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蒌片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症、血管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测定血脂水平相关的指标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HDL/LDL比值,并测定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指标内皮素(ET)、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采用机械性(导管牵拉)所致大鼠动脉内皮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结果丹蒌片能降低高脂饲料喂养所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能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具有明显改善机械性损伤所致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的作用。结论丹蒌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改善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凌云  何作云  牟娇 《重庆医学》2005,34(10):1495-1497
目的探讨中成药制剂心脉神口服液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抗凝/促凝功能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模型,采用细胞培养,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发色底物法等技术,先观察ox-LDL对培养的VEC所分泌t-PA/PAI-1活性的影响,然后将心脉神口服液(XMSol)预先或与ox-LDL同时加入培养细胞上清中,观察心脉神口服液的保护作用.结果ox-LDL使VEC分泌的t-PA的活性显著降低,使VEC分泌的PAI-1活性明显升高.心脉神口服液与ox-LDL并用时可使ox-LDL这一作用减弱.结论心脉神口服液能拮抗ox-LDL致内皮细胞分泌t-PA下降和PAI-1增高,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促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高脂血症患者经立普妥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高频血管探头检测67名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在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同时检测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转氨酶(ALT)等指标.服用立普妥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前后的变化.结果 服立普妥8周后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血浆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立普妥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逆转或延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对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His于1865年首先提出内皮(endothelium)这一要领以来,人们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VEC)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药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预防内皮损伤,有效地改善或逆转其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位于血管内壁的一层多功能的细胞,其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VEC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血瘀证与VEC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1],利用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内环境及其分泌功能,从而调节内皮功能。桃红四物汤源自于清代吴谦所著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 (VEC)具有内分泌功能。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导致VEC功能异常,是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VEC功能,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乐 《医学综述》1996,2(8):385-387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位于循环血流与血管壁内皮下组织之间的单层细胞。近年来,众多实验结果使人们彻底改变VEC仅作为单纯管腔内衬的概念,显示VEC有广泛生理功能,如抗凝、抗血栓形成、纤溶,合成结缔组织成分,代谢及分泌活性物质等。后又证明许多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依赖VEC完整且功能正常。VEC损伤或激活产生机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管腔狭窄等。VEC不仅直接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与许多药物作用机理相关,对研究疾病与新药开发有重大意义。为此,作者复习大量文献,对内皮正常功能、机能…  相似文献   

9.
HDL与内皮细胞在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介于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一种强有力的抗血栓、抗氧化和抗炎屏障,而当血管内皮细胞遭受到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吸烟所致慢性炎症和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这种保护屏障会被破坏,从而发生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
循环内皮细胞(CEC)是进入循环血中的血管内皮细胞(VEC),既可因正常新陈代谢出现,也可因各种疾病或因素导致VEC损伤而产生.CEC检测方法建立20多年来的众多研究表明,该指标可做为反映多种心脑血管等疾病在体VEC损伤的依据.近几年,CEC检测已应用于中医药的研究.现综述这方面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衬贴于血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细胞。VEC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其状态与血管内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等病理生理过程紧密联系,在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及诊治中非常重要,现就VEC与冠心病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内皮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膝药理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PS)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预防和修复作用。方法:给Wistar大鼠灌服牛膝醇提物后取其血清加至单层培养的VEC细胞中观察VEC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结果:牛膝药理血清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够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脂多糖对其的损伤。结论:本课题为牛膝对高血压病预防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行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与纤溶功能、炎症因子与趋化因子以及各项血清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与纤溶功能、炎症因子与趋化因子以及各项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其改善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等水平均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问的一道机械屏障,对维持血管张力、血液正常流动及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其屏障和分泌功能影响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无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或非体外循环下CABG均能够导致VEC的激活、损伤即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机制.方法(1)使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EK1)抑制剂作用与含有碘离子(I-)培养环境中的VEC,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在不同浓度环境中培养VEC,使用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MEK1抑制剂作用于含有I-培养环境中的VEC后,细胞相对增殖率低于KI组(P<0.01).不同浓度的I-作用于VEC后,VEGF表达未出现上调(P>0.05).结论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可能与MEK1激活有关,碘不促进VEC合成VEGF.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QS高、中、低剂量组、氯贝丁酯组、高脂模型组和正常组,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大鼠血清血脂、氧化亚氮(NO)、氧化亚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SQS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CAM-1、VCAM-1、ET,升高NO、cNOS,有效维持NO/ET平衡,对HDL-C、iNOS影响不明显。结论 SQS能调整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林潮 《医学争鸣》2005,26(19):1786-1786
0 引言冠心病是糖尿病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危害人类健康及其严重的疾病. 不少学者认为糖尿病(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血栓调节蛋白(TM)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测定DM2 82例血栓调节蛋白,观察血管病变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 (VEC)为衬贴于血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细胞 ,位于血流和组织之间 ,其面积可达 1 0 0 0m2 以上 ,除具有天然屏障作用外 ,还具有活跃的代谢与内分泌功能。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同时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时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作如下综述 :1 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正常的血管内皮代谢极为活跃 ,功能十分复杂 ,内皮细胞作为简单的血管内壁衬托组织和被动屏障的观念已过时 ,它与血管、心脏共同组成心血管内分泌器官。其主要的生理学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进行干预治疗(予丹参酮ⅡA 10mL静脉点滴,1次·d-1,治疗1周)。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经丹参酮ⅡA干预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的ET、TXA2较干预前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I2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够调整、改善VEC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VEC可能是丹参酮ⅡA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系一多因素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均可能诱发和促进其形成。基于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 AS 形成的起始步骤,早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就有人根据“内毒素(endotoxin,ET),可引起 VEC 损伤”的事实提出 ET 可能参与 AS 形成。八十年代中期,又有人发现内毒素及其诱导物可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合成,并促使胆固醇蓄积于细胞内。据此提出 ET 可能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