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类乳癌易感基因1/人类乳癌易感基因2相关性乳腺癌与三阴性乳腺癌在分子表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类乳腺癌治疗手段有限,患者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病因学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的深入,对其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由此开发出一系列药物,并相继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姚江  童超  周志梅  黄桂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70-1772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BRCA1、2在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联合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特征的关系。结果 BRCA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BRCA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BRCA1、2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5、-0.517,P<0.05)。BRCA1的表达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4,P<0.05),与PR的表达无关(r=0.243,P>0.05)。BRCA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关(r=0.201、0.245,P>0.05)。结论 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治疗及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BRCA1/2基因突变是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可导致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等风险显著增加。BRCA基因检测可帮助临床进行准确的治疗和判断预后、评估家属遗传风险,有助于采取预防性手术等。目前国内BRCA基因检测的有三代测序技术,每一代又有许多检测平台,有各自的优缺点。国内外的BRCA1/2基因检测应用因为患病人群特征、仪器设备、医疗水平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本文综述BRCA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CA1、BRCA2蛋白在1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和3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RCA1、BRCA2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中的异常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失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在低年龄组、雌激素受体(ER)阴性组BRCA1基因蛋白失表达率增高,BRCA1和BRCA2在乳腺癌中的表表这具有一致性.结论 BRCA1、BRCA2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有很高的表达,在乳腺癌中其表达率下降,且均与乳腺瘸组织学分级县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表明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对遗传性和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1].近年来,HER-2/neu(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是乳腺癌中研究较多的癌基因之一,被视为继雌激素受体之后的第2个乳腺癌预后因子.现将HER-2/neu基因蛋白在乳腺癌恶变中的作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近年来,HER-2/neu(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是乳腺癌中研究较多的癌基因之一,被视为继雌激素受体之后的第2个乳腺癌预后因子。现将HER-2/neu基因蛋白在乳腺癌恶变中的作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化疗的出现,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目前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体内信号通路的异常及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针对这些方面异常的治疗,即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通过PCR及DHPLC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域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发现BRCA1突变包括3个疾病相关性突变,5种错义突变,4种核苷酸多态性,而BRCA2突变包括4个疾病相关性突变,8种错义突变,5种核苷酸多态性。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家族性乳腺癌的BRCA1基因突变率为6.12%,低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BRCA1基因致病性突变更多见于ER/PR(+)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DNMT1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蛋白表达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以探讨DNMT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2例散发性乳腺癌与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甲基特异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97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3);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量增多(P=0.014);用甲基特异化PCR法检测97例乳腺癌标本中BRCA1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19.6%;DNMT1蛋白的表达与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呈正相关(r=0.349,P<0.01);BRCA1和DNMT1阳性表达有降低患者总体生存期(OS)(P=0.059,P=0.041)和无病生存期(DFS)(P=0.054,P=0.026)的趋势。结论乳腺癌中DNMT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并且可能存在DNMT1催化BRCA1基因甲基化,从而下调BRCA1蛋白表达,进而导致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机制,提示抑制DNMT1可能利于乳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栖溶  易丹  张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2):2677-2682
目前全球有4款获批治疗乳腺癌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分别是哌柏西利、瑞博西利、阿贝西利和达尔西利。其中,阿贝西利是继哌柏西利和瑞博西利之后第3个进入市场的CDK4/6抑制剂,可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或他莫昔芬作为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早期高危乳腺癌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还可联合氟维司群或AI治疗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就阿贝西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宁波地区60例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检测,了解宁波地区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位点及携带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4~2015年宁波市第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无血缘关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共6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2~69岁,平均43岁,静脉采血提取DNA,对BRCA1基因进行全长测序。BRCA1基因的突变通过DNA扩增并送交测序,结果经测序证实。统计分析BRCA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60例遗传性乳腺癌,共发现14例(23.33%)BRCA1基因突变,其中185 del AG(2例)、4956 AG(2例),1100del A(1T例),IVS17-1GT(1例),3449 ins A(1例),其余突变在BIC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突变组织分期较晚,发病年龄偏早。结论宁波地区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率较高,多为移码突变;三阴性乳腺癌BRCA1突变的组织分期较高;在宁波地区BRCA1基因的185 del AG、4956 AG为BRCA1基因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易复发和转移,总体预后较差。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因靶向药物的不断问世而呈现更多可能,这类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奈拉替尼、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图卡替尼)、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DS-8201)。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2例.采用替吉奥单药口服,40~60 mg(&lt;1.25 m2 40 mg;1.25~1.5 m2 50 mg;&gt;1.5 m2 60 mg),早晚饭后口服,连服14 d,21 d为一周期,直至PD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则终止治疗.结果 CR 0例,PR 7例,SD 8例,PD 7例,总有效率(RR)31.8%,疾病控制率(DCR)6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8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骨髓抑制(13.6%),恶心(9%),乏力(9%).结论 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治疗用于乳腺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疗效确实、耐受性良好的特点,已在各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三苯氧胺仍是绝经前患者的标准用药,绝经后患者则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本文就近年来进行的多个大宗临床试验,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崔语恒  赵少荣  刘晶晶  张瑾 《天津医药》2020,48(12):1230-1235
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全身转移率高、对常规治疗不敏感以及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随着对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机制及TNBC免疫特点的不断探究,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TNBC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具有不同机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TNBC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将紫杉醇与人血白蛋白相结合的新型制剂,它利用白蛋白作为人体疏水性分子的自然载体的生物特性增加了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布,减少了使用聚氧乙烯蓖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同时提高了紫杉醇的最大耐受剂量和在人体中的吸收、转运及药物利用度。目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其近年来对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