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五脏精气的藏泻.认为五脏不仅主藏,而且也具有泻的功能.五脏主要藏精气,同时也藏蓄浊气;五脏的泻,不仅包括精气化为五液等向体外排出,更主要的是精气在体内向各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以及将代谢废物向六腑的传送.并认为,治疗五脏虚证,虽不能独主纯朴,但是也不可以"通"法而概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张景岳五脏同补学说的渊源、意义及五脏同补代表方五福饮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内经》《类经》《景岳全书》,探讨张景岳五脏同补学说的渊源及意义,代表方五福饮的组成特色及适应范围;通过文献检索,了解五福饮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并附个人临床医案阐释应用心得。[结果]张景岳五脏同补学说源于《内经》五行五藏的观点及相关论述,体现了其重阳不薄阴的温补核心思想、中年求复的治未病观和五脏互藏的整体观。通过临床实践及文献查新,认为五福饮适应范围广泛,对现代退行性骨关节病、肿瘤术后及亚健康调理尤为适宜。笔者拟定的五福健膝方(党参、熟地、当归、白术、甘草、牛膝、木瓜)以五脏同补、强筋壮膝为大法,在五福饮基础上选用强筋壮膝通络之牛膝、木瓜,切合膝骨关节炎五脏气血不足之主要病机。验案中患者系老年女性,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辨证为五脏不足兼气血痹阻,治拟五脏同补、强筋壮膝为大法,佐祛风通络,以五福健膝方合鲍氏四神煎出入,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五脏同补学说丰富了中医温补理论,对指导临床,尤其对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肿瘤等疾病,以及治未病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其现代机制。  相似文献   

3.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对《汤液经法》一书的摘录和总结,本文旨在通过《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用药规律探讨间接反映该时期辨证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五脏精气的藏泻,认为五脏不仅主藏,而且也具有泻的功能,五脏主要藏精气,同时也藏蓄浊气;五脏的泻,不仅包括精气化为五液等向体外排出,更主要的是精气在体内各各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以及将代谢废物向六腑的传。并认为,治疗五脏虚证,虽不能独主纯朴,但是也不可以“通”法而概论。  相似文献   

5.
五脏功能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功能理论建立于《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古代的解剖知识、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医疗实践为基础,古人所采用的以表知里的整体推导方法为藏象学说形成的主体,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经《难经》和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丰富了五脏功能理论,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藏象学的五脏功能理论。  相似文献   

6.
汉代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水肿论述颇详,其中尤其按五脏发病机制及其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简称五脏水肿),对后学者启迪极深。笔者不揣简陋,试对仲景五脏水肿的证治探讨于后,诚望同道斧正。1心水肿关于水肿的形成,历代医家多责之于...  相似文献   

7.
消渴病传统的病机认识是阴虚燥热,本宗《内经》“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痒”之论,结合近年研究与认识,分别探讨了五脏柔弱与消渴病的关系,提出五脏脏真不足在消渴病发生和转归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痰,瘀等病理产物是消渴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治疗该病不可局限于滋阴清热一祛,注重五脏之不足,且兼顾痰、瘀等病理产物的祛除,是提高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治疗疗效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敦煌吐鲁番出土古本五脏论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古本《五脏论》作了详细考察,证明《张仲景五脏论》甲本、丙本后部、《医方类聚·医人》是《张仲景五脏论》三种古传本,均同源于一个祖本,且推论《张仲景五脏论》、《耆婆五脏论》其内容大同,殆仅托名作者之异;归纳总结出三种《五脏论》所记述的“天人合一”、脏腑解剖、三焦人体三段说、经穴、本草等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9.
《内经》藏象学说以五脏为核心来阐述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并赋予五脏以生命中枢的地位,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五脏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五脏的概念内涵入手,在  相似文献   

10.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但五脏相关运用现代语言表述了自《内经》以来五行学说的合理内核,凝炼成为解释复杂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体现了当代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疾病发生不外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而老年人正气渐虚,故常易发病,且常五脏互相累及,相兼为病,本文结合《内经》五脏气之"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从"气"的角度,结合《内经》五脏气探讨老年人五脏病变之病机.  相似文献   

12.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贯穿《内经》全书的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治疗血证的良方。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的角度,结合血与五脏关系的整体性,讨论了四物汤治疗血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五脏图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古代的人体内脏解剖图即五脏图,源自医道两家,主要通过尸体解剖观察而来。五代迄宋,先后出现《烟萝图》、《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李 图》等图谱,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且逐臻进步。日本《万安方》所载五脏六腑形可能为今仅存于世的欧图。《存真图》问世后五脏图分化为明堂图中的内景图、脉诀中的内照图、脏腑身形中的脏腑图。我国五脏图尝传入日本、朝鲜、波斯、欧洲,对当时的世界医学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搜集到的五脏图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便秘从五脏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便秘为老年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宗《内经》"魄门亦为五脏使"之旨,详审五脏虚实,以温心阳、利肺气、理脾胃、疏肝郁、补肾精,燮理五脏阴阳气血,使虚者复、郁者利、闭者通,不专事通下而大便自调,此治病必求其本之法,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肺源性心脏的中医病机是肺病日久,波及五脏,并产生水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治疗上采用气脏兼调法以恢复五脏气机,清除病理产物,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定义的六腑器官都是从原始消化管上发育而来,六腑器官具有发育的优先性,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中心,同时排泄水谷糟粕和五脏之浊气。其中胃、小肠和大肠是消化管道的主要节段,承担着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膀胱负责水液的代谢;三焦是现代医学的胰腺,参与消化管道内和体腔内的体液调控,在肾的主导和膀胱的协同下完成体腔内体液的代谢和平衡;胆囊是六腑当中最具特色的器官,既不完全符合"天气之所生"特性,也不完全符合"泻而不藏"的特性,但是"受五藏浊气",而且其生理功能同时具有所有脏、腑和奇恒之腑的特性,因此被誉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报》2019,(4):707-710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金匮要略》将疾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等。阴阳失调伴随疾病的始终。气滞、水停、血瘀可随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先后、轻重的不同。在疾病后期的瘀血阶段,病机复杂,往往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同时具备。治法上,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有气水同治、气血同治、水血同治以及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同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均意在通畅五脏元真。此为张仲景治病思想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刘涛  王中华  李金田  赖乾 《中医学报》2019,34(4):707-710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金匮要略》将疾病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等。阴阳失调伴随疾病的始终。气滞、水停、血瘀可随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先后、轻重的不同。在疾病后期的瘀血阶段,病机复杂,往往阴阳失调,气滞、水停、血瘀同时具备。治法上,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有气水同治、气血同治、水血同治以及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同治,但归根结底,其目的均意在通畅五脏元真。此为张仲景治病思想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9.
痰 ,是一种黏稠状病理产物 ,可以停滞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中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疾病。李时珍说 :“痰生百病食生灾” ,讲出了中医痰浊的发病特点 ,很科学 ,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中医痰病学 ,自先秦以迄明清 ,古代医家在各自的医疗实践中 ,从不同角度 ,不断的补充、完善、整理、提高 ,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痰病学的内容。本篇拟对五脏生痰这一点略作论述。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特色。痰的产生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痰、饮、水一源而三歧 ,都是体内水谷精微“化失其正”的病理产物 ,形态上有黏稠和清稀之分 ,病症和发病部位各有偏重 ,…  相似文献   

20.
《神农本草经》重视五脏的重要性,强调"五脏"用药应注重药物的属性。该文初步对《本经》治疗"五脏"及其病证的用药进行了整理分类,发现其明言治疗"五脏"或"五内"有关的药物共计三品,四类,47味;四气五味多用药以性味甘、平为主;治疗"五脏"用药不仅有虚实之分,同时也说明"五脏"病证有虚实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