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手术疗效和假体再植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植入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9例植入骨水泥型,6例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3分(22~55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4.0分(45~6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2分(68~94分)。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一期手术后间隔3~6月再二期手术为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二期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通过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及培养、术中病灶组织涂片及培养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细菌培养:2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混合感染,1例培养阴性。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清创后假体取出加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二期翻修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再置换并结合抗感染治疗。结果一期处理后伤口均愈合,平均5.8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0.8分提高至63.1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困难,需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抗菌素骨水泥旷置二期翻修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常有效的方法,感染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分期翻修(TSEA)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TSEA治疗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细菌学培养,一期行清创并取出全部假体,采用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二期翻修应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通过Harris评分.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表面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混合感染2例,敏感表面葡萄球菌3例,绿脓杆菌1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全部愈合,一期清创与二期置换平均时间间隔7个月.翻修术后18个月随访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25.6±2.4)分,提高至翻修后(84.1±1.6)分.结论 二期翻修使用抗菌素骨水泥假体是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清创5例,其中3例失败后改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7例;行一期翻修术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个月,未见感染复发。10例病人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0±6.39)分,术后为(68.10±12.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0,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困难,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把握适应证并慎重选择,二期翻修术治疗具有控制感染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二期翻修术治疗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1例(11髋)≥7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用一期取出假体清创植入间隔器,二期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处理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42个月,平均18.5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提高37.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9个月再发感染,行Girdlestone关节融合术。结论对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行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患者 ,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34分(2 8~ 39分 ) ,血沉平均 51mm/h(35~ 72mm/h)。所有病例术前、术中均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6例患者均行一期全髋翻修术。结果 :术前细菌培养 2例阴性 ,4例阳性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术中细菌培养 5例阳性 ,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术后平均随访 1 7个月 (7~ 2 6个月 ) ,均未再复发。术后血沉均恢复正常 ,Harris评分平均 83 5分 (76~ 88分 ) ,较术前平均提高 50分 (配对t检验 ,P <0 0 2 )。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者 ,一期翻修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慢性感染不应该作为一期翻修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部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本组15例(15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部感染,均采用二期翻修手术,均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或骨水泥加抗生素占位器,3-6个月后,二期重建,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4-6周后改口服抗生素1-2个月,应用X线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6-18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5.3分(78-93分),与术前相比平均提高40.3分(P<0.05).X线复查,术前有骨溶解的5例病例,术后均稳定,无继续破坏征象.其余病例无骨溶解、假体松动等迹象,在最后随访期间,没有再次感染的病例.结论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二期翻修手术是有效合理的方法,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对于控制感染以及术后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一期翻修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13例,其中8例采用清创、假体取出后一期翻修的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复发征象.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5.4,提高到最后随访时间的平均86.4分.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经过正确的局部处理和全身支持治疗,一期翻修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吴景明  余楠生  白波  卢伟杰 《广东医学》2006,27(9):1333-1334
目的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中,使用异体骨压缩植骨技术修复14例髋关节的骨缺损,观察疗效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结果和X线分析未见感染复发和关节松动,Harris评分平均83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5分。结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异体骨植骨来修复骨缺损,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术前及术中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8例患者单纯行抗生素治疗2例,清创加抗生素治疗2例,假体取出1例,一期假体置换2例,二期假体置换1例。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1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正确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假体周围感染,采用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进行一期或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