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θ�����������󸴷������ν�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术后复发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个复杂问题,早期诊断尚无令人满意的方法,加之首次手术的影响及多数病人都已接受过辅助治疗等,给复发后的再次治疗增加了难度。因为“复发”定义并非限于局部复发,因而关于此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文献报道较多,作者在此主要对胃癌和大肠癌术后复发诊治方面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解放军第91医院(山东,272000)牛强综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200433)华积德审校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s,PRT),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并需除外胰、肾...  相似文献   

3.
�󳦰������ν�չ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大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在西方国家大肠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上升。从恶性肿瘤的死亡顺序来看 ,大肠癌为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 4~ 6位。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根治术后 5年生存率为 5 0 %上下。以外科手术为主 ,辅以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仍然是当前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1 大肠癌的诊断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早期发现密切相关。对高危人群进行系统的筛查 ,早期发现大肠癌十分重要。在美国 ,通过对高危人群的大便潜血、肛门…  相似文献   

4.
��ŧ�׵����ν�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依据近 5年相关文献的查新结果 ,过去 2 0年里 ,我国地市级医院年平均收治肝脓肿 (liverabscess,LA ) 8~ 12例[1~ 4] ,其中细菌性LA与阿米巴性LA之比约为 8:1[1 ] ,个别医院报道为 3 :1[5] 。在英国 ,Mohsen等[6] 报道年平均收治 16岁以上LA 7例 ,其中细菌性LA与阿米巴性LA之比约为 16:1。随着近年来对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许多新技术的开展 ,肝脓肿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显著降低。Hashimoto等[7] 报道病死率已由原来的 …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指原发于甲状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PT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6%~5.0%,在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1]。根据欧美淋巴瘤分型修订方案(REAL分型)及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将PTL进行区分,每类病理组织亚型  相似文献   

6.
�������ʹ����������ν�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韧带样瘤来源于深部结缔组织主要是肌肉内结缔组织及其被覆的筋膜或腱膜的单克隆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其中腹壁外来源的就称为腹壁外韧带样瘤。1923年由Nichols首次报道命名。本病在形态上表现良性,但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呈侵袭性生长、易复发,但无转移。故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非转移性纤维肉瘤、腹壁外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7.
���ۺ���������ν�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疾病 ,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眼和神经系统。有典型和隐性之分 ,累及上述 4个系统者为典型 ,仅累及心血管系统者为隐性。心血管系统异常者占 4 0 %~ 6 0 % ,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外科手术是目前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1 ] 。1 临床诊断与治疗1.1 临床表现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心慌、气短 ,以左心衰竭症状为主。体征以主动脉瓣膜区舒张期杂音和脉压差增宽为主 ,此外某些病人主动脉瓣膜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部分病人可出…  相似文献   

8.
�Ŵ��Է�Ϣ�ⲡ�Դ󳦰������ν�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大肠癌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美国大肠癌的发生率在46 /10万,国内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大肠癌的发生率在 30 /10万,因此大肠癌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导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大肠癌研究是肿瘤研究的热点课题,对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处理和预防的研究已取得重要的进展。遗传性大肠癌是指有家族史或家族遗传倾向的结直肠癌。有学者估算,遗传性大肠癌约占大肠癌总数的 20%。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有两类,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与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0-2000年经手术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69.7%患者以腹中,腰部肿块和/或腹痛就诊,术前确诊率为52.6%。获得随访62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61.3%,姑息切除及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1.3%,37%,复发率分别为15.4%,60%。16例术后复发,其中9例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 早期诊断,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生存率的三个环节,复发者再次手术仍可获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1955-1997年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34例,就其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国腹痛及腹块,腹块并有压痛者多的恶性,〈20岁及〉60岁发病者恶性多见,平均病程20.4个月,〈1年者多为恶性。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术前确诊率为41.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48.5%,70.2%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结果 术前确诊率为57.3%,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60.0%和84.0%,恶性肿瘤57例,占76.0%;良性肿瘤18例,占24.0%,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肿瘤完整切除42例(56.0%)。姑息性切除23例(30.7%),活检10例(13.3%。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术前准备后尽早手术,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有望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С����Ѫ�Լ����IJ������ν�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出血性疾病是指以慢性、间歇性便血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包括血管畸形、良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及其他少见疾病等。发生率约占同期消化系统疾病的0.3%~5.0%,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的主要原因。由于发病率低、症状隐匿及小肠本身解剖特点的限制,临床上漏诊、误诊、误治的比率较高。因此,这方面的诊治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2年7月经手术治疗11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5例(良性48例,恶性肿瘤47例);姑息性切除术15例;肿瘤探查和活检6例。4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1、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0.9%和23.4%;姑息性切除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0.0%和6.7%。结论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ԭ���Ը�Ĥ����������ϲ��Ժ����ƶ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程序、各项检查方法的价值以及治疗对策。方法1985-2000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3例,就其诊断方法、检查手段、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及腹部隐痛为主,检查手段主要为B超、CT、核碰共振(MRI)、腹部平片、胃肠及泌尿系造影。良性肿瘤17例(26.7%),恶性肿瘤46例(73.3%)。肿瘤全切除4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3例。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在诊断上应解决三个问题:肿瘤定位、肿瘤定性及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诊断价值MRI>CT>B超;术前均应考虑联合脏器切除的可能,是否完整切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但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不应强求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Yuan 《实用外科杂志》1991,11(6):325-326
  相似文献   

16.
���Ӷ�ԭ���Ը�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其位置深在 ,难以早期发现 ,因此诊断有一定困难 ,一旦确诊 ,往往肿瘤已较大 ,同时由于肿瘤常累及腹膜后血管、神经及脏器 ,如肾脏 ,输尿管等 ,致使手术难度增大 ,因而长期以来切除率较低。近年由于影像学的发展 ,手术技术特别是血管外科技术的提高 ,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 ,已使腹膜后肿瘤的切除率有较大提高。统计我院 1990~ 1999年间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 197例 ,其中行全切除 15 4例 ,占78 2 % [1] 。同时由于腹膜后肿瘤多数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 ] 。因此 …  相似文献   

17.
曹路宁  郑泽霖 《普外临床》1992,7(3):187-189,F004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 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原发于腹膜后潜在间隙内的肿瘤,该病发病率低,国外报道占全身肿瘤的0.07%~0.2%。由于组织学类型繁多,部位深在,缺乏特异临床表现,且肿瘤常较大并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我们总结了1989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28例PRT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13~72岁,平均40岁。病程1个月~8年。腹盆腔可扪及肿块20例,腹痛15例,腹胀8例,腰痛9例,其他症状包括发热、消瘦、大小便困难、贫血、恶心呕吐、下肢浮肿等。病理类型:良性肿瘤: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9.
ԭ���Ը�Ĥ�����������β���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 ,PRT)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 ,组织来源包括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组织、神经、淋巴组织和胚胎残留组织 ,但传统上不包括胰腺、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和腹膜后的大血管。PRT临床上比较少见 ,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 0 0 7%~ 0 2 % [1] ,及全部恶性肿瘤的 0 5 %以下。由于腹膜后间隙容量很大 ,故在起病早期症状隐匿 ,出现症状时肿瘤往往已经体积很大 ,并侵犯周围器官 ,不易完整切除 ,术后复发比较常见 ,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 ,提高对原…  相似文献   

20.
��λ���ܰ����ν�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位胆管癌发病率占所有胆管癌的2/3[1]。高位胆管癌的整体预后相对较差,在治疗方面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实践证明,高位胆管癌外科治疗的方向,目前依然是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根治性手术切除。本文主要探讨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1高位胆管癌临床诊断评价高位胆管癌的临床诊断评价标准主要有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TNM分期和Bismuth-Corlette分型。前者主要是基于病理标准,临床指导手术的意义不大;后者是基于肿瘤在肝门的位置和累及胆管的程度从解剖角度对其进行分类:Ⅰ型肿瘤阻塞了左右肝管交界处,但是肿瘤生长未达到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