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茜  张捷 《江苏中医药》2021,53(4):63-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一、三、五各针刺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脾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2周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14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力疲劳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心俞、脾俞穴穴位埋线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降低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八脉交会穴配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八脉交会穴配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八脉交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寻找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入选的30名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八脉交会穴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口服中药归脾汤加减。两组分别应用疲劳量表及疲劳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对照。结果:八脉交会穴配耳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归脾汤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脉交会穴配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提高,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蛇灸疗法对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CFS患者60例,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长蛇灸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口服归脾丸治疗,参照国际公认的疲劳量表(FS-14)、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指标,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FS-14、SDS、S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FS-14、SDS、SAS相较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归脾丸相比,长蛇灸治疗心脾两虚型CFS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最佳。结论:(1)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2)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基于"四海"理论针刺与针刺背俞穴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基于"四海"理论选穴足三里、大椎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治疗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其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积分(FS-14)及总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S-14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四海"理论选穴针刺与针刺背俞穴对于肺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当,但基于"四海"理论选穴针刺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积分的疗效优于针刺背俞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背俞穴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疲劳量表积分(FS-14),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S-14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捻转补法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组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捻转补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均可有效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捻转补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五脏背俞穴对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症状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背俞穴行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五脏背俞穴行单纯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疲劳量表-14(FS-14)、自拟肝郁脾虚型CFS症状分级量表的积分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总皮质醇(COR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血清ACTH及CORT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S-14评分、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血清ACTH及CORT含量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贴敷五脏背俞穴能够有效地改善肝郁脾虚型CFS患者的疲劳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拟安神养血汤联用艾司唑仑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7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予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服自拟安神养血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PIEGEL量表、疲劳量表(FS-14)、心脾两虚证型评分、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记录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48/5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0/54),经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SPIEGEL、FS-14及心脾两虚证型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V三角指数均上升,且观察组升高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LF及LF/HF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安神养血汤联用艾司唑仑治疗心脾两虚患者有更好疗效,且有益于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0.0%,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倦乏力、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劳累后持续不适、肌肉痛4项单项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头部穴配合夹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头部穴配合夹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疲劳量表-14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疲劳量表-14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1.4%和71.4%,对照组分别为82.9%和45.7%。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头部穴配合夹脊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SF)失眠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CFS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7例采用中药归脾汤治疗,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理论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醒后-起床时长及睡眠效率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4、12周睡眠效率和疲劳症状症状效应-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12周总睡眠时间延长(P 0.05),睡眠潜伏期及醒后-起床时长缩短(P 0.05),睡眠效率提高(P 0.05),而对照组除了治疗4周醒后-起床时长外其余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也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治疗4、12周睡眠潜伏期、醒后-起床时长及睡眠效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 0.05)。2组治疗4、12周FS-14身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FS-14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组睡眠效率AUC0-28及AUC0-84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CFS失眠心脾两虚证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疲劳症状,尤其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周氏补中益气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1片和谷维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周氏补中益气针刺法治疗,穴取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气海、太渊,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S-14评分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FS-14评分及PSQ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25/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氏补中益气方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走罐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则在中药基础上进行针灸走罐治疗,采用疲劳量表-14(FS-14)、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评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FS-14、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走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督灸治疗,对照组26例予普通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S-14评分及症状评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FS-14评分及腰腿痠软、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疲劳感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D-17)、疲劳量表-14 (FS-14)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治疗4周后,2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后,2组躯体疲劳分、脑力疲劳分、疲劳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疲劳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躯体疲劳分、疲劳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后,2组躯体疲劳分、脑力疲劳分、疲劳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单纯耳穴贴压,选穴及治疗方法均同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耳穴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使用八珍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FS-14评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14/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7/15),P0.05。治疗组FS-14评分估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加味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诊断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志穴"(魂门、神堂、意舍、魄户、志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积分的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综合疗效优于针刺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针灸治疗对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择取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本研究选取的病例资料,将选取的全部病例通过随机方式分为针刺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针刺组选取百会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选取西药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及副反应的情况。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针刺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及症状积分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针刺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指标均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