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肾虚血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辰华 《中医研究》2007,20(3):9-10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90%以上,尤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由于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尚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痿证”范畴,大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疑难患者效果不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地归纳了作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作者以"脾主运化"论治消渴为基础,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属于消渴合并肌痹,此痹为消渴病痹证之肌痹。DPN晚期属于消渴合并筋痿,此痿为消渴病痿证之筋痿。并从脾主运化对其进行论治,临床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从脾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脾瘁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现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为基础,分析从脾瘁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脉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研究进展 ,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基点和主要病机所在 ,以祛瘀生新、活血化瘀治疗 ,用糖末宁治疗均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不可治愈性。蛋白酶体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生存期,但随着药物的应用和疾病进展,高达60%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影响了临床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甚至导致停药,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作者导师刘朝霞教授基于“肾虚血瘀”理论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自拟益肾活血方治疗和缓解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麻、凉、痛、痿四大特征。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肝有着密切关系,从肝论治DPN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其病机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DPN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从气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秉祥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5-996
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以气血理论为指导 ,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与脏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以补虚行气 ,化痰通瘀为治则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属于中医"血痹"范畴,依据血痹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上应用针灸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为消渴日久、内热伤阴耗气、阴虚、气虚、气阴两虚至阴阳俱损、肝肾亏虚.本文总结临床上以"以虚为本,瘀血为标"的理论为基础,辨证治疗,共分四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可归属于"痹证"、"痿证"、"不仁"等病,病位在肺、脾、肝、肾,病机关键是正虚邪中,虚实夹杂,我们临床采用三期辨证法治疗该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从气血论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周围神病变(DNP)是糖尿病三大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DNP虽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故诊治DNP,对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笔者运用中药补气,活血化瘀治疗30例DNP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符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5~72岁,平均48.6岁;糖尿病病程5~25年,平均10.8年,空腹血糖9.1~15.7mmol/L,平均12.1mmol/L,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15年,平均7.8年,主要临床表现均在糖尿病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爱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402-14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约占20%~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肢体麻木疼痛、动运障碍、肌肉萎缩,甚  相似文献   

14.
从脾论治消渴及消渴之并发症血痹脱疽,首先在标本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从脾之生理功能出发,以运化生化之功能论治其气阴本虚,以提升统摄之功能论治其瘀血标实;其次,从脾之生理特性出发,"脾主四肢,在体合肉",肢体末端、关于肉的病变,自当责之于脾;接着在"脏-腑-经-皮"的内外观念下,可以看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部位与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整体论的观念下,探讨脾与肺、肾、胰的关系,认为"消虽分三部,皆与脾关"。总之,"脾虚致消"为糖尿病之根,而"脾虚致瘀"为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之根。从脾论治糖尿病及下肢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络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雷 《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1):38-3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称DPN)为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以患肢疼痛、麻木、灼热、发凉、感觉减退为特征.笔者通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从络病论治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个人临床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张兰教授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的特点,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DPN的发病与叶天士提出的络损学说相符合,DPN时的神经损伤应归属于络损范畴。并且认为DPN时即有因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损害,又有因神经营养因子减少、Na+-K+-ATP酶活性下降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升高所致的神经组织结构的损伤,这些可能是"瘀血络损"这一中医学说提出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实验证明瘀血与络损又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从络损学说来认识DPN的发病,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丰富和发展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PN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阳虚则气血凝滞,经络阻滞,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则易引发多种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提出从阳虚角度论治此病,并将相关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此文整理了从阳虚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理论和临床经验,以期为治疗此病提供新思想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叶天士辛润通络法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络脉的论述,始于《内经》,发展于张仲景,成熟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全面系统总结络病治疗的辨证特色和用药规律,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应用叶天士提出的“辛润通络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DPN是糖尿病日久、久病入络所致,肝肾阴虚、络气虚滞、脉络瘀阻、经脉失养为其主要病机,络虚与络瘀并存是本病的特征,治疗当以通补为宜,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