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痰瘀蕴毒"论治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以下简称为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以下简称为CHD或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威胁人类健康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传统理论认为AMI属于“真心痛”范畴,病机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所致,治疗上主要从气虚血瘀论治。近年来对AMI治疗由以往沿袭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法为主的治疗思路,逐渐认识到化痰法的重要性,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目前,临床上对AMI的治疗分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内阻、痰瘀互阻、心肾阳虚、心阳欲脱、阴阳两虚等型。笔者认为,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毒损脑髓的病机。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分析并归纳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结果:肾气虚衰为VD病因,五脏失调、痰瘀互阻为VD发病关键,痰瘀互阻、蕴结成毒是VD核心病机,补肾祛瘀为治疗VD的精髓。结论:痰瘀互阻脑络、蕴裹致毒、毒邪侵蚀脑络、败坏脑髓是VD的核心病机,补肾逐瘀攻邪为其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肝解毒方治疗痰瘀蕴毒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痰瘀蕴毒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及益肝解毒方,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水飞蓟素片。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51.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ALT、AST、G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TC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解毒方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修复肝损伤、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特异致癌性毒邪,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内生性复合病理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癌毒内生,瘀血、痰浊、湿毒等诸邪结于络道,络道亢进,增生无制,病络生成,这与肿瘤患者病态微循环的建立极为相似。攻毒治法是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破血消癥、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泻下攻积、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治疗肿瘤的治疗大法,结合肿瘤血管生成之“痰瘀郁毒”的核心病机,抗肿瘤血管生成常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三法入手。本文从古今文献记载、病因病机分析、攻毒机制剖析、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攻毒治法抗肿瘤血管生成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活动性炎症是易损斑块的重要特征,是斑块破裂的中心环节。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关系密切。中医毒邪致病理论,尤其是脂毒、瘀毒致病理论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颇有共通之处。因此,采用活血解毒兼有调脂作用的中药对易损斑块进行干预研究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痰瘀毒邪引起中风。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 DCI)在中医方面最基本的病机为先天(肾水)后天(脾土)亏虚,痰瘀毒邪阻滞脑络,其病位在心、脑,水土亏虚为病之本,痰瘀毒邪为病之标。先后天之本受损,邪气趁机而入,在机体积聚渐成痰瘀毒邪,痰瘀毒邪又进一步损伤脏腑,使脏腑更加虚衰,如此不断形成螺旋式发展,虚虚实实,损伤脑络,终致呆症。该病机模式为DCI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痰瘀毒相关论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痰饮、瘀血、毒邪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毒能生痰、生瘀 ,痰饮、瘀血蕴久亦可化毒 ,从而形成痰瘀毒交夹的病理状况 ,因此也增加了疾病的急骤性、缠绵性和疑难性。治疗方面 ,既要毒痰瘀三者并治 ,又需分清其孰轻孰重 ,孰先孰后 ,寻因求本 ,抓主要矛盾。在外感热病 ,因毒致痰瘀夹杂者 ,则解毒为主 ,佐以祛瘀化痰 ;在内伤杂病 ,痰瘀蕴久化毒者 ,则活血化痰为主 ,辅以解毒。  相似文献   

10.
11.
孟云辉  王强 《中医药研究》2012,(11):1374-1376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进步,对疾病研究的深入.瘀毒学说在心血管等诸多系统疾病及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占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础研究对于“瘀”“毒”“瘀毒”进行了微观研究,临床上应用祛瘀解毒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气虚毒蕴是慢性乙肝主要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防治慢性乙肝,我们根据大量乙肝临床资料,从正气不足、湿热疫毒方面探讨慢性乙肝发病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瘀蕴毒"理论认为,"血瘀蕴毒"伤络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阴阳失调的根本,血瘀日久,可转化为毒,毒蕴又加重血瘀,令血瘀难消,治宜从瘀毒论治.本文根据有关毒症论及瘀血论的古今文献,介绍基于该理论的自制方药--祛瘀解毒方之组方理法及试验研究进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毒邪在肾脏病中的致病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邢济臣,池勇,路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吕晓星通河县人民医院张力,张文汇“毒”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一种致病因素,包括能够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毒”有内、外毒之分。外毒是指由外...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肾炎(GN)时,脂质代谢异常是痰浊的生化基础,血凝亢进、高凝血症、高黏血症与肾脏纤维化即是肾络瘀阻;感染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为湿热、热毒蕴结,是GN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因此痰瘀毒互结是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因素,对GN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痰瘀毒邪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津血质量异常、脉络损伤的结果,这种毒害物质产生之后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痰瘀毒邪致病特点:(1)各个年龄均可发生,尤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可长期潜伏慢性危害,亦可急性致病;(2)体质肥胖超重,易于罹患而发病;(3)痰瘀为阴邪,胶结难除,反复发作,易伤阳气;(4)痰瘀阻塞弥散全身为害,可聚结局部害...  相似文献   

17.
"血瘀蕴毒"理论认为,"血瘀蕴毒"伤络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气血阴阳失调的根本,血瘀日久,可转化为毒,毒蕴又加重血瘀,令血瘀难消,治宜从瘀毒论治.本文根据有关毒症论及瘀血论的古今文献,介绍基于该理论的自制方药--祛瘀解毒方之组方理法及试验研究进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痰瘀被视为胸痹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毒邪学说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痰瘀毒互结是胸痹心痛的关键病机所在,认为痰瘀毒互结,壅滞气血,损伤心络,络虚毒伏,发为心痛。在治疗方面,既要注重痰瘀毒三者并治,还要分清主次先后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杨仓良  杨涛硕  杨佳睿 《新中医》2020,52(13):24-29
笔者以中医毒邪学说为理论依据,回顾攻毒疗法的发展历程。认为攻毒疗法萌芽自先秦,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时代初具其形,经张仲景、华佗、葛洪、孙思邈等医家的探索和实践,后世医家陈言、张子和、朱丹溪等的补充和完善,薛已、陈实功、李时珍、张景岳等医家的总结,至此,攻毒疗法学术体系基本形成,再经喻昌、杨栗山、余霖、高秉钧、王洪旭、唐黉、邓苑等医家从专科角度进行完善及补充,至清末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攻毒疗法理法方药学术体系更趋完备。这使中医毒邪学说理论体系更加趋于全面和完善,从而成为中医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谢晶日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虚毒关系尤为密切,虚毒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虚毒致病分为2个方面,"虚"指脾气亏,脾阳损,日久则肾阳虚,"毒"即"火毒""湿毒""湿热邪毒".治疗以泻火攻邪、疏木清肝,祛湿澄源、补土调肝,清热除湿、解毒愈疡,补虚固本、健脾温肾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