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株B群流脑菌LOS抗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我国自70年代以来从病人和带菌者中分离的91株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脂寡糖(LOS)免疫型分型、外膜蛋白分型/亚型、多位点酶电泳分型等的基础上,挑选了两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3407(B:15:P1.2:L3,7,9:RFLPb-20:克隆群I)和542852(B:NT:P1.2:L3,7,9:RFLPb-20:克隆群I)。提取并纯化了它们的LOS,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两株菌的L  相似文献   

2.
挑选了10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提取了它们的外膜蛋白(OMPs),SDS-PAGE分析发现:10株菌的OMPs带谱不完全相同,但都含有1,2/3,4和5类外膜蛋白,而且纯化的1类外膜蛋白(OMP1)显示一条分子量为(41或43)×10^3的蛋白带。从中选两株菌542852(B:NT:P1.2:L3,7,9:克隆I:RFLP-b20)和3407(B:15:P1.2:L3,7,9,克隆群I:RFLP-b  相似文献   

3.
肿瘤碱性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4株抗人血清肿瘤碱性蛋白(Tumourbasicpro-tein,TBP)杂交瘤细胞株(1C3、4F4、5F4、3G9),并以制备的单克隆抗体(McAb)对其抗原决定簇及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分析。Ig亚类测定:均为IgG2a,腹水效价为1×10-6~1×10-8。特异性测定:TBPMcAb与IgG、IgA、IgM和Alb无交叉反应。单抗相加试验证实:5F4、4F4和1C3为识别TBP上同一抗原决定簇,3G9则为识别TBP上另一抗原决定簇。分别利用单株和混合株McAb标酶建立了可应用于人血清TBP含量测定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用于人血清TBP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B群Nm 3407菌株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的提取及免疫原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荚膜多糖作为菌苗候选成分效果不理想,有些非荚膜的抗原成分存在血清型和亚型的限制,为了能提取一种免疫原性强,并具有广泛的抗原交叉反应性的B群Nm外膜蛋白复合物(outer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OMPC)以研制更有效的B群Nm菌苗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了从病人分离的B群Nm3407菌株提取OMPC的3种方法,用ELISA、杀菌力试验、小鼠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5.
测定肾病综合征(NS)患儿20种血清蛋白成分的含量及其它3项指标,并测定尿液中总蛋白(TP)及11种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正常儿童比较,NS患儿血清C5、C1^-INH、IgM、HP、α2M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g含量显著升高,C1q、IgG、ALb、Tf含量极显著降低,CIC浓度极显著升高而CH50活性显著降低,ESR极显著升高。表明NS时有抗原刺激机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并存在抗体生成异常  相似文献   

6.
云南路南撒尼人血清Ig(G、A、M)、C3、C4测定邵天波1赵小生2王志光1李静2石绍武2体液免疫主要由抗体和补体承担。抗体的主要成分是Ig,且正常人Ig很不均一,存在年龄段、性别及人种差异现象。国内曾有人作过人血清五类Ig正常范围的调查(包括我院建...  相似文献   

7.
对1966年~1993年21个省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检查对青霉素的耐药情况及其机理,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penA基因扩增后经HpaII消化并比较了它们的酶切图谱。108株A群Nm中有2株耐药,它们是1987年和1988年分离的;101株B群Nm中有6株耐药,1983年以前仅1株,其余5株是以后的,耐药菌株从3.8%上升的6.7%;9株群Nm中分离出1株耐药菌株,为70年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癌患者血清中抗癌胚抗原(CEA)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环中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抗体的情况,评价CEA及抗体的联合检测在胃肠道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 CE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 CEA IgG抗体,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胃肠道癌患者血清 CEA含量升高者(≥15 ng/ml)为 30.9%(21/68),抗 CEA IgG抗体阳性者为35.3%(24/68),CFA及抗 CE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使阳性率提高到54.3%(37/68);胃肠道良性疾病患者(多发性息肉、溃疡、胰腺炎等)血清CEA升高者为3.3%(1/30),抗 CEA IgG抗体阳性者为 3.3%(1/30);健康对照组血清 CEA升高者为 0,抗 CEA IgG抗体阳性者为 2.5%(1/40)。结论:胃肠道癌患者血清中抗癌胚抗原(CEA)抗体的检出率较高,这些抗体可作为胃肠道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分泌抗rHuIL—6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方法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人IL-6(rHuIL-6)单克隆抗体(McAb)小鼠杂交瘤细胞系1H3、2A10、3A3和4B1。其中,1H3为IgG2b(K),2A10为IgG1(K),3A3和4B1为IgG2a(K)。4株McAb特异性强,与细胞因子IL-1β、IL-3、IL-8、TNF-α、GM-SCF、ICAM-1,以及受体菌菌体蛋白成分均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McA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常规方法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人IL-6(rHuIL-6)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1H3、2A10、3A3和4B1。其中,1H3为IgG2b(k),2A10为IgG1(k),3A3和4B1为IgG2a(k)。4株McAb特异性强,与细胞因子IL-1β、IL-3、IL-8、TNF-α、GM-SCF、ICAM-1,以及受体菌菌体蛋白成分均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0(-6)~10(-8)。应用识别不同表位的McAb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6,敏感性为100pg/ml。初步应用表明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奈瑟氏菌属IgA1蛋白酶中和表位基因位点可能集中存在于iga的2601—2722序列许福明,马文煜,项秉懿,阎岩,白光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西安710032)IgA1蛋白酶是病原性奈瑟氏菌属产生的一种与致病作...  相似文献   

12.
黄芪治疗11例IgG亚类缺陷病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AM研究治疗11例IgG亚类缺陷病患儿的疗效及机理,结果表明AM治疗使患儿缺陷的血清IgG1、IgG3水平升高,PBMC体外产生TFN-γ水平升高。治疗半年后呼吸道感染频率及患病时间明显降低,提示AM部分改善IgG亚类缺陷患儿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对1966年~1993年21个省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检查对青霉素的耐药情况及其机理,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penA基因扩增后经HpaⅡ消化并比较了它们的酶切图谱。108株A群Nm中有2株耐药,它们是1987年和1988年分离的;101株B群Nm中有6株耐药,1983年以前仅1株,其余5株是以后的,耐药菌株从3.8%上升到6.7%;9株C群Nm中分离出1株耐药菌株,为70年代分离的。上述耐药菌株中,1株A群和5株B群为病人菌株,其余皆为携带者菌株。耐药的A群和C群Nm与其敏感菌株penA基因的HpaⅡ酶切图谱相同,但耐药的B群Nm的penA基因酶切图谱显出5种谱型,它们与敏感菌株的图谱明显不同。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我国所分离的少数Nm对青霉素耐药,B群Nm较A群耐药明显些,前者对青霉素耐药可能是penA基因的改变所致,关于A群和C群Nm对青霉素的耐药机理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与可提取核抗原的分子交叉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空肠弯曲菌(CJ-S131)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制备出4种能与空肠弯曲菌和可提取核抗原(ENA)起反应的单抗。以Hep-2细胞作基质的免疫荧光染色表明,4种单抗均呈阳性结果,证实为抗核抗体。当单抗腹水被空肠弯曲菌菌体吸收后,其抗ENA的活性明显降低,证明这4种单抗与空肠弯曲菌CJ-S131和ENA存在交叉反应性。免疫印渍试验表明,4种单抗均与空肠弯曲菌CJ-S131的43kD外膜蛋白反应。这一结果提示:空肠弯曲菌CJ-S131的43kD外膜蛋白与ENA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分子构象,这为自身免疫病发机制的分子模拟假说提供了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重组人IL-1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653融合,得到一组分泌抗人重组I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的3株 YA133、YA140和YA163进行了初步鉴定,抗体类别为IgG,亚类均为IgG1,免疫转印显示,3株抗体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17.5kD的IL-1蛋白条带,ELISA法证明与其它细胞因子如:IL-2、IL-6、TND-α,IFN-γ和GM-CSF均无  相似文献   

16.
以重组人IL-1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653融合,得到一组分泌抗人重组I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的3株YA133、YA140和YA163进行了初步鉴定;抗体类别为IgG,亚类均为lgGl;免疫转印显示,3株抗体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17.5kD的IL-1蛋白条带;ELISA法证明与其它细胞因子如:IL-2、IL-6、TND-α、IFN-γ和GM-CSF均无交又反应;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证实,3株抗体分别识别IL-1分子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7.
风湿性关节炎与Epstein—Barr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体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内抗Epstein-Barr(EB)病毒核抗原(EBNA),壳抗原(VCA)和早期抗原(EA)的IgG抗体,及周围血粒细胞,口腔和病变关节腔积液中脱落细胞内EB病毒BramIK片段存在情况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实验中发现,病人血内抗EB病毒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正常人,两组人血清中抗EB病毒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之比分别是:EBNA3.1:  相似文献   

18.
用重组抗原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IgA/gp125抗体薛绍礼1皮国华2谷淑燕2李平1抗Epstein-Bar病毒(EBV)壳抗原(VCA)IgA抗体,是鼻咽癌(NPC)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血清学指标。曾先后用免疫荧光法(IF)和免疫酶法(IE)进行检测[1...  相似文献   

19.
绿脓杆菌外毒素A对人PMN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证明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对人中性粒细胞(PMN)的破坏以及对pMN功能的影响,本文报道用不同剂量的pEA和作用时间作用于PMN,并用抗pEA抗体进行中和保护,分别测定完存的PMN数目、超氧(O2-)水平、特殊颗粒(SG)数目、胞内杀菌力(ICBA)和吞噬百分数。结果表明,PEA40~100μg/ml作用1~3h,使PMN数目、O2-水平、SG数目和ICBA测值明显下降,作用2h以后使其吞噬百分数也明显下降;抗pEA抗体能阻止上述指标测值的下降(p<0.05)。上述结果证实:PEA是造成PMN杀菌力和完存PMN数目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BA-ELISPOT法使免疫酶斑更为清晰,保存时间延长。用此法检测了痢疾杆菌福氏2a经口及腹腔免疫后,小鼠派伊尔氏(PP)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L)中特异性IgA、IgG、IgM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Secretingcell,ASC)的动态变化,得到有规律的结果:两种免疫途径均能在PP及MLN中诱导出3类特异ASC的显著升高,但口服导致的升高其持续时间较腹腔途径为短。此外,腹腔途径还能诱导SPL中3种ASC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