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残端在预防痛性神经瘤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截肢截指病例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采用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残端和锐刀切断两种方法预防痛性神经瘤形成,随访3个月至5年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仅有2例轻度疼痛,疼痛发生率为4.1%;对照组2例重度疼痛,7例中度疼痛,轻度疼痛5例,疼痛发生率为28.6%。研究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频电刀焦化处理神经残端能够有效预防痛性神经瘤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以中度以下为主,占91.7%,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43.3%、46.7%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神经瘤性肢体残端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神经瘤性肢体残端痛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瘤体直径大小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瘤体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瘤性肢体残端痛临床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焕琨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10-112
目的探讨舌三针和项三针并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康复分院2010年lO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将其中采用联合舌三针和项三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采用单纯体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吞咽障碍功能计分进行比较.治疗组计分为(1.01±1.12)分,对照组为(2.19±1.32)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和项三针对中风患者的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有过损伤的部位或神经经途中易受摩擦、挤压的部位或截肢(指)残端出现一个或几个疼痛性结节,触痛很明显,即可诊断为创伤性神经瘤。发生于截肢(指)残端的称为残端神经瘤,是手指短缩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10%的患者发生顽固性疼痛,疼痛的解除较为困难。我科于2001年至2007年共收治残端神经瘤患者27例,采用神经瘤切除后植入骨内显微线固定神经外膜与骨膜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颈椎病ACDF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24h内进行针刺干预。穴取患侧合谷穴、中渚穴、后溪穴,留针30min,每日治疗一次,共治疗10天。采用VAS评分、简式田中靖久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颈肩及上肢疼痛症状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90%。结论手三针治疗CRS术后的疼痛疗效满意,并且能增加ACD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芎嗪股外侧皮神经注射治疗对Bernhardt--Both综合征的疗效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予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股外侧皮神经注射,对疼痛分级、红细胞参数等疗效指标以及安全性进行观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复发率13.33%、不良反应率6.67%;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检测各项结果比较,t=-2.301~g.841,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病情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股外侧皮神经注射治疗Bernhardt--Both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沿皮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龙胆泻肝汤配合沿皮刺,对照组30例只内服龙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两组比较有及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加沿皮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病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肩三针傍刺为主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62例门诊的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用肩三针傍刺为主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VAS评分(2.5±1.2)低于对照组(4.6±1.4)分,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相比,肩三针傍刺为主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易于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鼻三针加枕骨下项线痛点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针灸科门诊42例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针刺鼻三针加枕骨下项线痛点治疗;选取同样例数作为对照组,只针刺鼻三针穴.观察、比较2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6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鼻三针加枕骨下项线痛点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比单纯针刺鼻三针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谢雄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40-3341
目的探讨地龙膏治疗干槽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地龙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3%愈创木酚海绵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1,3,5,7 d的疼痛缓解情况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7 d,2组患者疼痛疗效指数(EI)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龙膏可有效、迅速缓解干槽症所致疼痛,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2.
<正> 神经瘤性残端痛多由外伤所致,使手指固有神经离断,神经纤维过度增生而形成神经痛,手指末端疼痛,患者十分痛苦。过去多采用肌内植入、骨内植入、单纯神经瘤切除,端—端神经吻合、同位素敷贴和石炭酸残端腐蚀等疗法,效果均不理想。神经瘤残端痛的复发率几乎百分之百,患者反复手术,十分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尹维田在王首夫教授的指导下,对固有神经残端神经瘤切除后,指端两个固有神经残端行自体静脉桥接,重新恢复固有神经连续性,消除神经瘤生长的基础。他用此法治疗30例患者,随访3年,治愈率达87%,仅有4例复发,原因是静脉血管外,因有部分神经纤维遗留重新形成神经瘤所致,其余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舌三针合并言语康复训练在干预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方面的疗效,比较针刺结合康复和单纯康复治疗的效果优劣。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病房的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言语康复训练,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舌三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及其他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舌三针合并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针刺舌下三针、颞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舌下三针、颞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脑水肿期后给予针刺舌下三针、颞三针治疗。对照组36例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5%,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舌下三针、颞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好,既环保又经济,易行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朱雪松 《中外医疗》2010,29(9):91-91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并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并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配合推拿手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1990年起,在切除残端神经瘤后,采用残端直接缝合法(15例)、神经原位移植法(21例)两种重建神经连续性的方式治疗残指(趾)肢神经瘤性残端痛36例;结果:术后32例随访6个月~2年,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愈好转率90%以上;结论:使残端神经的再生恢复其生理过程,无论从预防还是治疗的观点出发,都是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寻兴莲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24-12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0年3月行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止血等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鸿  洪昆达 《西部医学》2015,46(2):21-22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内服治疗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透骨消痛胶囊,对照组口服壮骨关节胶囊,治疗15 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治疗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连愿  单仁勇  苏国庆  王凌 《河北医学》2008,14(9):1069-1071
目的:研究小针刀治疗枕神经卡压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病例分针刀组62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卡马西平)3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治愈50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7.5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刀组临床总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针刀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枕神经卡压性头痛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优于药物治疗,其治疗方法较简单且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次穴配合耳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次髎穴配合耳压治疗组30例,口服芬必得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总积分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次髎穴配合耳压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