养,然后刺激小鼠初始CD4~+或CD8~+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同时用CFSE检测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低浓度抗原肽刺激初始CD4~+T向Th2、初始CD8~+T向Tc2分化;而高浓度抗原肽刺激初始CD4~+T向Th1、初始CD8~+T向Tc1分化.Th细胞比Tc细胞受影响程度要明显.结论 抗原肽在很大浓度范围内均可以刺激初始T细胞的活化,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分化方向从Th2、Tc2逐渐向Th1、Tc1倾斜.这一结论为动物实验中疫苗免疫剂量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极化偏移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初诊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Th1和Th2细胞的改变,探讨其在肺结核病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肝素抗凝全血,加RPMI1640培养液等体积混匀,依次加入1∶1 000稀释的PMA、1∶100稀释的Ion-omycin和1∶10稀释的Monensin,混匀后于37℃,5%CO2静置培养4小时或过夜。取100μl培养血细胞依次加入抗人CD3-Per-CP、CD8-APC、mIgG1-FITC、Rat IgG1-PE、IL-4-PE、IFN-γ-FITC抗体,按流式操作流程分别进行细胞膜和细胞浆内标记测定CD4+IL-4+(Th2)、CD4+IFN-γ+(Th1)两种细胞的水平。结果:初诊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h1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h2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粟粒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含量显著低于浸润性肺结核患者(P0.05),而Th2水平显著高于浸润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P0.05)。CD4+/CD3+T细胞比例在这三个病程中呈下降趋势,且粟粒型肺结核显著低于浸润性肺结核(P0.05)。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Th1、CD4+/CD3+显著低于无糖尿病肺结核患者(P0.05),Th2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15例重度肺结核患者经结核化疗与微卡治疗三个月后Th1、CD4+/C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Th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痰检或培养阳性与痰检阴性患者相比Th1、CD4+/CD3+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Th2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浸润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粟粒型肺结核、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对Th1、Th2细胞水平与CD4+/CD3+比例测定有助于临床病情的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细胞)的极化情况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 ,检测30例C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8-/IFN-γ+(Th1)、CD3+CD8-/IL4+(Th2)、CD3+CD8+/IFN-γ+(Tc1)和CD3+CD8+,IL-4+(Tc2)细胞比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A患者外周血中Thl细胞含量显著减少(P<0.01),Tc1细胞含量、Th1/Th2比值、Tc1/Tc2比值均减少(P<0.05);其中15例复发CA患者的Th1/Th2比值较正常对照显著减少(P<0.01),而Te1/Te2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患者外周血Th1和Tc1细胞数减少,而Th2和Tc2细胞相对占优势,复发的CA患者这种失衡更趋严重.CA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可能存在Th1→Th2、Tc1→Tc2方向的漂移,这种漂移可能是人乳头瘤病毒(HPV)不易被有效清除或CA反复发生的一种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