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建立不同浓度卡铂损害成年灰鼠前庭终器的离体实验模型。方法 应用前庭终器分离取材技术、前庭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组织学检查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卡铂对成年灰鼠前庭各终器的损害。结果 卡铂主要损害灰鼠前庭I型毛细胞,这种损害随着卡铂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 卡铂选择性破坏离体培养的灰鼠前庭I型毛细胞。  相似文献   

2.
庆大霉素对离体培养小鼠前庭终器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建立不同浓度庆大霉素损害新出生C 57小鼠前庭各终器的离体实验模型。方法:应用前庭终器分离取材技术、前庭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组织学检查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新出生C 57小鼠前庭各终器的损害。结果:庆大霉素对离体培养前庭毛细胞的损害模式是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损害加重,庆大霉素对离体培养前庭毛细胞的破坏与其在体实验的耳毒性规律基本相似。结论:囊斑微纹区和壶腹嵴顶部的毛细胞比周边区的毛细胞更易遭受庆大霉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组织生长良好。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同时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结论新生大鼠离体内耳组织转基因培养法是内耳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快速的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4.
将酶细胞化学技术与透射电镜技术相结合,观察内耳细胞内酶的特异反应在超微结构上的精确定性和定位,对于研究内耳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酶的分布和演变,探讨细胞生理功能和病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掌握全内耳膜迷路取材技术、内耳细胞的电镜技术和内耳组织化学技术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内耳样品的  相似文献   

5.
豚鼠全内耳膜迷路取材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能完整取出同一内耳基底膜、血管纹、球囊斑、椭圆囊斑和膜半规管的取材方法,此法便于同时对耳蜗和前庭终器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6.
内耳 (前庭和耳蜗 )毛细胞再生和修复是近十年来听觉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噪声暴露、耳毒性抗生素和激光等人为刺激可致在体和离体组织块内耳毛细胞创伤 ,创伤后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在不同种系表现不同。两栖类的前庭和听器毛细胞创伤后再生和修复现象十分明显 ,不受动物年龄、在体和离体等条件限制 ;鸟类是内耳毛细胞再生修复研究最常用的动物种类 ,新生和成年期的鸡、鹑等的前庭和听器毛细胞在创伤后都具有再生修复能力 ,且伴有前庭和听觉功能的恢复。哺乳类前庭和耳蜗毛细胞的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停滞不前 ,直至近…  相似文献   

7.
内耳病理学是一门从组织形态学角度研究内耳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及其损害机制的边缘医学基础学科。内耳病理学的样品制备观察技术包括颞骨切片技术、膜迷路切片技术、耳蜗和前庭膜迷路取材铺片技术、内耳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内耳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以及电镜下的超微细胞化学技术等。通过分析各项内耳病理研究技术的发生、发展和现状,并结合实践经验和技术革新经验,深入讨论上述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和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8.
大鼠被广泛应用于内耳科学研究,其内耳膜迷路取材和观察对评估内耳感觉上皮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病理学改变以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由于大鼠内耳结构精巧复杂,如何完整取出内耳膜迷路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难点之一。为促进同道间交流并为初学者提供经验,本文在详细介绍大鼠内耳的解剖结构的同时还点评部分与其他哺乳类实验动物内耳结构的异同之处,并在组织学层面讨论了耳蜗和前庭感受器解剖结构的生理学意义。本文在介绍大鼠内耳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了两种不同的内耳膜迷路取材技术并强调某些关键步骤的操作体会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可靠的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的培养方法,为内耳的研究提供新的条件和模型。方法在显微镜下完整分离出新生1~5 d小鼠的耳蜗基底膜组织,采用组织贴壁法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免疫荧光法检测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中毛细胞及螺旋神经元的生长状态。结果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基底膜贴壁生长良好,外周有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出;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耳蜗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等结构;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生长良好,并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结论组织贴壁法无血清培养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是一种理想的耳科实验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听力学     
87020535 豚鼠全内耳膜迷路取材术/丁大连…∥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87,1(1).-9~11 本文介绍一种能完整取出同一内耳基底膜血管纹、球囊斑、椭圆囊斑和膜半规管的取材方法,此法便于同时对耳蜗和前庭终器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图7参3(原提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