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乳是婴儿不可替代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用配方奶喂哺婴儿的现象普遍存在,新生儿纯母乳喂养也因母乳分泌不足而困难重重。为了确保婴儿的母乳喂养,我们在临床对产妇实施了乳房按摩,经多年临床效果观察,乳房按摩后,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明显缩短,泌乳量增加。这项工作已被产妇广泛认同和接受,对婴儿的母乳喂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妹英 《广西医学》2012,34(12):1704-1705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模式,为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答方式调查产后42 d的779例产妇,了解影响产褥期内婴儿纯母乳喂养因素。结果本地户籍组、计划外妊娠、剖宫产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低于流动人口组、计划内妊娠、阴道顺产的婴儿。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产母未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产母未掌握母婴分开情况下保特泌乳的方法:产母对产后6个月内泌乳机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一过性的乳汁不足处理不当;政府对社区妇幼保健人员母乳喂养知识及哺乳技巧的培训不足,未能深入细致地指导产妇及家庭成员进行母乳喂养及育儿方面的指导。结论加强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有助于提高出生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婴儿性别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152例婴儿按性别分两组进行比较,研究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女婴组4个月纯乳母乳喂养率为48.65%;男婴组为83.33%,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切盼男婴的产妇心理状态不好,对母乳喂养有不利影响,应对切盼男婴儿的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周辉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47-3248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全世界至少有80%婴儿母乳喂养至少4 个月~6 个月,母乳喂养是最科学,最佳的喂养方法[1].我院自2000 年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对无禁忌证的产妇实行母乳喂养,在产妇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中,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使产后纯母乳喂养率达到满意结果.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母乳喂养婴儿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356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产后访视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356例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影响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会阴的损伤程度、产妇的受教育程度、产妇乳房的状况以及新生儿对乳头的错觉等。针对以上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这356例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针对影响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母乳喂养有很多优点。母乳中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及比例最适合婴儿 ;母乳中含有抗体 ,能提高婴儿的抵抗力 ;母乳喂养能促进产妇产后的子宫复原、降低产后出血率等。现今 ,全国各家医院都开设了母婴病房 ,目的是为了 2 4h母婴同室 ,按需哺乳。但临床往往不能做到 10 0 %纯母乳喂养 ,除去一些有医学指证的以外 ,是因为产妇乳头凹陷而放弃母乳喂养。为纠正乳头凹陷 ,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我们总结了如下方法。产前手法纠正。用双手拇指在乳头两侧做十字型按压 ,使乳头突出 ,每天坚持 2~ 3次 ,每次 10min。但孕 12周以前和孕 …  相似文献   

7.
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是确保婴儿智力和体质正常发育的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大力提倡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康复,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但在哺乳早期,由于部分产妇掌握的乳房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不全面,出现乳房发硬、肿胀,乳头相应变短,婴儿吸吮困难。乳房分泌的乳汁得不到及时排出或乳腺管阻塞不通,乳汁淤积成块.出现胀痛及沉重感,影响了正常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提高4-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是全球的一个奋斗目标,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人类生命早期的最佳营养和免疫剂.母乳含有大量抗体,可以保护婴儿减少疾病,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母乳喂养的工作,从出生即刻做起.临床上,新生儿可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喂养困难,困扰着很多产妇及其家人,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11月105例母乳喂养困难的产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优生优育及围产医学的发展,实行母乳喂养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临床往往做不到100%纯母乳喂养,除去一些医学指证外,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产妇乳头凹陷,使婴儿不能进行有效的吸吮。已有资料表明它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降低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乳头保护器让婴儿吸吮40例,以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风俗等原因,不少产妇怕苦、怕痛、怕体形改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出现母乳喂养率下降,婴儿的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实现2000年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目标,我院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一年半的实践,我院使3080名产妇,80%有充足的奶水,20%产妇基本能满足婴儿喂养的需要,无1例无奶。现将所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潘群红 《求医问药》2014,(20):106-10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为观察组产妇使用健康教育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产后半年纯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健康教育结束后,观察组产妇产后半年的纯母乳喂养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纠正其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兴云  赵丽  邓荣秀 《中外医疗》2011,30(26):109-109,111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剖宫产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不受干预者。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才能有效促进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4个~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并促进其母乳喂养。方法:选择足月分娩的产妇及婴儿84例,以是否进行产后访视和指导为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4个~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5%,对照组4个~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71.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产后访视对促进4个~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母乳喂养是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技术之一。为了确切了解产后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1999年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分娩的产妇925例,经问卷调查获完整资料者456份,年龄20~35岁,平均26岁。对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如产后疲劳、婴儿独睡、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情况、产假不足4个月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方法 以电话询问及信访的形式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发出问卷925份,回收完整问卷456份,回收率49.29%。 2 结果 2.1 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高,随着时间推移,纯母乳喂养率渐次降低,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仅为50%。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产妇母乳喂养1314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现阶段我院分娩产妇母乳喂养实施状况,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接受产后访视和产后42d来院康复体检的1314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情况、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喂养方式。结果:阴道分娩产妇对产后早期无乳或乳少、怕药物对婴儿影响的认知比例低于吾q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妇因体位、疼痛而影响母乳喂养等因素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4例产妇中阴道分娩母乳喂养率(73.90%)明显高于剖宫产母乳喂养率(30.32%)。结论: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降低母婴患病率;积极倡导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产妇在我院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可达98.2%,但在产后1个月进行访视的时候发现4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为72.9%,和产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顺利的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都有诸多的益处。因此社会和医院应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正确的护理,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刘可  邹丹 《重庆医学》2016,(3):429-430
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最适宜的食物,可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1]。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之后适当添加辅助食品,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年或更长的时间”,这决议已被视为全球婴幼儿喂养的黄金标准[2]。母乳中含有来自母体的活性抗体和免疫物质,能增强新生儿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乳喂养有效降低新生儿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纯母乳喂养3~4个月可减少临床哮喘,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的发生。在低风险人群中能降低27%的发病率[3]。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妇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风险[4]。但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手术切口疼痛、活动不便,缺乏母乳喂养信心等给母乳喂养带来了困难。调查显示,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5]。为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减轻产妇痛苦,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侧卧位与坐位两种哺乳体位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侧卧位哺乳优于传统坐位哺乳的体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早吸吮和乳房排空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我们对239例婴儿早吸吮、乳房排空与产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吸吮乳房排空对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很大影响。 1.早吸吮的意义 新生儿在出生后20—50分钟正处于兴奋期,新生儿在断脐后,产房工作人员要尽早地(产妇产后半小时内)把孩子抱给母亲,帮助婴儿正确含接,并做到充分  相似文献   

19.
产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250对母婴观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所采取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为提高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我院成立了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对出院后责任社区母乳喂养进行监测和随访。现将在我院分娩的250对产妇和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的母婴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为1995年10月~199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产妇和婴儿。母亲250例年龄在20~40岁,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并发症及产后出血等异常,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婴儿250例为足月儿,体重≥2500g,出生后…  相似文献   

20.
为2000年我国4mon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目标,我院产科从1996年起,实施了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措施,按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培训教材》的要求,进行喂养技术指导,实现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难点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早吸吮让婴儿早期频繁地吸吮乳房,其意义在于宝贵的初乳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早吸吮能反射性的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使乳汁分泌增多。有的产妇认为初乳量少喂不饱婴儿,要求加糖水或牛奶等,针对这类心理,护士采取的措施是首先给产妇讲解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