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对土拉弗氏菌病(以下称本病)自然疫源地的调査材料尚未见到[1]。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首次土拉弗氏菌病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经流行病学、免疫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首次报告了土拉弗氏菌病在山东半岛的发生和流行。并证实在胶南冷藏厂野兔加工过程形成了生产型爆发,此次疫情短短10天致使该车间86.1%的操作工人显性感染发病,其危害程度在我国居首位。调查结果还阐明,山东境内,主要是有野兔栖息的半岛山区存在着土拉弗氏菌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
1983年4~6月,在新疆塔城的七个点用土拉菌多糖抗原致敏红细胞检查了989份人血清,有42份阳性(4.3%),但个别地区阳性率达到10.2%和13.9%。
收集了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5,617只,分离了4株菌,经全面鉴定(形态、培养特性、血清学、生化反应、抗菌素敏感试验及对小鼠、豚鼠、家兔毒力测定),确认为是土拉弗氏菌,属于旧大陆变种,对红霉素有耐药性,按Oлcyфbeв分类属于生物Ⅱ型。
从细菌学角度首次证实新疆存在土拉弗氏菌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4.
土拉弗氏菌病(Tularaemia,或称野兔热、鹿蝇热)是一种急性、感染性人兽共患疾病,发生在北半球的多数国家,流行于北纬30°~71°地区。其致病菌是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简称土拉弗氏菌)。1912年McCoy从美国土拉县的黄鼠中分离出一株新菌种,根据该地地名命名为土拉菌。1919年,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名公共卫生官员E·Francis被派到犹他州调查鹿蝇热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鉴于E·Francis的贡献,该菌重命名为土拉弗朗西斯菌[1]。1病原学土拉弗氏菌为需氧球杆状小杆菌(0·2μm×0·2~0·7μm),无芽孢,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阴性,染色…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地区人土拉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地区人土拉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刘增加,王大虎,张宇撰,栗多寿,石淑珍,罗运琼,孙朝霞土拉菌病又称野兔热,系由土拉伦斯杆菌经患病野生动物、吸血昆虫或遭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为了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土拉弗氏菌病患者免疫力维持时间、影响因素及一般人群中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发病后3周,6个月,2,3,6,7,8,9,20年采集血清,对山东省胶南县原外贸冷藏厂的31名土拉弗氏菌病患者及同地区一般人群进行纵向队列研究,检测血清中土拉弗氏菌特异性抗体,当效价〉1:40时为阳性;并于2005年对其发病状况和行为习惯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病例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1986年的11890.00逐年下降到2005年的46.94,抗体效价衰减率为59.1%。早期抗体水平与后期抗体水平相关分析系数r=0.659(P〈0.05),二者呈正相关。问卷调查表明,发病状况和行为习惯等与后期抗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历年来均为阴性。结论部分患者血清的土拉弗氏菌特异性抗体可长期存在,并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后期抗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早期抗体效价高低的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一般人群无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一次夏令营中,在455名营员和工作人员中,35%发生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泻、恶心和呕吐。通过随机抽取1/3病人与等量对照的配比调查及采集不同饮用水源、当地小河与游泳池水样、多种食物样品、玩赏犬、炊事人员、住院病人和少数健康者粪便标本以及部分病人双份血清的检查,发现不同性别的罹患率无明显差别;营员和顾  相似文献   

8.
土拉弗氏菌病,又称野兔热,是由土拉弗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在全世界分布十分广泛,我国自1957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从黄鼠狼体内首次分离出土拉弗氏菌后,在黑龙江、西藏地区从野兔中硬蟀及患者中又分离出本菌。为搞清土拉弗氏菌病在临胸县外贸冷藏厂加工车间的感染状况,于1987年12月10日~20日,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和临胸县卫生防疫站联合调查,组对该车间63名职工进行了血清学凝集反应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仙游县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游县是我省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主要流行区,19881992年调查,全县19个乡(镇)中14个乡(镇)有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最多的书峰乡为50例和6例。1993年起.通过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查治病人、粪便管理、改猪散养为圈养和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该县的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得到有效遏制。为了解该县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特选择历史上该病严重流行的玉墩、仙华、谭边和郑新4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3~1986年近三年时间内,我们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方法,对我省的七个地、州、市进行了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人群血清14 577份,阳性数1 159份,阳性率7.95%。动物血清1 427份,阳性数163份,阳性率11.42%。并从人群感染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摸清了我省弓形体感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于1992年4月至8月,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的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5个调查点平均感染率为5.29%,其中以亚东镇感染率稍高,为6.70%。在人群中,又以男性(5.68%)、40岁以上(11.47%)的藏族(6.43%)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建瓯县鼠间广泛流行假结核耶氏菌病,并首次证实人、猪及臭鼩亦有自然感染假结核耶氏菌。而且臭鼩的阳检率比鼠类高,表明了除鼠类外,猪和臭鼩亦为本病的宿主动物。建瓯假结核血清分型不仅有I、II、IV型,还有V型的分布。建瓯假结核疫源地迄今仍然存在,而且分布相当广泛,在全县许多地区家野鼠类均检出阳性,应引起医疗、防疫及兽医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14.
布鲁菌病(布病)多见于北方畜牧业发达地区,近年来由于牛羊和畜产品贩运交易活跃,导致病畜流入并引起爆发。宁海县自2000年起进行人间布鲁菌病监测,10多年来一直未发现布病疫情。随着北方牧区疫情的回升及我县大量牲畜的流入,给我县布病防治工作带来严重隐患,与本省温州市情况相似[1]。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山东省不同地区人间和鼠间恙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方法:采用IFAT、M—CFT等血清学方法在全省10个市开展不同人群间和鼠间调查。结果:首次在我省黄河以北地区检出恙虫病感染鼠;在我省褐家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血清学显示其感染率达10%;通过血清学检查还从大仓鼠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其感染率达15.63%。通过血清学方法证实我省潍坊、菏泽存在恙虫病人间感染。结论:我省广泛存在恙虫病疫区,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其血清学阳性率达19.46%,但褐家鼠甚至包括大仓鼠也有可能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山东省恙虫病的流行极有可能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17.
福建省松溪县肺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福建省松溪县人群肺吸虫感染情况。[方法]先以并殖吸虫成虫抗原作人群皮内试验过筛,阳性者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在该县西部、西北部和东部的3个村人群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21.5%(115/535)、15.9%(83/521)和14.2%(72/508)。皮试阳性者血清肺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10/115)、1.2%(1/83)和1.4%(1/72)。[结论]松溪县为福建北部的肺吸虫病高度流行区。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人体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人体囊虫病在哈尔滨市市内流行情况 ,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于 1994年3月对哈尔滨市市内 5区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群进行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在哈尔滨市市内太平、道里、动力、道外、南岗 5区 ,各随机选择一个街道办事处或工厂家属宿舍 ,按户调查 10 0 0人左右 ,5区总人数为 5 3 43人 ,均按预定的调查表内容询问与本病有关事项 ,逐项登记。 (2 )调查方法 :采用滤纸片间接血凝 (IHA)法测定人群血清囊虫抗体阳性率 ,血清抗体滴度在 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肺吸虫感染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的6个县(市)18个调查点,对常住居民采取静脉血1.5~2.0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吸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检测血清8251人(份),检出肺吸虫特异性抗体刚性250人(份),阳性率为3.03%;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4%(135/3926)、女性阳性率为2.66%(115/4325)。1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26%(41/963),其次是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为4.23%(42/993),30~39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2.47%(45/1 824)。年龄组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调查点、不同民族肺吸虫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不尽相同,阳性率最高的调查点为18.44%(92/499)。侗族、土家族与汉族居民中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38%(20/130)、3.19%(123/3855);2.51%(107/4265)。结论6县(市、区)居民中肺吸虫的隐性感染依然存在;肺吸虫病对当地居民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