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制小夹板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但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 ,输液部位多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选取手背、足背浅静脉网中任意一条分支[1] 。常使输液不畅通 ,由于反复穿刺给患儿增加痛苦 ,以往有人曾用纸板、压舌板或棉杆代替夹板使用 ,因这些东西不灵活 ,不能因关节的位置改变而变形 ,对四肢活动不利 ,甚至导致四肢循环障碍。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我科采用自制的小夹板做患儿四肢输液的固定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废纸盒、纱布或白棉布、胶布、直径 0 .1cm…  相似文献   

2.
宗贝 《现代护理》2007,13(15):1468
外科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偏小、生性好动、配合能力差、滴速慢、输液时间长,在输液过程中反复穿刺的现象较常见。为保证输液顺利进行,除掌握好穿刺技术,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外,对输液部位的固定也极为重要。我们将盛针剂的空纸盒应用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可制动患儿手腕部,减少局部活动,确保输液通畅,减少了因反复活动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而导致输液局部渗漏的现象,现介绍如下。1材料盛针剂的空纸盒,选用长约12~15cm,宽约6~8cm,厚约1cm左右为宜。医用胶布一卷。将收集的空纸盒存…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型输液器材,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深受广大儿科家长的欢迎,也为儿科护士多部位静脉输注穿刺提供技术支持.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最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但在为患儿输液时,常由于小儿爱哭闹、好动、不合作、血管细、短、不易固定等因素增加了四肢静脉(常用部位手背、足背、踝部)穿刺的难度,致使穿刺失败.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44例四肢输液患儿采用双人配合输液法和单人常规输液法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型输液器材,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痛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深受广大儿科家长的欢迎,也为儿科护士多部位静脉输注穿刺提供技术支持.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最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但在为患儿输液时,常由于小儿爱哭闹、好动、不合作、血管细、短、不易固定等因素增加了四肢静脉(常用部位手背、足背、踝部)穿刺的难度,致使穿刺失败.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44例四肢输液患儿采用双人配合输液法和单人常规输液法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静脉注射药物是治疗小儿疾病常采用的有效给药途径,由于小儿配合能力差或不合作等原因,致使在进行手背静脉网、足背静脉弓或大小隐静脉穿刺时,常因固定不良导致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而造成局部渗漏疼痛肿胀、输液中断。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造成家属不满,而且也影响了抢救、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对门急诊2 000例患儿在手背和足部输液过程中采用静脉输液保护板进行有效固定,减少局部关节活动,确保了输液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手板在小儿输液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哭闹、好动、不配合,易使穿刺失败及局部药物外渗,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又浪费医疗资源.为此,我们针对4~7岁患儿的特殊情况及家长希望穿刺四肢静脉(主要是手背静脉)的心理,采用一种齐鲁制药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小手板,应用于儿科临床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套管针输液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穿刺输液为儿科住院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小儿外周静脉较纤细,且位置难以确定,传统的钢制头皮针不仅难以穿刺成功,而且保留时间短,给治疗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科自1996年4月~1998年2月采用套管针穿刺静脉治疗,取得明显...  相似文献   

8.
2005(半月刊)《现代护理》杂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夏萍 《天津护理》2005,13(1):47-47
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哭闹、好动、不配合,易使穿刺失败及局部药物外渗,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又浪费医疗资源。为此,我们针对4~7岁患儿的特殊情况及家长希望穿刺四肢静脉(主要是手背静脉)的心理,采用一种齐鲁制药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小手板,应用于儿科临床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医疗计划顺利进行。方法将120名1.5~6岁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均采用手背静脉输液,试验组穿刺前先固定患儿手背,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比较2种穿刺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外漏率。结果试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液体外漏率低于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差异。结论患儿手背穿刺前,采用先将其手背固定法,可以提高首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液体外漏率,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通式小夹板在小儿四肢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四肢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夹板;实验组采用卡通式小夹板。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率、患儿配合情况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二次穿刺率、患儿配合程度、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通式小夹板在小儿四肢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较传统夹板有很大的优势,提高了患儿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因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常使患儿哭闹和不安,甚至有时需几个护士协助,才能完成为一个小儿的静脉输液操作。而输液后,由于穿刺部位的不适,小儿常将固定好的输液针头扯脱,造成药液漏出血管外,影响治疗。为此,我科自1980年起,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小儿无痛静脉输液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于静脉输液前1小时,将涂有2.5%利-丙卡因乳剂(每1ml乳剂内,含利多卡因25mg及丙胺卡因25mg)曲5×5cm的敷料,外敷在预先为患儿选择好的静脉  相似文献   

12.
正静脉输液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有创操作手段和主要用药途径。由于儿童的静脉细小,且因哭闹、情绪起伏等,外周静脉较难被看到或摸到,穿刺较成人困难[1]。静脉输液时的穿刺成功率直接影响着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2]。为使儿科门急诊护士能在静脉输液时快速准确地找到血管,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提高患儿家属对门急诊护士的满意度、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等,科室自2016年8月  相似文献   

13.
<正>静脉输液已成为小儿给药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儿科门诊患儿约70%~80%是通过静脉输液给药,而住院患儿则为90%左右。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儿的哭闹、好动、血管细短、不易固定等因素,造成液体外渗而进行第2次穿刺的几率较多,给患儿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也导致患儿家长的不满。以往我们常常使用硬纸板折叠成长方形的板子用胶布缠绕,或用小的空针剂盒为小儿输液的肢体固定。但是纸板和纸盒反复使用存在交叉感染危险,  相似文献   

14.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头部出汗较多,使固定针头的胶布撕脱,针头脱出而致穿刺失败,不但给患儿增加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浪费了胶布。为了使患儿免受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经济、方便、有效地固定头皮针法一长布条固定法。自1992年以来,采用此法固定头皮针2000多人次,效果很好,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赞许,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 选用吸水性强不褪色的棉布或纱布作成布条,长度为头围加15cm,布条宽度为2.5~3cm,应用时常规局部剃发、消毒,穿刺成功后,用一条胶布固定针头,另一条胶布交叉固定,针眼  相似文献   

15.
分离头皮针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 ,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 ,为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近年来 ,我科在护理工作中做了大量临床实践研究 ,采用分离头皮针连接注射器行静脉穿刺收到满意效果 ,现将 40 0例患儿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输液患儿 ,自 2 0 0 1- 0 8~ 2 0 0 2 - 10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共 40 0例 ,其中男 2 6 0例 ,女 140例 ,年龄2月龄~ 2岁以内 ,平均年龄 1岁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 0例进行观察。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采用…  相似文献   

16.
罗发珍 《天津护理》2012,20(1):21-21
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方便用药。目前小儿输液常采用外周细小静脉穿刺输液,多选择头皮静脉进行穿刺,由于头皮静脉细,用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很低,需要较长时间输液的患儿,用普通针头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痛苦.也很难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对60例患儿分别采用常规外周细小静脉穿刺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进行对比观察.对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无论是在日常治疗还是在应急抢救过程中,几乎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3周岁以内的患儿由于好动,不合作,选择四肢静脉穿刺,穿刺后不易固定,易造成针头滑脱,而头皮静脉分支多,表浅易见,静脉管壁因受头皮内纤维隔固定,不易滑动,而且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故小儿输液头皮静脉穿刺应为首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头皮静脉穿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背部的静脉输液时,常因固定不牢靠导致针头滑脱,影响了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科自2002年10月对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方法进行改进,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方法先将骨科用小号夹板下端置于与患儿手指平齐,上端置于肘关节以下、患儿手腕关节上6~7cm处,再用长胶布把患儿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均固定在夹板下端,接着用一根胶布固定夹板上端,然后在患儿腕关节上4~5cm的夹板处捆扎上止血带,选择并充分暴露血管后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柄,再用胶布重新固定夹板前端及患…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治疗和抢救的一项基本措施 ,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及时和抢救重危患儿生命及特殊病种患儿生命将起到重要作用 ,现就一些营养不良型、失血失液型、肥胖型、水肿型等特殊患儿静脉穿刺操作方法及常见静脉穿刺部位浅谈一下。1 常见静脉穿刺部位1 1 头部静脉常用穿刺部位1 1 1 额静脉 前额隆起部 (滑车上静脉内侧 1~ 2cm处 ) ,常用于静脉输液。1 1 2 滑车上静脉 眼眶内眦眉上 3~ 4cm ,常用于静脉输液、静脉用药。1 1 3 颞浅静脉 外耳前上方 (太阳穴后上方约 2cm处 ) ,常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三岁以下的患儿都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但有些患儿头部表浅静脉不明显,穿刺次数过多而不宜再注射时,只能选择肢体静脉输液[2]。针对传统小儿静脉穿刺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我们设计了一款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