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2002—08/2004—05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穴取风池(双)、肩中俞(双),采用缓慢捻转进针法对患者治疗,留针20~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1次/d,6次为1疗程,每疗程后休息1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5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脉动指数以及血管弹性指标,观察其指数的改变情况。 结果:纳入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效果评价:总有效率86.7%。②平均峰流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动脉血流速度变慢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27.57&;#177;4.69),(26.37&;#177;5.85),(33.54&;#177;4.23)cm/s,明显高于治疗前[(23.65&;#177;4.31),(23.27&;#177;4.17),(29.67&;#177;4.55)cm/s,P〈0.05~0.01]。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为(42.27&;#177;3.26),(43.35&;#177;5.72),(50.49&;#177;4.37)cm/s,明显低于治疗前[(48.27&;#177;3.47),(46.03&;#177;4.03),(55.94&;#177;3.40)cm/s,P〈0.05~0.01]。③脉动指数变化情况:患者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脉动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92&;#177;0.26,0.88&;#177;0.33,1.19&;#177;0.33,均低于治疗前(1.27&;#177;0.15,1.18&;#177;0.14,1.38&;#17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④血管弹性指数的变化情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其血管弹性指数治疗后分别为0.51&;#177;0.27,0.52&;#177;0.26,0.54&;#177;0.21,均低于治疗前(0.89&;#177;0.17,0.76&;#177;0.16,0.80&;#17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可降低其血管弹性指数及脉动指数。  相似文献   

2.
王鲁妮  张源源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90-2592
椎基底动脉硬化及颈椎病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眩晕、耳鸣、耳聋及行走不稳等症状,临床常见发生一过性意识障碍,平卧可自行缓解,多于数分钟内意识恢复,不遗留后遗症状,有反复发作倾向。因发作时突然倒地,容易产生外伤,临床上容易与心源性晕厥、癫痫、颈内动脉系统TIA等诸多表现混淆,诊断不清,因此,有必要就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一过性意识障碍的临床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一般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观察病人中发现,在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并不患有颈椎病,仅为单纯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时间的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即可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小板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俨〈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俨〉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177;70.85)&;#215;10^9,(210.07&;#177;70.45)&;#215;10^9(201.53&;#177;96.76)&;#215;10^9 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77;1.82)fl,(9.40&;#177;1.76)fl,(9.51&;#177;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insuffi ciency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 ,但至今对它的概念、分类及病因等仍缺乏足够地认识。为此 ,笔者根据自己既往的研究 ,结合文献复习予以介绍。1 VBI概念提出的背景194 6年Kubik和Adams对基底动脉闭塞进行了首次详细的临床和病理研究。在Fisher报道了颈内动脉堵塞的病人会发生短暂性缺血性发作之后 ,Denny -Brown、Siekert、Millikan、Fang及Williams等人强调需注意与后循环相关的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VB…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脑动脉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疾病,是指多种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一过性缺血而出现眩晕等症状。本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且常为脑梗死先兆,本文通过256病例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选自2005年至2010年于我科诊治的VB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时的眼动功能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眼震电图仪对83例VBI患者进行眼动系统相关检查,并和5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和结论VBI患者存在眼动系统异常,表现为扫视时间延迟、准确度差、视动增益值降低,平稳跟踪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70.85)×109,(210.07±70.45)×109,(201.53±96.76)×109,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82)fl,(9.40±1.76)fl,(9.51±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2006年5月于我科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3例(A组),均经TCD检查证实,男24例,女19例;年龄(41-75)岁,平均(52±10)岁;病程<24 h;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心慌、耳鸣、视物模糊、晕厥等;排除明显的肝、肾或心功能衰竭、肿瘤、结核、肝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治疗前后脑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TCD)两项技术对甲亢治疗前后随诊观察。结果 EEG、 TCD异常率分别为70%(42/60)、 89%(51/57)。 21例治疗后复查,EEG、TCD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血甲状腺素水平与EEG、TCD异常呈正相关;病程长短、年龄、性别对EEG、TCD结果无影响。结论甲亢者同时存在脑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异常。EEG、TCD检查对早期发现甲亢所致脑神经系统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管结构异常有助于对病因的认知和理解,对血管结构异常的分型可以使诊断规范化、系统化。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分型及临床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9-01/2002-12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及病房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干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对发现的33例血管异常者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其尝试性地进行分型。主要观察指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结构异常分型。结果:将椎基底动脉结构异常分为锁骨下动脉型、椎动脉型、基底动脉型和大脑后动脉型4个类型,每型又分为2~5个亚型。椎动脉型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的主要类型,占61%,其次为基底动脉型、锁骨下动脉型和大脑后动脉型。结论:椎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是最常见的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血管性病因。血管结构异常因其成因、年龄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HI)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血管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72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行主动脉弓及全脑DSA检查,对血管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DSA检查血管异常者33例(45.8%),其中前循环异常9例(12.5%),后循环异常17例(23.6%),前后循环均异常7例(9.7%);脑血管结构无明显异常39例(54.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致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病因,前循环血管异常亦是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激活素A、激活素结合蛋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在脑血管病患者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吉林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进行。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20)及脑出血(n=20)和脑梗死患者(n=20)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对照组及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外周血激活素A: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③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脑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脑出血患者外周血激活素A以及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症状好转时趋于正常;脑梗死患者只有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趋于正常。②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降低,可能与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激活素A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激活素A、激活素结合蛋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在脑血管病患者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2005在吉林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进行。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20)及脑出血(n=20)和脑梗死患者(n=20)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对照组及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外周血激活素A: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外周血激活素结合蛋白: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③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脑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脑出血患者外周血激活素A以及激活素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症状好转时趋于正常;脑梗死患者只有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趋于正常。②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降低,可能与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激活素A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