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对比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therosclerotic pla...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诸多研究证实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的稳定性和临床症状有关。CEUS能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为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MI,其中33例接受CEUS检查,13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CEA)获得病理结果。评价SMI结果与CEUS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24例。CEUS结果显示新生血管评分0分5例,1分8例,2分20例,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07,P<0.001)。病理检查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2例,1分5例,2分6例,与SMI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结论 SMI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多数的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致.新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1].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组织的血供情况,为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灰阶谐波CEUS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常规超声显示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斑块,根据回声特征及形态学分为均质、非均质及溃疡型斑块,均质斑块又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分析斑块回声特征与造影增强模式特点。结果 CEUS显示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等回声(χ2=10.64,P=0.001)、强回声(χ2=18.62,P<0.001)及溃疡型斑块(χ2=7.38,P=0.007);但低回声与非均质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138)。增强的64个斑块中,46个(46/64,71.88%)斑块表现为由管壁外膜向斑块内增强,其中44个弥漫性增强,2个为束状增强;18个(18/64,28.13%)斑块表现为由管腔向斑块内蔓延的稀疏增强。各类型斑块间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提供更多有关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技术探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并与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低回声斑块共94个,分别进行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8个行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的结果呈现可靠的一致性,Kappa值=0.783。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结果 Kappa值=0.538。结论微血管成像可探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以判断斑块的易损性,与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所选研究对象中,斑块内新生血管Ⅲ级占比最高(45.00%),斑块回声中软斑占比最高(52.50%...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99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以及两种方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MI(79.80%vs.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4,P=0.000)。两种方法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P<0.05)。Kappa检验显示SMI与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一致性(Kappa=0.464,P=0.000)。结论 SMI与超声造影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超声造影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的长期随访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成像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9例,共64个斑块,常规超声将颈动脉斑块回声分成四种类型,进行0~3个等级的斑块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定量计算四类斑块的增强强度值和增强密度值,并分析造影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类斑块中均质低回声与不均质低回声斑块的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多为2、3分,分别约占66.7%(14/21)、92.3%(12/13);均质高回声与不均质高回声斑块的视觉评分多为1分,分别约占58.8%(10/17)、46.2%(16/30),各种分值的增强强度值从1分—2分—3分依次增高,不同分值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3 4,P0.001)。四类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9.025,P0.001)和增强密度值(χ~2=30.871,P0.00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存在线性相关(r=0.936 3,P=0.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在常规超声判断斑块性质的基础上,无创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为斑块易损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2个软斑块进行超声造影二维成像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根据图像中斑块内造影剂的分布、形态等特点将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分为4级:Ⅰ级,斑块内无增强;Ⅱ级,斑块内呈星点状增强或仅局部小范围增强;Ⅲ级,斑块内呈点状和短条状增强;Ⅳ级,斑块内呈条状和网络状增强.结果 超声造影二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2个(占4.8%),Ⅱ级15个(占35.7%),Ⅲ级22个(占52.4%),Ⅳ级3个(占7.1%);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0个,Ⅱ级4个(占9.5%),Ⅲ级20个(占47.6%),Ⅳ级18个(占42.9%).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斑块立体解剖结构及整体微血管灌注情况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和超声造影(CEUS)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不同价值。方法 我院接诊的64例患者(99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CEUS检查,比较SMI和CEUS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及两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 99个颈动脉斑块,CEUS新生血管检出率(79.80%)明显高于SMI(53.54%),SMI和CEUS检测新生血管具有中度一致性(K=0.464,P=0.000)。SMI和CEUS检出新生血管的位置分布区域存在差异,SMI血流成像更易显示位于顶部的新生血管,CEUS更易显示位于基底部的新生血管。结论 SMI与CEUS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CEUS敏感性高,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与CEUS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中等一致性,两者结合使用才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5例经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采用SMI技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探查并分级,随后行CEUS检查,记录二者所测得的斑块内点、线状回声强度及其数量,根据相同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检出35个斑块,平均厚度(3.18±0.75)cm,部位:颈总动脉杈20个,颈总动脉中段10个,颈内动脉5个;斑块回声:低回声7个,等回声18个,不均质回声6个,混合回声4个。SMI及CEUS评价斑块内强回声的分级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结论 SMI可以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为诊断斑块内是否存在新生血管提供了新的、无创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0例,入选者均进行S M I、C ...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导致脑实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其发病率也与冠心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1,2].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riery atheroselersis,AS)斑块的易损性是决定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3].因此,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筛查、诊断、风险性评估及干预,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尚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4].近年研究[5-7]发现AS斑块内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其在斑块发生发展进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研究已经证实[8,9],斑块新生血管是易损斑块的预测因子.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斑块新生血管,为临床评估斑块易损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如今超声造影已应用于检测及评价多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的临床与研究中,由于它同样可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因此可以实时、定性、定量评估斑块易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牛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存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造影观察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切片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生血管标记物Ⅷ因子、PBS缓冲液染色,分析颈动脉斑块造影增强情况与组织病理学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回声斑块造影增强率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其中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组间斑块增强数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回声、等吲声及混合回声与高回声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组织学与超声造影结果分析提示,造影剂增强效应较强的斑块在组织学上新生血管形成数量较多,两者呈正相关性(r=0.773,P=0.015)。结论超卢造影可实时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无创性评价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微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两种方法在检测不同厚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评估SMI在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断的16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计270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按斑块厚度分为三组,即≥3.5mm、2.5~3.5mm、1.6~2.5mm组。每组斑块均行SMI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厚度斑块内微细血流的一致性。结果在≥3.5mm组及2.5~3.5mm组的斑块中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但是在1.6~2.5mm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但是一致性差。结论 SMI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超声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8例,分为有临床症状及无症状2组.常规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回声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增强强度并进行分级.分析斑块回声、斑块内增强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有症状组69.4%的斑块超声造影出现增强且2级以上增强者达63.3%,而在无症状组58.3%的斑块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增强,2级以上增强者仅为29.2%,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敏感显示斑块内的动态增强过程,反应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形成,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方法 142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分为脑梗死组(44例)与非脑梗死组(98例),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分别对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进行检测,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斑块增强强度与非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影剂到达时间差及达峰时间差与非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01).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无创、定量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脑梗死与斑块增强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新生血管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在斑块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评价备受关注,超声造影作为一种微血管显影的新方法,在这一方面发挥独到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