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自杀不存在法律责任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看了《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的有关法律问题及处理》一文后[1],对文中所提“一旦住院精神病人发生自杀等意外事件,应依照《办法》所规定的处理程序,调查精神病院医护人员有无过错,如果确实存在过错的,应依据《意见》第160条之规定承担过错责任,给予适当赔偿”的说法觉有不妥,特提出商讨。  住院时自杀是精神病院病人发生意外事件中比较特殊的类型。《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指的是“…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在精神病人肇事伤人时,伤害甲被鉴定是病态作案,不负刑事责任,而伤害乙却认为是有现实动机,被鉴定应负刑事责任,致使办案人员大惑不解,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中亦争论不休。个人认为应从《刑法》15条来寻求统一。《刑法》第15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编辑先生 :我国《刑法》第 1 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若一精神病人发生造成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 ,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 ,那么他的家属或监护人应负何种责任呢 ?请专家赐复 ,谢谢。青岛市 王一波答读者来信王一波医师 :精神病人发生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 ,经鉴定确认为实施危害行为时处无责任能力状态 ,因而相应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 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似文献   

4.
在精神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精神病院应对病人承担什么样的监护责任?对哪些事件不应负法律责任?在接受监护责任以前,精神病院拥有什么权利?这些与精神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精神医学问题很少被人关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1 医院的监护责任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律代理…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近年来,因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伤害而引起的医患纠纷渐多,现在就其中相关的法律问题谈谈看法。1 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是否有监护的责任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列明了监护人及其顺序,其中并无医院(或医生),可见,医院并非法定的监护人。但是,这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病人出走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精神病人因病情发作或其它原因而擅自离院出走 ,导致失踪或人身伤害 ,各地屡见不鲜。其亲属要求院方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对此类问题 ,医院应负什么责任 ,我国的法律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笔者发表个人拙见 ,以供同道参考。作者单位 :2 3 2 0 5 2 安徽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7.
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二级评定原则的再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读了《中华精神科杂志》第 34卷第 1期龙青青等所著“建议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二级”一文后 ,有以下体会。1 法律依据 :我国在 1997年颁布的《刑法》第 18条第三款中规定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能力 ,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条法律为将限定责任能力划分为二级提供了法律条文依据。如果将限定责任能力划分为大部分责任能力和小部分责任能力后 ,这二级所对应的量刑幅度分别是从轻和减轻。这样可使司法人员在量刑时更加精确。2 客观存在的疾病过程 :精神疾病发病时程度有轻有重 ,…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三条规定:"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鉴定人的法律责任.司法部颁布的《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05年)第二十一条规定:"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其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行为的司法鉴定人追偿."  相似文献   

9.
浅谈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群体,在发病期间是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意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在妄想支配下发生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杀害他人等意外事件,亦不负刑事责任,因而他们具有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度危险性.往往当精神病人出现发生意外事件的症兆时,其监护人或有关部门将其送往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或采取强制治疗的措施,因此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事件有在着某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责任能力及其评定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责任能力及其评定条件的探讨刘方启陈起江赵彩霞我国《刑法》(1997)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关于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后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也是区分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与精神病院的医疗纠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病人住院后由于病情发作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自杀、伤人、猝死等意外事件,因而可引发精神病院与住院病人的法律纠纷。对此,在医学界、法学界及社会各界各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自杀不负法律责任[1];有的认为精神病院与住院精神病人的法律关系属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2],而对在住院期中所发生的一切意外均应负责[3];也有的认为医院只应承担合同义务。医院承担的监护职责与一般所指的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有明显的区别[4,5]。2000年10月29日,浙江省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修订通过了  相似文献   

12.
女性精神病人非婚性行为鉴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精神病人有关性行为的司法鉴定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 鉴定分类作者单位 :10 0 0 88 北京安定医院司法鉴定科1 988年 7月 1 1日两高三部颁布的《关于精神病鉴定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被鉴定人是女性 ,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 ,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利遭到侵害时 ,对自身所受的侵害或严重后果缺乏实质性理解能力的 ,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 1 0余年来 ,国内大多省市都将女性精神病人的非婚性行为的鉴定称为性防卫能力鉴定。女性精神病人性行为的鉴定比较复杂 ,可按性质、情节的不同分类 :1我国刑法第 2 36条对强奸罪的定义和刑…  相似文献   

13.
住院精神病人伤亡事件相关法律责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自杀自残、受伤死亡或伤害他人等事件引发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精神病院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法律界与医学界专家学者对此已做了较多阐述[2~ 1 0 ] 。从法学的角度 ,我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人的意外伤害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精神病人受其精神症状影响经常会出现自伤、自杀、伤害他人等冲动行为 ,致使意外伤害发生频繁且后果多严重 ,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更是令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疲惫不堪。纵观近年来国内有关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问题的文章 ,数量虽多 ,但主要是围绕其法津责任方面进行的专题探讨 ,而对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发生相关因素以及国外学者就意外伤害法律责任的观点等问题的报道较少。故予以探讨。1 “意外”的界定医疗意外是指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 ,不是因为医疗过失 ,而是由于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及其他客观因素 ,造成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精…  相似文献   

15.
256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刑事凶杀案被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被鉴定为无责任能力和部份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为研究组,被鉴定为有完全责任能力的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研究组188例伤害对象306人,对照组68例伤害对象117人;两组被害人与被鉴定人之间亲疏程度相似;两组案发前有无仇怨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被害人的死、伤人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被害人与被鉴定人亲疏、熟悉程度越近越易受到伤害,不论被鉴定人是正常人还是精神病人均如此。精神病人较正常人于因有仇怨而凶杀明显较少,但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模式及攻击前有关体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具有相同诊断和症状的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可以大相径庭。遭遇同样事件的精神病患者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属于不同诊断、症状和病程时期的病人却可能做出同样伤人害己的事情。尽管许多文献资料表明,精神病人中攻击行为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近1倍(9%;4.6%),但是大多数精神病人对他人并不构成威胁。这些问题提示,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确定的,而是涉及多种因素活动的综合效应。为此,我们根据“事件一行为”线索,试图归纳出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描述模式,分析与该行为有关的情绪体验,以期对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有更深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是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是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是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是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是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住院精神病人对医务人员伤害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掌握精神病医院中医务人员受病人伤害的相关因素,最大限度的预防及减少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12例医务人员被攻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未造成伤害占25.58%,轻度躯体伤害占37.79%,严重躯体伤害占36.63%,结论:医务人员受精神病人攻击仍是常见的现象,多数与病人的病情及自知力有关,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住院精神病患者肇事行为的责任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住院精神病患者肇事引起的法律纠纷时有所闻,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精神病院应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行为所负的责任,这就给这类法律纠纷的解决带来了许多麻烦。一、精神病院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行为的责任和权利智力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因精神病丧失理智而不能妥善处理自己事务者,因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故对其人身安全、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应进行保护和监督,这种保护和监督就是监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法定监护人进行了明确规定,按照这种规定,精神病院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  相似文献   

20.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出现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甚至伤害自身危及社会,多被周围人歧视。入院时多被家人骗进或捆绑送进大门紧闭的的高墙深院,首先接触的是护理人员,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