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落实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减少或避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跌倒的事件。方法对87例跌倒风险评估≥4分的老年住院患者分析每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责任护士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安全宣教。结果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意识有所增强,责任护士对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强化了责任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识,掌握了风险因素的关键环节。结论落实老年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制度,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安全管理,可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预防的认识度,提高防范意识,做好自我安全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余晓燕 《工企医刊》2012,25(2):32-33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011年1月收治的80例60岁以上老年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安全防范的措施 结果 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主要为老年生理心理特殊,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烫伤,虚脱、褥疮、感染以及管道管理等.结论 正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诸多风险因素,总结了相关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内科老年患者在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评估该院肾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并且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措施,该院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强,减少了潜在危险的发生。结论加强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从而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住院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2组患者有可比性.分析老年眼科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安全隐患的全面护理.对2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老年眼科患者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摔伤碰伤、错用药品、慢性疾病引起猝死、术眼错误或感染、人工晶体突出或术眼出血.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约有91.89%的患者未发生安全问题,明显高于对照组56.06%的比例;约有59.46%和93.24%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39.39%和83.33%的比例.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在老年眼科患者中进行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安全风险进行恰当评估,将危险因素消灭于萌芽中,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针对我院妇产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多,护理人员涉及面广,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周晓春 《中国校医》2012,26(10):796+798-796,798
目的 为老年住院病人提供安全的、最佳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方法 针对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找出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护理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 做好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老年科属于综合性科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门,其收治的患者存在年龄大、疾病多样且复杂、病程长、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护理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大。因此,有效识别老年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际安全隐患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隐患防范护理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老年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至关重要。老年科病房护理风险隐患主要与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等因素相关,通过健全、完善老年科病房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护理沟通等针对性防范护理措施,能有效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康复病房中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康复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根据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风险防范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康复病房中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意外伤害,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老年患者住院的安全性。方法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特殊性和我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制定并全面落实各项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防范了意外跌倒、坠床、皮肤受损、误吸、走失、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结论护理管理者及各级护理人员重视护理安全,严格执行各项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中,老年手术患者86例,其中男72例,女14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2岁。针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如何防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娄金兰 《现代养生》2014,(8):197-197
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采取措施后,神经内科患者容易发生的护理问题明显减少。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对临床护理风险因素的认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应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护理监控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等措施,防范护理风险发生.结果 对临床护理的风险因素正确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使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及有效干预能极大地避免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部门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患者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并采取针对性预防策略,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部门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护理纠纷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9%,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2.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护理隐患,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戴晴霞  赵宝英 《医疗装备》2013,26(10):80-81
目的: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及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安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降低护理安全危险因素的发生,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入院患者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策略.方法:对我院老年入院患者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老年入院患者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得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老年入院患者进行有关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改善危险状况,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产科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存在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在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护理事故的发生,显著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英 《现代养生》2014,(14):290-291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防范措施,旨在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间来就诊的245名消化内科患者,归纳总结消化内科可能存在护理风险因素,对应提出防范对策,对比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前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比之前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戴蓉 《药物与人》2014,(9):248-249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侧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住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全问题发生率,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共出现54例安全隐患,占36%。其中,27例误吸,16例跌倒,11例压疮。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出现6例安全隐患,占0.4%,与护理干预前对比安全隐患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解后,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方法 :从患者、护士、护理管理等多方面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概括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防患于未然.结果 :心内科护理风险与患者自身因素、设备因素、药品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环境等有关.结论 :评估到位、措施到位,可以有效的预防护理风险,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方法:对72例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分析评估神经内科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数目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不安全因素,避免护理工作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高效完成和住院患者的安全。结论: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细致而专业的的人性化的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