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斯特菌有6个种:分别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人畜致病菌,而绵羊李斯特菌是动物致病菌,其余无致病性。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且临床死亡率较高。不少国家在修订食品安全法规时,  相似文献   

2.
检测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目的 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的浮游菌 ,生物被膜 (biofilm,BF)菌 β-内酰胺酶活性 ;比较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诱导这两种 BF菌产酶能力。方法 用改良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 BF膜型 ,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对 BF进行鉴定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 Bio-Rad蛋白定量试剂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的浮游菌 ,BF菌 ,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诱导 BF菌产 β-内酰胺酶的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的两种 BF菌 β-内酰胺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浮游菌 (P<0 .0 1) ,各种抗生素诱导 BF菌的酶活性显著高于 BF菌 (P<0 .0 1) ,亚胺培南诱导 BF菌产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头孢西丁和哌拉西林 (P<0 .0 1) ,铜绿假单胞菌除浮游菌外各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克雷伯菌各组 (P<0 .0 1)。结论  BF铜绿假单胞菌、BF克雷伯菌能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 ,BF铜绿假单胞菌产酶能力显著高于 BF克雷伯菌 ;亚胺培南诱导 BF菌产酶的能力最强 ,其次是头孢西丁 ,哌拉西林诱导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3.
候配斌 《家庭健康》2011,(11):32-32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7种,即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简称单增李斯特菌)、默氏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茵,其中单增李斯特菌和绵羊李斯特茵有致病性,前者致病力较强,是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余姚市首次检出的阿培依姆沙门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为沙门菌临床治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样本进行沙门菌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药敏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符合率为98%,血清学分型鉴定为阿培依姆沙门菌。药敏试验发现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结论该沙门菌为罕见报道的阿培依姆沙门菌。沙门菌新菌型的检出和发现对该菌引起的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隶属于李斯特菌属,根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将李斯特菌属分为7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威氏李斯特菌、利斯氏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默氏李斯特菌。原隶属于李斯特菌属的反硝化李斯特菌已成为一个新属,称为琼斯菌属。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力的有LM和伊氏李斯特菌,其余均为非致病型。此外,郭仰霖等[1]研究发现一种产H2S型李斯特菌,对动物具有高度致死性,牲畜病死率高达98·48%,对人存在潜在性威胁。1生物学特性1.1形态与染色李斯特菌(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是公共卫生学上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也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本研究了解潍坊市生禽(畜)肉中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污染状况,为食品风险评估、安全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第1~4季度从潍坊市各县市区采集生禽肉和生畜肉共110份,其中生畜肉40份,生禽肉40份,调理肉制品10份,血液制品20份。沙门菌检测方法参照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空肠弯曲菌检测方法参照青岛中创试剂盒说明书。统计分析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含量。结果 110份生禽(畜)肉样品中共检出沙门菌18株,总检出率为16.4%,空肠弯曲菌9株,总检出率为8.2%。检出的沙门菌共包含9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4.5%,主要在生禽肉中检出。生禽肉中还检出了利物浦沙门菌、汤普森沙门菌、婴儿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生畜肉及畜血中检出了肠炎沙门菌、伦敦沙门菌、基维沙门菌、黄金海岸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4种样品生禽肉中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2.5%和17.5%;4种样品间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7.
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由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十个菌株:LM、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默氏李斯特菌、L. rocourtiae、L. fleischmannii、L. weihenstephanensis。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荧光PCR检测沙门菌(salmonella,Sa)、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和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aceA基因、肠炎沙门菌特异序列(GenBank:AF370707.1)、鼠伤寒沙门菌的STM4599序列(GenBank:AERV01000023.1),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VIC、cy5,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沙门菌的方法。结果 29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均扩增出aceA基因,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引物和探针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15株肠炎沙门菌和11株鼠伤寒沙门菌,而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和17株非沙门菌扩增结果阴性。aceA、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的三重荧光PCR扩增效率分别为89%、87%、90%,最低检测浓度分别达到280cfu/ml、260cfu/ml、300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9.
外环境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选择最佳增菌液、增菌时间、分离平板 ,提高外环境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方法〕11种不同种类不同产地沙门菌增菌液用不同来源不同菌量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作增菌效果比较 ;制备贝壳类海产品、大便、水模拟标本作不同增菌液不同菌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增菌效果比较 ;不同菌量模拟标本三种平板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效果比较 ;模拟标本不同增菌时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比较。〔结果〕11种增菌液 ,其中一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不生长 ,二种较差 ,八种较好 ;在模拟标本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增菌效果比较中 ,亚硒酸盐增菌液对海产品、大便标本增菌效果较好 ,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对水样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增菌效果较好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沙门菌显色平板上菌落特征明显 ,分离效果优于SS平板 ;贝壳类海产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模拟标本 37℃增菌 6h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量最多。〔结论〕贝壳类海产品用亚硒酸盐增菌液 37℃增菌 6h ,水样用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4 2℃增菌 12~ 18h,用沙门菌显色平板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盐县志贺菌、沙门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6002-1995、GB17012-1997进行志贺菌、沙门菌检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判断结果。结果:2007年度检出的志贺菌中,B群占60.0%,D群占40.0%,A群和C群未检出,B群中以福氏2 a占优势,构成比为58.3%;检出的沙门菌中,A群占4.8%、B群占47.6%、C群占19.0%、D群占19.0%、E群占9.5%,各菌型中以B群的阿贡纳沙门菌和D群的肠炎沙门菌所占比例稍高,构成比均为19.0%。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萘啶酸的耐药率分别为95.0%、90.0%、95.0%、95.0%;沙门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萘啶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8.6%、33.3%、19.0%、42.9%。结论:2007年海盐县志贺菌感染的优势菌型为福氏志贺菌2 a和宋内志贺菌,沙门菌没有明显的优势菌型。志贺菌和沙门菌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均对1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志贺菌和沙门菌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治疗宜选诺氟沙...  相似文献   

11.
黄峥  席美芳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1):552-553
沙门菌(Salmonella)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引起各种脊椎动物的肠道感染,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大危害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首位或第二位,所以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把沙门菌列为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中的必检项目。沙门菌属是一个很大的属,其血清型有2000多个,带菌以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鸭沙门菌、火鸡沙门菌和纽波特沙门菌等菌型为最常见。近年来陆续有一些新菌型报道,如斯坦利、查理、科尔特里克沙门菌等,但我区始终未发现过沙门菌新菌型。2005年3月,我们在1件健康体检的肛拭标本中,首次分离出1株喀普斯塔德沙门菌。现将该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李斯特菌属内共有6种菌: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绵羊李斯特菌(L.ivanovii)、西尔李斯特菌(L.seeligeri)、英诺克李斯特菌(L.innocua)、威尔李斯特菌(L.welshimeri)和格式李斯特菌(L.grayi);其中单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优势菌型,为痢疾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2003—2009年送检样品中分离到的志贺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型。结果 7年中共检出1 324株志贺菌,分为14个血清型,福氏志贺菌933株,宋内志贺菌391株。其中福氏4c 255株,福氏2b 206株,福氏2a 197株,福氏1a 136株,福氏X变种77株,还包括福氏1b、福氏3a、福氏4a、福氏4b、福氏5a、福氏5b、福氏6a、福氏Y变种共62株。2003年,优势菌型为福氏2 b,到2009年福氏2 a成为优势菌型。结论该地区流行的志贺菌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其中优势菌型为福氏2b型、福氏2a型、福氏4c型和宋内志贺菌,优势菌型出现了变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家蝇幼虫肠道中可培养共生细菌和培养介质中细菌在家蝇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动态,探究家蝇肠道共生细菌的来源。方法家蝇卵孵化后,每天取家蝇幼虫及其周边的培养介质,分别分离培养细菌,直到化蛹。结果未经家蝇幼虫孳生的培养介质中只分离到了假单胞菌属和沙雷菌属。在家蝇幼虫孳生后的培养介质中分离到可培养细菌14属,分别为变形杆菌属、香味菌属、假单胞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微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库特氏菌属、葡萄球菌属、产碱杆菌属、博德特氏菌属、鞘氨醇杆菌属、根瘤菌属、肠杆菌属和克吕沃尔菌属。在家蝇肠道中分离到共生细菌共计11属,分别为变形杆菌属、香味菌属、假单胞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微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库特氏菌属、葡萄球菌属、产碱杆菌属、博德特氏菌属和明串球菌属。家蝇幼虫肠道与介质中共有的细菌有8属。家蝇肠道中分离到次数最多菌属是普罗威登斯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库特氏菌属,而在幼虫培养介质中分离到次数最多的是香味菌属。随着家蝇发育过程,其培养介质中分离到的菌属数量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家蝇幼虫发育过程中,其肠道中分离到的菌属数也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家蝇体内的肠道共生细菌与其孳生环境中的细菌有一定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质粒介导的AmpC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AmpC酶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被认为只由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褪色沙雷菌(前称粘质沙雷菌)、不动杆菌属、蜂房哈夫尼菌、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菌属的染色体介导而产生.后来陆续在产酶溶杆菌、红假单胞菌属、摩氏摩根菌、雷氏变形菌、人苍白杆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静止嗜冷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紫色色杆菌等菌属的染色体结构中也发现了AmpC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变迁及耐药性分析。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结果 2008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7株,占63.6%;宋内志贺菌4株,占36.4%。2009年西城区福氏志贺菌12株,占37.5%;宋内志贺菌19株,占59.4%;鲍氏志贺菌1株,占3.1%。2010年福氏志贺菌6株,占14.3%;宋内志贺菌36株,占85.7%。药敏试验结果:志贺菌对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氨曲南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磺胺、奈啶酸耐药。结论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志贺菌血清型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但是福氏志贺菌已呈逐年减少趋势,而宋内志贺菌呈逐年增多趋势。志贺菌对头孢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临床宜选用此类药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肠杆菌科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调查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肠杆菌科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用双纸片协同法对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的412株肠杆菌科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ESBLs总检出率为18.69%,肠杆菌属、埃希菌属、沙雷菌属和克雷伯菌属菌ESBLs的流行较严重,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32.26%、29%、25%和20.31%,其次为枸橼酸杆菌属(9.38%)、变形杆菌属(6.35%)、沙门菌属(5.26%)和志贺菌属(4.17%);其中阴沟肠杆菌ESBLs检出率最高,达46.6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9%、液化沙雷菌28.57%和粘质沙雷菌28.57%,深红沙雷菌、普里茅斯沙雷菌、聚团肠杆菌和臭鼻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在20%-23.81%之间。结论:ESBLs在肠杆菌科菌中流行情况严重,分布面较广,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和克雷伯菌为主要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774-780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荧光PCR 检测沙门菌(狊犪犾犿狅狀犲犾犾犪,Sa)、肠炎沙门菌(SE)和鼠伤寒沙门菌(ST) 的方法。方法 根据沙门菌犪犮犲犃基因、肠炎沙门菌特异序列(GenBank:AF370707.1)、鼠伤寒沙门菌的STM4599 序列(GenBank:AERV01000023.1),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在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VIC、cy5,建立基于TaqMan探针三重实时荧光PCR 检测沙门菌的方法。结果 29 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均扩增出犪犮犲犃基因,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引物和探针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15株肠炎沙门菌和11株鼠伤寒沙门菌,而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和17株非沙门菌扩增结果阴性。犪犮犲犃、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的三重荧光PCR 扩增效率分别为89%、87%、90%,最低检测浓度分别达到280cfu/ml、260cfu/ml、300cfu/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仙居县腹泻病患者沙门菌感染率、血清型分布以及各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腹泻患者新鲜粪便,进行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从426份标本中检出沙门菌26株,检出率为6.10%。共检出9个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菌,其次是婴儿沙门菌、伦敦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26株沙门菌对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3种药物完全敏感,并发现对某些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仙居县腹泻病中沙门菌检出率高,血清型分布广泛,多重耐药以鼠伤寒沙门菌和伦敦沙门菌最为显著;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沙门菌较为敏感,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肉鸡携带弯曲菌情况,评价肉鸡中弯曲菌对食品安全的风险影响,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7月-11月份随机抽取5个大型养殖场将出栏食用的肉鸡,检测泄殖腔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海鸥弯曲菌。结果:弯曲菌检出率为30%,其中空肠弯曲菌为12.2%,结肠弯曲菌为13.3%、海鸥弯曲菌为4.4%,优势类型弯曲菌呈点状分布,10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肉鸡中弯曲菌携带率较高,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