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安政  高梅梅  凡杭  朱春胜  张冰 《中草药》2019,50(23):5901-5906
药引是中药特殊服法的一大特色,而对常用药引的作用及选择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药引运用不当,将导致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提及药引的中成药制剂为切入点,归纳出常用的中药药引,结合古今文献,从减毒增效、引药入经、矫味矫臭、引药达病的角度剖析常用中药药引的作用,探讨常用药引的应用规律、适应证与用法用量,对如何选择药引及注意事项提出探索性的思考,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引”即向导,有引经报使之意,是借用一些药物的特殊功能引众药直达病所,或引药力集中于某脏腑,以达增强疗效、解毒扶正和护胃矫味的效果。常用药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药引有引药归经或引药直达病所,加强疗效的作用,有的药引还能配合诸药,协同其发挥疗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擅长应用药引协同方药发挥疗效,本文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引的作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0-50
<正>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损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增强疗效:经引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  相似文献   

5.
归脾丸是当今常用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心悸、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但剂型固定,临床常常不便加减变化,常选用药引送服,药引具有引药直达病所、增强功效、扩大治疗范围等作用,灵活选用药引送服归脾丸可以弥补中成药不能随证灵活加减变化的不足,且选用药引需遵循归经理论、兼治兼症及灵活使用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药引,是中医特有的用药方式。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多为“使药”,能起到引药归经、提高药效、照顾兼症、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等作用。张仲景《伤寒论》和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均有药引记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788种中药,多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相似文献   

7.
李嘉昕  张铁甲  李晶芳  孙瑜  宋丽丽 《中草药》2023,54(9):3004-3011
中药药引在古代医家的医案中多次被提及并加以运用,药引存在于方剂中或在煎煮时另外加入,加入药引之后,疾病治愈所需时间缩短,处方对于人体的作用效果提高。从药引的概念及起源、分类及各自作用、加入药引的原因及规律、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对于药引的讨论及展望,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对于中药药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中药药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9.
彭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47-48
中药方剂的药引俗称药引子,临床实践中有的用作主药、辅药,有的为佐使药,犹如“导游”一样,将诸药引向一定的作用方向或作用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药引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起着引药的作用,同时根据每张具体处方药物的组成、药性特点、功能主治,结合病情变化、病程长短、病变部位、体质强弱、发病时间、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药引。由于药引自身的功效特点,还可以起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照顾兼病兼症、固护正气、矫除异味、便于服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刚 《内蒙古中医药》1993,12(4):16-16,35
蒙医擅长用药引,药引因病情各异,而呈千差万别,蒙药药引的应用与中药炮制归经相似,与中药的成方加减相仿,但又别于中药.其特点是药引可作为方剂的一部分,又不在方剂内,灵活运用,可引药入病,又可协同方剂起治病作用.一、蒙药药引古今谈蒙医不讲究炮制归经,但很重视药引的使用.在最早的文献《医药月帝》中有“治疗肾痛风,用白云香、硫磺、木通用蒺(?)煎汤为引.”的记载.沿续下来的蒙医《四部医典》、《蒙医金阿匮》和《蒙医药选编》及现代成方书《蒙医成方选》等都有介  相似文献   

11.
<正>服用中药的一种传统的做法——使用"药引",近些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药引是发挥药效的关键一步,别看是普通的食物,却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药引的作用,一可补充成药的某些不足,协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二可引药归经增强疗效,引导药物更好地到达病变部位;三可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盐水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常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相似文献   

12.
古代“药引”的应用主要是起“引药归经”的作用,实际其运用得法,既能增强药效,又能节省药源和经济开支。但古代很多药引不易取到,后世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提炼和发展了药引,并使其作用逐步丰富起来。现将药引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药引?中医把能起到增强药物疗效和能起到引药归经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叫药引。先说能增强药物疗效的药引,风热感冒、高热、口渴时若以芦根、竹叶作药引,清热退烧的作用更强;风寒感冒,恶风怕冷时,若以生姜、葱白作药引,更有利于发散风寒;外感咳嗽、痰多时,若以鲜枇杷叶作药引,止咳祛痰更快;久咳无痰,口渴咽干,若以鸭梨作药引更有助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药又称引经药,在处方中属辅药范围,引药是引导处方诸药到达疾病所在部位的药物,古代各名家对引药的应用一直很重视,如苏州名医叶天士善以艾叶作药引,贺季衡先生善用东海夫人为药引(据笔者考评东海夫人即淡莱),现代医家拟方少用药引,这可能是由于古人将药引述说的过于神秘诡异,所用之引药多神奇怪诞所致,本文拟就此以现代药理学实验为基础,作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服用中成药总是喜欢用白开水送服,其实有许多中成药用药引送服更为合适,忽视药引的作用是不可取的,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服用中成药千万莫“冷落”了药引。 酒 凡治疗体内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妇女血寒经闭等疾患的中成药,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为佳。酒性辛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唐德才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326-2327
升降浮沉和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引经理论与升降配伍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研究及靶向给药思想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以引经药桔梗、牛膝升降配伍为例,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通过分析归纳其引经的历史沿革、配伍意义、实验研究等内容,对其"载药上行"及"引药下行"作用进行简要辨析,为阐明揭示中药引经理论的作用实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谈服用中成药时药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中军  孙冰 《陕西中医》2001,22(7):425-425
目的:指导病人及患者在服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时,合理的运用不同的药引送服其药,可以利用中药药性归经理论,促进其临床功效的发挥。方法:采用酒剂、醋汤、米汤、淡盐水、姜汤、蜂蜜水、大枣汤、葱白汤、鲜萝卜汁、茶水、竹沥水作为药引。结果:举例11种药引可按其本身的属性能够临证起到加强其:温经活血、补气健脾、引药入肾、软坚散结、温散里寒、安胃止呕、补益和中、润肺止咳、补气养血、发汗解表等作用。提示:辨证灵活根据不同病证运用相应的药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药引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特色之一,药引的准确应用能够对中药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医家对药引相当重视,文章通过张恩树主任五十年的临床应用经验,阐述药引在中医外感及内伤杂病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了药引的具体使用方法,为中医临证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话说药引     
李冬 《家庭中医药》2005,12(12):7-7
“药引”又叫“引药”,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它们不仅与汤剂配伍,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伍应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若在服用成药时辨证地选用“药引”,可达到引药归  相似文献   

20.
曾宪斌 《江西中医药》2005,36(10):59-60
药引,又称引子或引药.它兴起于宋代成药的推广,宋代的药引,多是成药随症加减的药.从金元以来,多为煎煮时所加之药,或是饮用时所加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