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处理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2 000例的病历资料,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就诊情况、常见异物种类、发生部位、影像学检查、麻醉方式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概况. 结果 2 000例中,72.5%的患儿年龄1~3岁,82.5%异物种类以植物性为主,52.4%异物发生在右侧主支气管,98.7%的三维重建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的82.0%(P<0.01).经过手术治疗,治愈1 985例,死亡15例.治愈中9例经局麻下取出异物,其余1 976例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术取出.结论 快速诊断,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气管异物的误诊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深部鱼刺异物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式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颈深部鱼刺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果 鱼刺是上消化道最常见的异物之一,咽、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诊。尖锐异物或者停留时间长的异物常可引起咽部及食管黏膜损伤,继发感染,若诊治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尽早取出异物非常重要。 结论 警惕鱼刺异物进入颈深部软组织内的可能性,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方法进行确诊和定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性食管异物伴发严重并发症的种类及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244例食管异物中22例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发患者群、就诊时间、异物类型及嵌顿位置、并发症类型及诊断治疗方式等。 结果 22例中除4例儿童外,其余患者均在发病后通过进食馒头、蔬菜、努力吞咽等方式,试图将异物强行推入胃中未果,从而出现严重并发症;从发病到就诊最长达32 d,平均5.9 d;误吞异物类型中17例(77.3%)为动物性骨头,以鱼骨和鸡骨为主;10例嵌顿于食管入口水平,5例嵌顿于T1-T2水平,3例嵌顿于T8-T9水平;严重并发症包括食管穿孔或合并食管局部炎症6例(27.3%),颈部及纵隔气肿、脓肿5例(22.7%),食管纵隔瘘4例(18.2%),游走于食管外异物3例(13.6%),咽后壁脓肿1例(4.5%),气胸1例(4.5%),气管食管瘘1例(4.5%),食管主动脉瘘1例(4.5%);14例于食管镜下取出异物,3例经颈侧切开探查取出异物,3例同时行颈部及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行食管镜+胸腔镜探查,并行肺大泡切除术,1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气管食管瘘修补术;22例患者中治愈21例(95.5%),平均住院时间为6.2 d,死亡1例(4.5%)。 结论 复杂性食管异物多见于老年患者,多因发生异物嵌顿后患者错误的暴力吞咽方式、不及时就医等不恰当处理方法,导致了患者病情的延误。异物的类型、嵌顿位置及就医时间与并发症的产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上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是诊断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异物与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关系,多学科协助治疗是挽救严重并发症引起危重病情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儿童尖锐性食管异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尖锐性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65年~2003年38年里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食管异物359例,其中尖锐性食管异物36例,按异物种类、停留部位、并发症、麻醉和手术方法等对此3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异物中鱼骨1例,边缘锐利的金属片10例,枣核21例,塑料五角星2例,玩具小飞机1例,铁丝1例。异物滞留部位均于食管入口处。经表面麻醉食管内窥镜下取出10例,全麻食管内窥镜下取出24例,颈侧切开取出2例。并发食管穿孔4例(继发纵隔脓肿1例),咽后壁脓肿2例,有呼吸困难发生者7例。结论全麻下经硬管食管内窥镜取出是治疗食管尖锐性异物的主要方式,对于食管入口处难取性尖锐食管异物应及早采取颈侧切开途径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301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率。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经x线食管吞钡棉等检查确诊的食管异物患者301例,其中288例患者有明确的异物史,患者均表现为吞咽困难和疼痛;术前均行X线食管吞钡棉明确异物部位,并根据异物所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81例患者通过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10例患者通过电子胃镜取出异物,4例合并下咽后壁脓肿患者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6例患者入院后自行呕出或进入胃内,1例患者术后失血过多而死亡。结论对于食管异物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应根据异物的性质及所处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部表面麻醉,食管镜下取出异物。结果 食管镜下异物取出232例,异物经便排出10例,取出失败15例(包括死亡3例)。结论 多数食管异物患者可在局麻下顺利取出,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则需谨慎对待,方能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气管CT三维重建对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以及Hopkins内镜在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怀疑误吸特殊异物的20例气管异物患者术前行气管CT三维重建协助诊断,术中在Hopkins内镜监视下取出异物。结果 支气管镜检查中发现20例患者的异物所在位置与CT三维重建结果完全吻合,并且均顺利取出异物。结论 气管CT三维重建有助于特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而Hopkins内镜的应用使得异物取出术更加精确、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侧切开术治疗颈段食管异物的适应证和临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3月行颈侧切开术治疗25例颈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21例发生食管穿孔,其中食管穿孔并发颈部脓肿18例,3例为贯穿性异物未并发颈部脓肿;嵌顿性颈段食管异物4例。结果 25例患者均经颈侧切开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2例患者半年内恢复,1例未恢复。2例气管切开者均在住院期间拔除气管套管。结论颈段食管异物穿孔并颈部脓肿形成和贯穿性异物和嵌顿性异物经食管镜未能取出者应为颈侧切开术良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作用,为食管异物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食管异物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食管吞钡97例,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17例,采用两种影像学检查15例,比较其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差异及对临床诊治的影响.结果:食管吞钡与胸部CT三维重建阳性患者,术中发现食管异物的比例分别为91.8%(89/97)和88.2%(15/17).初诊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患者一次手术取出异物的成功率为100%,高于初诊采用食管吞钡患者(成功率为91.0%).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和食管吞钡对食管异物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胸部CT三维重建在如下情况较食管吞钡有明显优势:①食管中下段异物,尤其伴食管穿孔者;②出现发热,血象高,怀疑存在食管周围脓肿者;③出现呼吸困难者;④异物残留时间较长,超过5d者;⑤6岁以内的儿童食管残留不透光异物.  相似文献   

10.
全身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5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患儿在全身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行鼻咽腔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科自1980年以来对523例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共行手术523例,其中508例(97.1%)术中取出异物,10例(1.9%)异物滑入胃内,48h内经大便排出;5例(1.0%)全身麻醉后异物滑落至鼻咽腔,食管镜检查未见异物,后经2次手术或在全身麻醉喉镜下将异物取出。结论:患儿在全身麻醉下,由于食管肌肉松弛,加上重力作用,食管异物容易发生移位,滑落至鼻咽腔内,尤以食管入口处异物为甚。因此,对术前检查异物征阳性而术中未见异物者,应常规在全身麻醉喉镜下检查口咽及鼻咽腔,以防漏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孑L及颈部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4例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及颈部脓肿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其中经食管镜取出异物14例,开胸后取出义齿3例,颈侧切开取出异物5例;余2例未见异物。结果:24例患者中并发脓肿16例,其中食管周围脓肿10例,颈部脓肿4例,纵隔脓肿2例;治愈21例,死亡1例,1例因血糖高转内分泌科,1例转胸外科继续治疗。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处理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的关键。对于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及颈部脓肿患者行薄层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颈部脓肿一经确诊,应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老年呼吸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此类患者临床特点及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结果 9例中4例首诊于呼吸内科,其中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后转入我科;在表面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下经口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7例,在表面麻醉下经气管切开口行支气管镜术取出2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性病变经抗感染治疗后反复不愈者,应警惕呼吸道异物;CT扫描有助于老年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支气管镜术是治疗老年呼吸道异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方面的经验,提高诊治水平,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气管支气管异物收住院312例的病历资料,其中有1例张开的别针和1例大头针异物因位置特殊转外院胸科开胸取出,7例术前将异物咳出,8例病情危急在无麻下直接取出异物,其余均在全身麻醉下用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结果 312例中支气管异物左侧123例,右侧129例;气管60例.其中异物取出后麻醉苏醒期出现窒息26例,经面罩加压给氧抢救后好转;苏醒回病房后出现窒息1例,回手术室再次支气管镜下取出遗留部分异物后好转;术后考虑脑水肿转综合医院小儿科1例,治疗好转;因窒息时间太长,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1例;其余病例均手术顺利,恢复好.结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以男性多见,以1岁左右年龄段高发,异物种类以花生和瓜子最多,异物位置左右支气管无明显差异,术前及时明确诊断、术中仔细操作及术后严密观察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儿双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救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5例双侧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及诊治原则进行总结。结果 25例中22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例异物史不明确。术前22例患者完成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MDCT),其中10例显示双侧支气管异物,12例显示单侧支气管异物;另外3例患者病情较重考虑主气管异物直接急诊手术未做CT检查。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硬质支气管镜取出,12例术前显示单侧支气管异物但术中为双侧支气管异物,可能与异物较碎、患儿剧烈咳嗽时引起异物变位有关,异物均取出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侧支气管异物具有病程短、临床症状重、出现呼吸困难时间短的特点,易误诊为单侧支气管或主气管异物。根据患儿有异物呛入后短时间内出现咳喘、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听诊时双肺呼吸音相同程度或不同程度的减低及配合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是否为双侧支气管异物,一经诊断应尽快实施气管镜取出异物,减少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180例中,植物性异物173例、金属性异物2例、塑料性异物2例、其他3例;在表麻下Hopkin支气管镜经口取出异物176例,经气管切开后取出异物4例,经二次手术取尽异物15例,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d复查胸透(片)均未见异物残留征象。结论 异物吸入史、症状及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手术方式,症状严重者应考虑及时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