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发光(CL)法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微量测定法检测了人参茎叶皂甙对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作用过的PMN-CL反应(CL30和Peak)和MPO释放水平均增强,对CL30与CFU、MPO与CFU行直线相关分析均呈密切相关(r=0.958,p<0.001;r=0.875,p<0.01)。本实验提示,PMN-CL法和MPO微量测定法是研究药物对PMN吞噬杀菌功能影响的客观、定量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几种中药提取成分对人PMN吞噬杀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参茎叶皂甙、黄芪多糖、云芝胞内多糖、猪苓多糖及阿魏酸钠预先处理分离的人PMN,测定PMN吞噬杀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时的CL值(30分种积分值和峰值,CL30及Peak)和MPO水平。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黄芪多糖、云芝胞内多糖和猪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人PMN的CL和MPO水平均有明显增强作用(P<0.01),而阿魏酸钠则抑制PMN的CL和MPO水平(P<0.01)。这表明人参茎叶皂甙、云芝胞内多糖、猪苓多糖和黄芪多糖均能增强人PMN的吞噬杀菌能力,阿魏酸钠则抑制人PMN的吞噬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3.
NIDDM患者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6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MF)的改变,探讨这种改变与年龄、病程、BMI、FBG、PBG、TG、TC、WBC、RBC、PLT、GPI的相关关系。方法65例无酮症及感染的NIDDM患者,30例性别、年龄、BMI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以DPH为探针测定其PMN的荧光偏振值(ρ),并计算相应的细胞膜流动性、膜脂各向异性及微粘度,对PMN ρ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NIDDM患者的PMN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N M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MN膜脂各向异性及微粘度均显著升高(P<0.01)。 2 PMN MF与FBG、PBG呈负相关(r=-0.3417,r=-0.3237,P<0.05),与GPI相关性显著(r=-0.3913,P<0.05),与年龄、病程、BMI、WBC、RBC、PLT、TG、TC无相无性。结论NIDDM患者PMN的MF下降,显示DM患者PMN膜的物理性质有明显改变;PMN MF下降与血糖升高、血清蛋白糖化程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核因子-KB(NF-KB)活化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毗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 DTC)对NF-KB活化的抑制作用,探讨OX-LDL介导肾损害的基因调控机制及抗氧化剂PDTC防治脂质肾损害的可能性。方法 将Ox-LDL或PDTC与HMC共培养后,提取细胞核蛋白进行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KB的活化,用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IKBα蛋白含量的变化,反映IKBα的降解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内的P65向核转位。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见NF-KB活化,当用不同浓度(10、25、50及100mg/L)的Ox-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 lh后,均可引起细胞 NF-KB活化及 IKBα降解。与对只组相卜较差异显著(p<0.05),以50mg/L 的OX-LDL刺激HMC1h,NF-KB活化及 IKBα降解最明显。NF-KB活化的同时,伴有P65由胞浆向胞核的转位。100μmol/L PDTC,能明显抑制 NF-KB的活化、IKBα降解(p<0.01)及 P65的核转位。结论Ox-LDL。能诱导HMC的IKBαa降解、P65的核转位,最终使N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对大鼠白细胞粘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GR阻断后对白细胞粘附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体实验。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贴壁粘附数。 2.高体实验。(1)PMN与玻璃珠粘附;PMN粘附率(%)粘附:PMN粘附率(%)=粘附前PMN计数一洗脱液PMN计数(3)PMN粘附 粘附前PMN计数分子CD18:ELISIA检测;(4)CD18表达和PMN与ICAM-1包被磁珠粘附的关系:PMN与ICAM-1包被磁珠粘附,同时测定CD18表达。结果1.在体实验。对照组仅有少量白细胞贴壁粘附(2.50±2.17),阻断GR后白细胞贴壁粘附±Dex组的粘附率与TNF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Dex±TNF组的粘附率与TNF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TNF+Dex+RU486组的粘附率与TNF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分别是 P<0. 05,P<0. 01)。 2. PMN与 EC粘附: TNF组与TNF+Dex组结果同PMN与玻璃珠粘附。Dex+TNF组的粘附率与TNF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TNF+Dex+RU486组的粘附率与对照组相差十分显著(P<0.01),与TNF组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3.PMN与ICAM-1包被磁珠粘附:TNF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玻璃连接蛋白受体(VitronectinreceptorVnR即整合素家庭的α_vβ_3)的表达改变;用(51)Cr-标记血小板((51)Cr-platelete,(51)Cr-pL)检测HUvEc的粘附功能;Fura-2/Am负载EC,测定HUVEC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观察了高糖、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对EC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糖(30mmol/L)可明显促进EC与PL的粘附(CPM值:361±2l.93VS2l9.67±16.26,n=6P<0.01),抗β3亚单位单抗(β3McAb)可部分阻断EC与PL粘附。TNF-α(1000μ/m1)也有相同作用(CPM值:4l0.7±17.6VS219.67±16.261n=6P<0.01),β3McAb也部分阻断TNF-α诱导的EC-PL间的粘附。②不同浓度高糖和TNF-α不同时间可影响EC表面的α_vβ_3表达,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③高糖和TNF-α可明显增加EC的[Ca(2+)]i,上述资料提示?  相似文献   

7.
杂种犬随机分为地奥心血康治疗组(D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G)。应用荧光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定时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心输出量(CO),计算总外周血管阻力(TPVR),心脏指数(CI)。结果显示:(1)再灌后的MBP在DKG与CG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再灌240min时,DKG中CI值高于CG(P<0.01);NE值与TPVR值明显低于CG(P<0.05,P<0.01);(3)DKG中NE与CI无相关性,CG中二者呈负相关,r=-0.6831,P<0.01;(4)两组CI与TPVR均呈负相关,r_(CG)=-0.7783,P<0.001,r_(DKG)=-0.5218,P<0.001。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儿外周血IL—2,IL—10与NO水平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东波 《免疫学杂志》1998,14(3):179-181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检测了28例哮喘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同时检测了NO和IL-2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及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均比正常儿童显著降低(P<0.01),在哮喘缓解期虽均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儿童(P<0.05);②NO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患儿明显升高(P<0.05),而在缓解期恢复正常(P>0.05);③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在PHA刺激下PBMC产生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在缓解期恢复正常(P>0.05);④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在PHA刺激下PBMC产生IL-10水平与IL-2呈显著负相关(r=-0.504,P<0.01),而与血浆NO水平相关不显著(r=-0.319,P>0.05)。提示:哮喘发作时IL-10分泌及释放减少,NO和IL-2水平升高,导致或加重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而诱发或加重哮喘。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免抗hAFPIgG包板,异硫氰酸苯基-EDTA-EU3+标记抗hAFPMCAb,建立了固相夹心二步法分析hAFP技术。结果显示,分析范围是6.25~100.00μg/ml(r=0.99),变异系数在1.67~17.74%之间,hAFP最小可测值为0.35μg/ml.测定76例孕妇血清样品,同所购DELFIAhAFP药盒结果相关性好(r=0.97)。表明该法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1.
在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刺激引起的脊髓诱发电位(SCEP)。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SCEP的N_(13)、N_(20)潜伏期均比正常人明显延长(p<0.001),并可发现无神经病变征象的亚临床型神经损害;同时,N_(13)、N_(20)潜伏期与病人的病程、病情及神经病变征象呈正相关(r=0,25-0.58,p<0.05-0.0001).而与空腹血糖水平无关(r=0.05-0.11,p>0.05)。提示SCEP检查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家兔输注内毒素0.3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输注4hr以后PMN吞噬发光和O^-2生成呈持续升高(P<0.05~0.01),同时激活的PMN释放氧自由基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内MDA含量和培养上清LDH活性升高(P>0.05~0.01)。体外内毒素与PMN共孵,PMN吞噬发光和O^-2生成呈先升高后回降的变化,经内毒素在体外激活的PMN也能明显引起肝细胞内MDA含量和上清LDH活性升高(P<  相似文献   

13.
在银盾革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后2d(2-pE组)、6d(6-PE组)和12d(12-PE组)局部施用20-羟基蜕皮酮,剂量分别为1、5、10、20和40μg。结果表明处理时间(T)和施用剂量(D)对若虫蜕化期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T:df=2,F=73.79,P=0.000;D:df=6,F=30.97,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大于10μg缩短了若虫蜕化期(差异极显著),1μg、5μg也有此效应(差异显著)。6-PE组效果最明显,与2-PE组、12-PE组差异极显著。20-羟基蜕皮酮对若虫有致死作用,蜕皮前死亡和蜕皮后死亡与施用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大于10μg时,所有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P<0.01表4施用剂量(20-E)对若虫蜕化期的影响(One-wayANOVA)Tab.3Effectsofdosage(20-E)onnymphalmoultingperiod(One-wayANOVA):P<0.01:*:P<0.05对照Ⅰ─未处理;对照Ⅱ─乙醇处理ControlⅠ─Untreated;Cotrol Ⅱ─Ethanol图12-PE组若虫在不同剂量处理下的死亡率Fig.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检测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L)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尿毒症患者PMLG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解离常数(Kd)比对照组的显著升高。同时检测GR的效应指标:皮质醇(F)对PML的趋化移动(ChtM)的抑制率(FI),F对ChtM的FI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降低的GR呈正相关(r=0.785,P<0.01).尿毒症患者PML的GR降低的同时,伴效应指标的改变,表明GR的降低具有临床意义。尿毒症患者PML的随机移动(RM)和ChtM均明显降低,提示白细胞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sIl-2R,IL-8,IFN,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IC与CMSC呈高度负相关,r=-0.943(P〈0.05),CIC与IL-8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9(P〈0.05)。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人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作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同时测定了34例正常人和56例NIDDM病人血浆内皮素(ET)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结果显示:NIDDM病人血浆ET和FFA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均p<0.01),且血浆ET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和FFA总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324和,r=0.351,均P<0.01)。结果提示:NIDDM患者高血糖、脂肪酸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在其血管内皮损伤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bFGF对左旋硝基精氨酸诱导大鼠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bFGF对L-NNA诱导的大鼠高血压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bFGF使高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较单纯高血压动物的血压降低3.8kPa(p<0。05);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的最大舒张反应增加64.2%(P<0.01):(2)注射bFGF使高血压大鼠血浆及主动脉薄片孵育液中的亚硝酸盐(NO2-)含量均显著增高,并明显恢复了血管薄片对ACh刺激的敏感性;(3)MGF使高血压大鼠血管壁的tNOS、iNOS及cNOS含量分别较单纯高血压大鼠的增加25.5%、15.6%和45.7%(P<0.05或P<0.01)。结果提示:bFGF具有明显的拮抗L-NNA诱导的高血压形成的作用,其机理与刺激血管壁NOS活性、增加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53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血清铁蛋白(SF)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和SF水平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5),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01),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升高可能与体内铁贮存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和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正常人造血干细胞培养1周后,rhIL-6组干细胞数增至4.7±0.7倍;rhGM-CSF组增至9.3±1.0倍;rhIL-6+GM—CSF组增至13.4±3.3倍。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造血干细胞CFU-E集落分析:rhIL-6组未见CFU-E集落形成;rhIL-6+EPO组则CFU-E集落明显高于rhEPO组,p<0.01.造血干细胞CFU-Mix集落分析:rhIL-6组和rhGM-CSF组可见CFU-GM浆落,无CFU+Mix集落形成;rhIL-6+GM-CSF组有CFU-Mix集落形成;rbIL-6+GM-CSF+EPO联合应用,有CFU-n,m,M,E混合集落数增多。实验结果提示rhIL-6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主要刺激粒—单系组细胞增殖。rhIL-6与rhEPO有协同作用,能促进rhEPO刺激红系祖细胞的作用。rhIL-6与rhGM-CSF亦有协同作用,可以刺激多能干细胞形成混合集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了31例脑囊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生IL-2、IFN-γ及TNF-α活性,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探讨了脑囊虫病人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脑囊虫病患者PBMC体外诱生的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而患者PBMC体外诱生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脑囊虫病患者的CD+4Th1细胞呈低应答状态,脑囊虫病患者过量产生的TNF-α可能是造成脑囊虫病的免疫病理损害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