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患者滞留情况,为缓解急诊患者滞留难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1月-12月急诊科患者滞留情况和滞留原因。结果 2022年1月-12月该院共有949人次急诊患者滞留超过24 h。急诊患者滞留排名前5的内科科室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排名前5的外科科室是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内科科室滞留人数明显多于外科科室;滞留原因主要为:医院重症监护床位设置不足,多学科会诊不及时和急诊患者病情特殊等。结论 医院应建立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医学管理体系,以解决急诊患者滞留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化管理机制改善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机制,保证急诊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及时转出,缩短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增加急诊科效益。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抢救室进行现场调研,从多维度观测急诊抢救室滞留情况,分析滞留对急诊科损益的影响。结果:夜间就诊滞留时间长,夜间转住院通道不畅。科室病房未预留充足急诊床位导致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时间过长。结论:通过建立急诊重症病人转科信息化管理机制,缩短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时间,打破病区专科划分的现状,增加了床位使用的灵活度,有益于急诊科增加管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于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卫生部有明确的规定。但遗憾的是,规定虽然明确,却没有很好的贯彻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医院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改善急诊软硬件建设,完善床位调配机制和科室层面加强急诊专科化医护队伍的培养,加快急危重症患者在科内的周转,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和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等对策,有效地改善了急诊室危重患者滞留问题,确保了急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急诊观察室病人特点强化急诊特色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对延边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索其就诊规律,为强化急诊特色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我院是所在地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市2县患者的诊疗工作。急诊科独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影响严重创伤(ISS评分≥16)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因素,并对其与预后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以513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ISS评分、神智情况、创伤类型、有无气管插管、是否抗休克、入急诊室时间、主持抢救医师资质、急诊滞留时间和死亡率等数据。结果:影响急诊滞留时间的因素主要为ISS评分、气管插管、创伤类型、入急诊室时间、神智情况。创伤越严重,急诊滞留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急诊滞留时间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创伤程度是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急诊滞留时间长短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优化的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1年起将急诊诊疗流程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比较2011年与2010年两阶段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011年我院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高,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11年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急诊诊疗流程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谈急诊留观病人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急诊科的留观病人随机性大,病人多时管理较困难,今结合我院急诊科的组建经验和笔者在急诊科的工作体会,探讨一下急诊留观病人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并对其护理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对多次急诊病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确评价和认识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积极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风险发生率。结论专业护士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急救、治疗等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缝隙干预措施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干预效果,降低急诊留观患者的感染率。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4年1-12月180例在急诊抢救转留观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则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无缝隙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疗效、干预质量和干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4%,滞留时间更短;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基础干预、急救药品、消毒隔离、急诊科管理、干预规章制度的执行5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干预工作总满意率为94.44%,对照组为7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无缝隙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滞留时间,提高患者的干预疗效、干预质量和干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诊分拣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诊分拣是否及时、准确,不仅涉及病人能否得到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也直接反映了急诊科的管理和护士的业务能力。本文就急诊分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1 资料来源与分析 收集我院急诊科1990年8月至2000年7月急诊挂号登记分拣病人共30219人次,其中包括急诊和非急诊病人两部分。分拣急诊患者23121人次,占总人数的76.51%,与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临时观察室患者滞留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解决急诊室拥挤问题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临时观察室所有出观患者基本信息,根据留观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留观时间≤ 7 d,B组患者留观时间> 7 d;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来源、疾病分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转归等情况;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留观时间的影响因素,总结留观患者长期滞留的原因。
  结果  研究期间,出观患者共2 211例,年龄10~101岁,平均(67.81±18.87)岁,留观时间1~2 002 d,平均M(P25,P75)为2.5(1,9)d,急诊临观滞留时间≥ 72 h共计1 076例(占48.67%)。≥ 60岁患者平均留观时间多于 < 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出观患者中,病情缓解、出观离院1 183例,收入病房806例,转回抢救室97例,死亡125例。不同出观结局患者留观时间不同,收入病房患者留观时间最短,死亡患者留观时间最长(P < 0.01)。A组出观患者以神经系统疾病最多,B组出观患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每增加一岁,留观时间 > 7 d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293倍;以死亡患者为对照,缓解出院患者留观时间 > 7 d的可能性是其0.301倍,收入病房患者留观时间 > 7 d的可能性是其0.026倍,转送抢救室患者留观时间 > 7 d的可能性是其0.183倍。以来自诊室为对照,来自抢救室的患者留观时间 > 7 d的可能性是前者的0.754倍。
  结论  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与患者年龄、疾病危重性、分类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过长可导致急诊室拥挤,影响急诊资源的有效利用,应通过调整国家卫生政策、加强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引导患者理性就医,改善公立三甲医院急诊室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本项目组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对该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流程"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描述该医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诊疗流程"和"急诊诊疗流程",并对这两个流程的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法对急诊危重患者所接收的医院护理服务进行追踪调查,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统计实施追踪法前后急诊科室投诉情况发生率和,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追踪法进行分析和评价,迅速找到了原因;改进方案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全院的投诉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5),从而降低了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是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改进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急诊分级分区诊疗实施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施前后急诊医疗指标、效率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建省急诊医师工作及其压力管理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成人心理压力量表"等测量工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省各级医院的230名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建省急诊医师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为当前的职业环境(91.7%);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压力管理平均得分为(46.33±10.7),不同性别间、不同医院所在地间的急诊医师在压力管理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急诊医师的工作负荷和强度较大,在压力管理方面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实际工作中,亟需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安排合理的工作量,帮助急诊医师疏导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管理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诊科是急诊医学的实践场所,又是院内外矛盾敏感地带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其应急抢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急诊病人的安危及医院的安宁。因此,急诊科具有与一般临床科室不同的特殊职能,急诊科的管理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我院地处广州闹市中心,急诊科承担管理、急救及医学教育3方面的主要职能。就管理而言,既有引导、协调及理顺科间的管理,更重要是急诊科内的管理。而急救职能,是指危重病人一到急诊,就能及时得到准确有效的救治。教育方面是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等及造就急救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无疑,只有实现急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态度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法。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各随机抽取一个省级行政区,再从每个省级行政区按绩效考核等级各选取一家三级公立医院进行医务人员政策评价调查。采用Stata 15.0软件对医务人员态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非参数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共收集调查问卷12 835份。有95.20%的医务人员认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高年龄段、硕博士研究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及从事临床医疗的医务人员认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无促进作用的比例更高。医务人员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促进程度方面,年龄、最高学历、从事专业类别、地区变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以及优化监测指标层面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还需关注政策与医务人员的利益相关性,打破各级医疗机构间壁垒,促进形成整合协调的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层公立医院作为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重要环节,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内江市基层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相应发展对策,并对未来基层公立医院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转型进行了讨论,着重从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引进社会资本4个方面进行探析,希望对基层公立医院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急诊输液室是面对全院门诊24 h开放的输液窗口,每天输液人数多,流动性大,接触面广.尤其是季节性感冒及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给输液室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