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栓塞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9例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施行经皮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作为护理对象.结果:通过对29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和营养支持,对术后是否达到理想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海华 《中外医疗》2010,29(2):63-65
目的进一步讨论脾动脉栓塞在治疗门脉高压、脾大脾亢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问题,加强对这一方法的共识。方法学习文献,结合对本组病人治疗的方法、步骤及结果,综合分析,认真讨论。结果SAE后脾亢症状迅速缓解,PLT和WBC于第2d升高,PLT于7~10d达最高峰,2周开始回落,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WBC于5~7d达最高峰,1周后渐降至正常范围;PV直径在SAE后1W开始缩减,3周后稳定在0.8~1.2cm之间;脾脏于SAE后12周逐渐回缩至肋缘内;随访1~4年,12例中有8例存活,3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非门脉高压并发症。存活8例中,无1例因门脉高压并发症或脾亢再住院。栓塞前有腹水或消化道出血者,均未复发,无一例出现肝性脑病。肝功进步,体力恢复,能够胜任一般生活劳动。结论SAE是治疗肝硬化PV高压、脾功能亢进、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便捷方法,值得推广应用,甚至替代脾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经皮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中紧密的配合,术后的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思他宁灌注治疗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在一次性操作中先用思他宁灌注,然后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随访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参数改变、脾功能变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程度改变。结果 60例病人手术操作均成功,门静脉压力从(32.8±2.87)mmHg降到(15.10±1.14)mmHg,门静脉内径从(1.46±0.43)cm回缩到(1.27±0.43)cm,门脉血流量从(1538.51±4.48)mL/min减少到(1208.11±9.28)mL/min,术前术后比较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例术后内窥镜及食道钡餐检查曲张静脉好转。结论脾动脉栓塞联合思他宁灌注治疗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脾动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韦莉(柳州545001)门脉高压症是门脉性肝硬化的一种表现,系门静脉系统血液循环受阻,血流郁滞和压力增高。临床上常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部静脉曲张、呕血、便血和腹水等。由于脾脏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对16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以及和栓塞面积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栓塞术后一周和一日化验WBC、PLT、RBC、PT较栓塞前明显回升,并且PSE治疗脾亢栓塞体积在50%~75%,之间的疗效最好,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PSE术能有效地缩小脾脏,缓解脾亢,并保留部分脾脏以维持正常脾功能因此,PSE术是脾亢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黎  张宇锋 《广西医学》2005,27(12):1922-1924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74例确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比较部分性脾栓塞术前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部分性脾栓塞术后白细胞即有明显回升(P〈0.01),血小板缓慢回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红细胞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部分性脾栓塞术后可出现脾包膜下血肿、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栓塞面积在60%~80%之间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增加。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近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应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脾大脾脏巨噬细胞在门脉高压症脾亢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脾大、脾脏巨噬细胞(MΦ)在门脉高压症(PHT)脾亢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比观察PHT脾脏MΦ内ACP含量,MΦ超微结构及MΦ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对PHT患者的脾指数、MΦ内ACP含量及外周血细胞计数三者之间作相关分析。结果:同正常脾脏相比,PHT脾脏MΦ内ACP含量增多,MΦ表达伪足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MΦ吞噬破坏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PHT患者的脾指数和MΦ内ACpP含量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成反比,脾指数和MΦ内ACP含量成正比。结论:脾大、脾脏MΦ在PHT脾亢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护理体会王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应用介入性治疗法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脾栓塞术,是近年来我国新开展的一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已进行了15例手术,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手术前的护理1...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门脉高压症行保留脾脏的肝移植术后病人近期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48例门脉高压症行保脾肝移植术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第3、7、14、28天患者血小板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小板均处于最低值,第7天回升,第14天后逐渐接近正常;感染组在术后第7d及第14天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病死率(18.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高压症行保留脾脏的肝移植术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速度较无感染者慢,恢复时间长,病死率也高.  相似文献   

13.
李建萍 《广西医学》2003,25(3):483-485
肝硬化脾亢门静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以往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切脾 ,均不能获得十分满意效果。 1992年以来我院开始采用脾动脉栓塞 (SAO)治疗门静脉高压伴出血 2 1例 ,除 1例失败外 ,2 0例均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为 35岁 ,最大为 5 5岁 ,平均年龄 4 5岁。食管静脉曲张Ⅱ级 6例 ,Ⅲ级 10例 ,Ⅳ级 5例。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 ,其中 5例伴有失血性休克。1.2 方法 :SAO采用spigos改良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用于治疗肝硬化脾功亢进所致的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在透视监视下,经股动脉应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行脾动脉造影后,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行"外壳式"栓塞脾动脉。结果当栓塞范围控制在60%~80%,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此介入疗法能够保留部分脾脏以完成其免疫功能,同时又有效的改善了因脾脏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周血像改变。该治疗方法并发症低,可以成为脾切除治疗脾功亢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30年来,国内外对脾脏免疫功能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脾修补术和部分脾切除术已应用于外科实践。冲家功太1981年报道,半脾切除同保留全脾具有同等免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8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做脾切除术后早期使用前列地尔,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来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对89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脾切除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32~72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1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8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患者28例,B级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有呕血史,胃镜检查都有食道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超声及增强CT检查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系统均无血栓存在(术前影像检查发现有血栓存在的病例不在本组之列).血小板计数均小于50×109/L,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无急诊手术病例.  相似文献   

19.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下腔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本22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回升,其中19例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部分缓解,门静脉及脾静脉和脾脏体积回缩,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改善,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脑病发作次数减少,亚临床脑病表现改善,血氨水平下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缓解肝性脑病安全有效,最主要的优点在于保留了部分脾组织,使其功能得以保留,并发症少,且可重复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和脾动脉双栓塞治疗肝癌伴脾亢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学  张素芳  周青  赵锡立 《医学争鸣》2004,25(23):2126-2126
1 临床资料肝癌伴脾亢患者32(男23,女9)例,年龄37~65岁. 肿块直径3~11 cm. AFP<20 μg/L者3例. 20~400 μg/L者11例,400~2500 μg/L 18例. 术前外周血白细胞平均值2.9×109/L,血小板平均值为57.6×109/L,具有明确的脾功能亢进征象. 肝功能改良Child A级18例,B级10例,C级4例.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腹主动脉造影后,对肿块可凝供血动脉如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膈动脉及胃左动脉等选择性造影,对供血动脉尽可能作节段性栓塞. 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和化疗药物之混悬液,其中400 g/L碘油5~20 mL,表阿霉素40~60 mg,卡铂300~400 ng,直至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期间灌注5-FU 500~1000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