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视频喉镜与普通喉镜用于鼾症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I或Ⅱ级的鼾症患者50例,Malamptti分类法为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视频喉镜组(Glide Scope喉镜,G组)和普通喉镜(Macintosh喉镜,M组)。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2 min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成功所需的时间、插管时C/L分级、患者术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SBp、DBp及HR。结果 G组C/L分级低于M组,插管时间短于M组;两组间SBp、DBp与H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频喉镜组用于鼾症患者经鼻气管插管较普通喉镜组暴露更佳,插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或利多卡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8-78kg,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芬太尼3μg/kg组(Ⅰ组)、芬太尼3μg/kg+艾司洛尔1mg/kg组(Ⅱ组)和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mg/kg组(Ⅲ组)。3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和罗库溴铵0.8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及10min(T5)记录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并于T0、T1、T3时采集桡动脉血7ml,测定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2、T3时的HR、SP、DP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Ⅲ组在T2、T3时的HR、SP、DP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的HR、SP、DP在T1-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3时血浆Ad和NA的浓度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Ⅲ组血浆中Ad、NA浓度低于Ⅰ组(P〈0.05)。结论芬太尼3μ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或利多卡因1mg/kg均可减轻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润 《西部医学》2011,23(7):1304-130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组合瑞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在无肌松药情况下行气管插管时对插管状态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Ⅰ),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组Ⅱ),瑞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Ⅲ),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3 mg/kg(组Ⅳ)。分别记录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的插管状态。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3、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组Ⅱ、Ⅲ和Ⅳ比组I获得满意插管率更高(P〈0.05),Ⅱ、Ⅲ和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MAP和HR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联合使用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可能是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李国利  王暐  刘薇  滕金亮  李福龙 《重庆医学》2015,44(13):1796-1798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对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地佐辛组(D组,n=20).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给药5 min后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注射液2 mL行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在直视下行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静脉注药前(T0),静脉注药后3min(T1),5min(T2),环甲膜穿刺时(T3),穿刺后3 min(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5 min(T6)各时刻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分压(SpO2)、BIS值;并记录各时刻的镇静程度.结果 两种药物都能有效地抑制穿刺及插管时血压、,心率等应激反应,但地佐辛组在慢诱导麻醉插管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 0.2 mg/kg地佐辛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优于2 μg/kg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两者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E组、P组和F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依托咪酯0.4 mg/kg(E组),丙泊酚2mg/kg(P组),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1mg/kg(F组)。监测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分钟(T1)、诱导后3分钟(T2)、插管后1分钟(T3)、插管后3分钟(T4)、插管后5分钟(T5)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③结果 P组在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 P <0.05);E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05);F组在整个诱导与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平稳。 E组在插管后BIS一过性上升( P <0.05);P组和F组均无明显变化( P >0.05),而是呈时间依赖性缓慢回升。④结论以依托咪酯0.2mg/kg复合丙泊酚1mg/kg诱导,可保持整个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观察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方法 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复合行快速顺序诱导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前应用硫酸镁预处理;Ⅱ组0.6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Ⅲ组0.9 mg/kg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Ⅱ组、Ⅲ组非硫酸镁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硫酸镁预处理作为对照.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及气管插管后1~5分钟的收缩压(SAP)、心率(HR),并评估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1)Ⅰ组插管条件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2)气管插管后1 min Ⅰ组患者的SAP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三组患者HR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气管插管后5min内Ⅰ组无高血压病例发生(P=0.01),而Ⅱ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预处理阿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可以改善插管条件并避免插管后瞬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异丙酚麻醉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 (BIS)的变化 ,探讨既能避免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方法  6 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2mg/kg ,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 ,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于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2 0mg。所有患者均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后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双频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后双频指数下降最明显 ,达 5 3.4 9± 0 .74 (P <0 .0 1)。Ⅱ组气管插管后双频指数回升最明显 ,达 77.84± 3.2 5 (P <0 .0 5 )。Ⅰ组气管插管前收缩压下降最明显 ,为 (81.2 0± 11.13)mmHg(1mmHg =0 .133kPa ,P <0 .0 1) ,其中有 8例收缩压 <80mmHg。 结论 麻醉诱导首次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在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 2 0mg是一种既能避免发生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芬太尼不同诱导剂量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根强  靳三庆  黄宏辉 《广东医学》2003,24(10):1119-1120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 60例ASAⅠ~Ⅱ级成年患者 ,随机分成Ⅰ ,Ⅱ ,Ⅲ 3组 ,全麻诱导时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 4μg/kg ,6μg/kg ,7μg/kg ,同时 3组均合用咪唑安定 0 1mg/kg、维库溴铵 0 12mg/kg进行诱导插管。记录诱导前 ,插管后 1,3 ,5min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心率 (HR)的变化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组患者插管后 1,3 ,5min的SBP ,DBP及HR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 (P <0 0 5 )。Ⅱ组及Ⅲ组患者插管后 1,3 ,5min的SBP ,DBP ,HR值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Ⅱ ,Ⅲ组患者插管后 1,3 ,5min的SBP ,DBP及HR值较Ⅰ组患者的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以咪唑安定0 1mg/kg ,芬太尼 6μg/kg ,维库溴铵 0 12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 ,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且血压、心率平稳 ;而 4μg/kg的芬太尼则不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2mg/kg,R组注射瑞芬太尼1~2μg/kg(时间〉1min),F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两组均注射维库溴胺0.1m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与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可明显抑制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指标的皮层功能状态以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理剂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心、脑疾患的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Ⅱ、Ⅲ、Ⅳ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0.2μg/kg、0.4μg/kg、0.6μg/kg后,继之以输液泵持续输注丙泊酚使BIS值稳定在45±5,并维持3min后显露声门完成气管内插管。结果:诱导插管后,Ⅰ、Ⅱ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改变,Ⅲ、Ⅳ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插管刺激使Ⅰ、Ⅱ、Ⅲ组BIS值较插管前明显升高,而Ⅳ组BIS值升高却不明显。结论:丙泊酚与0.4μg/kg、0.6μg/kg的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减弱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且与0.6μg/kg的舒芬太尼还能抑制插管对皮层状态的激活。  相似文献   

11.
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4 μg/kg,罗库溴胺0.6 mg/kg行气管插管诱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BIS为麻醉深度指标,研究不同剂量硫酸镁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硫酸镁小剂量组(M1组)和硫酸镁大剂量组(M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1)。M1组和M2组病人在插管前3分钟分别推注硫酸镁15mg·kg^-1、25mg·kg^-1。根据BIS值变化调节异丙酚靶浓度,使BIS值维持在45-55。在BIS降至55以下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3、5、10分钟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即刻和1分钟M1组和M2组SBP,MBP变化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P〉0.05),M2组与C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C组插管后1分钟HR增快明显(P〉0.05),其余各时点各组内、各组间HR变化均无差异。C组各时点异丙酚有效靶浓度均显著高于M1组和M2组(P〈0.01)。结论气管插管前静注硫酸镁可以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明显降低异丙酚TCI效应室靶浓度,以25mg·kg^-1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37例ASAⅠ~Ⅱ级、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芬太尼组)68例和Ⅱ组(舒芬太尼组)69例。Ⅰ组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img/kgiv;Ⅱ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img/kgiv。观察指标: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Ⅰ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确定芬太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注射芬太尼3μg·kg-(Ⅰ组)、5μg·kg-1(Ⅱ组)、7μg·kg-1(Ⅲ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异丙酚、硫喷妥钠、依托咪酯静脉诱导、气管捕管期间对循环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全麻病人30例,随机分为二组(n=10),分别给予异丙酚(Ⅰ组)、硫喷妥钠(Ⅱ组)、依托咪酯(Ⅲ组)行静脉诱导、插管,观察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在诱导、插管期间的变化。结果:心率:Ⅱ组、Ⅲ组在插管即刻明显增快,(P<0.05)。平均动脉压:Ⅰ组在插管前下降明显,(P<0.05)。Ⅱ组在插管前下降和插管后4min明显上升,(P<0.05)。Ⅲ组在插管即刻有明显上升,(P<0.05)。皮质醇、胰岛素:Ⅱ组、Ⅲ组在插管后4min有明显上升,(P<0.05)。血糖:3组在诱导插管期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诱导比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对循环及内分泌的影响小,应激反应轻,静脉诱导平稳,适用于各种全麻手术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石凌  张抗抗 《中原医刊》2011,(21):12-14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麻醉诱导的安全、有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mg/kg行全麻诱导;Ⅱ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1mg/kg,罗库溴铵0.6mg/kg;m组应用咪达唑仑0.01mg/kg,地佐辛0.2mg/kg,罗库溴铷.6mg/kg;三组均行微量泵输注异丙酚,BIS值降至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6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并记录各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应用异丙酚的总量。结果①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②与I组相比,Ⅱ组在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及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I组,Ⅲ组在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③异,丙酚在诱导气管插管时的总用量,I组为(88±11)mg,Ⅱ组为(124±17)mg,Ⅲ组为(91±13)mg,Ⅱ组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I组和Ⅲ组,I组和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可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0.2mg/蝇能维持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舒芬太尼减轻气管内插管引起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TcI)诱导时,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的合理剂量和给药方法。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5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2.0μg/mL,按舒芬太尼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分为4组:Ⅰ组0.3ng/mL,Ⅱ组0.4ng/mL,111组O.5ng/mL,Ⅳ组0.6n∥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待舒芬太尼达效应室浓度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min和5min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变异性(HRV)、高频段(HF)和低频段(LF)值以及低频和高频段比值(LF/HF)。V组选择靶控4组中观察指标最稳定的一组,将舒芬太尼的诱导用量换算成每公斤体重平均用量,在TCI丙泊酚的同时,30s徒手匀速将计算剂量静脉推注完毕后插管,并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插管后即刻,Ⅰ组和Ⅱ组的HR和MAP高于Ⅲ组和Ⅳ组,也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但Ⅲ组和Ⅳ组的HR、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气管插管引起的SBP和HR升高20%的发生率比Ⅲ组和Ⅳ组高(P〈0.01)。诱导期Ⅳ组有2例发生呛咳,4例发生胸壁僵硬.Ⅲ组诱导过程中各项观察指标最稳定。V组插管引起MAP、HR的升幅及SBP升高20%的发生率高于Ⅲ组(P〈0.05)插管前Ⅲ组和Ⅳ组BIS值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插管后即刻Ⅲ组的BIS值低于Ⅰ组(P〈0.05).诱导和插管期间各组HRV、LF和HF测定均值均无明显变化.插管后即刻测定的LF/HF,Ⅰ组比基础值增加93.5%(P〈0.01);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2.0μg/mL复合舒芬太尼0.5ng/mLTCI诱导行气管插管可以明显减轻气管插?  相似文献   

20.
脑电双频谱在功能区癫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生  田肇隆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09,31(10):577-580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BIS)在大脑重要功能区癫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的作用。方法20例运动区病灶切除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BIS监测下持续输注丙泊酚24mg/(kg·h)+瑞芬太尼0.050.2μg/(kg·min)+00.8%异氟烷维持麻醉,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在大脑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前1520min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烷吸入,在BIS〉60后进行大脑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以及脑功能区电刺激病灶定位,在BIS〉70后开始唤醒患者,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确定癫痫病灶区后加深麻醉。6例语言区病灶切除患者采用局麻加静脉复合麻醉,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12mg/(kg·h)+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间断静脉输注芬太尼每次0.050.1mg、氟哌利多每次12mg,在ECOG监测前1520min停止输注丙泊酚,进行ECOG监测病灶定位,观察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2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都能够做出握手、抬腿、睁眼等动作,唤醒时的BIS值为79.0±6.0。6例局麻+强化患者均配合术者完成病灶定位过程中的语言功能测试。所有患者无躁动、呛咳发生。结论局麻+强化麻醉可用于语言区癫痫灶的定位和切除。BIS引导下的精确麻醉用药,可用于指导癫痫患者术中癫痫灶的定位和切除,以及功能区癫痫灶切除的术中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