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拉氧头孢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考察拉氧头孢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下配伍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及外观和pH值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8 h内配伍液澄明,替硝唑含量无变化,拉氧头孢钠含量稍有下降,pH值略微变化.结论: 拉氧头孢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下配伍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及外观和pH值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8h内配伍液澄明,奥硝唑含量无变化,拉氧头孢钠含量稍有下降,pH值略微变化.结论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可配伍,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3.
关爱萍 《北方药学》2020,(4):195-196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防止抗菌药物滥用,规范抗菌药物管理。方法:采集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住院部呼吸内科66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统计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应用频率中,以头孢米诺钠针、头孢哌酮他咗巴坦针、头孢噻肟钠针药物为主,其中头孢米诺钠针、头孢曲松针、拉氧头孢针用药合理。结论: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较为科学及合理,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某院头孢吡肟药物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某院住院患者头孢吡肟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和整理该院2008年10月~2009年4月使用头孢吡肟的出院病历120份,采用回顾性药物利用评价(DUE)方法评价其应用合理性。结果与结论:该院头孢吡肟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依然存在较多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种儿科常用抗菌药物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考察13种儿科常用抗菌药物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pH和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0~4 h内其外观、可见异物、pH和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万古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伏立康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0~8 h内其外观、性状、pH和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伏立康唑、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良好  相似文献   

6.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配伍后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考察其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结果在室温下放置8h内配伍液澄明,奥硝唑含量无明显变化,拉氧头孢钠含量稍有下降,pH值略微变化。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病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提取2008年11月~2009年1月出院的157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份病历中使用至少1种抗菌药物的病历154份,使用率达98%,所用药品主要集中在头孢匹胺、拉氧头孢、头孢呋辛、头孢尼西和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几个品种,存在术前过早用药,术后用药时间过长,高起点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医院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案和评价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符红波  周勇  郑奕辉 《中南药学》2004,2(3):175-176
目的评价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A组)、头孢唑肟钠组(B组)、拉氧头孢钠组(C组)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成本最低.结论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预调配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及方法论证。方法:选择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及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为研究对象,利用配液泵调配储备液,建立预调配模式,从效率和工作强度方面与手工调配比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储备液在4℃保存24 h后的含量变化来确定最佳溶解体积,并考察这两种药物的残留量。检测药物储备液在4℃保存24 h后不溶性微粒。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及注射用拉氧头孢钠通过泵调配、手工调配得到的储备液残留量没有明显差距。确定预调配最佳溶解体积为4 mL。两种药物储备液中不溶性微粒均符合国家标准。与手工调配相比,预调配模式效率提高25%~45%。结论:利用配液泵建立的预调配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2016年上半年(1~6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掌握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本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收集我院上半年(1~6月)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药品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组成、结构、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排序前10位的药品排列顺序为:头孢孟多注射液(0.5g)、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液、头孢他啶注射液、克林霉素分散片、头孢孟多酯注射液(1.0g)、注射用头孢替安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注射液、拉氧头孢注射液、头孢硫脒注射液,其中注射制剂占90%;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90%.结论: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结构相对合理,但注射剂所占比例较高,应当加大抽查力度,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个人进行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炎琥宁的药物利用评价,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以注射用炎琥宁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注射用炎琥宁临床使用相关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炎琥宁的药物利用评价标准,依据建立的评价标准回顾性评价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注射用炎琥宁使用情况。结果 360份评价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与最优方案最高接近度为84.06%,最低接近度为40.03%。相对接近度<60%的有165例(45.83%),60%≤相对接近度<70%的有159例(44.17%),70%≤相对接近度<80%的有32例(8.89%),80%≤相对接近度<90%的有4例(1.11%),没有相对接近度≥ 90%的病历。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炎琥宁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以用于该药在儿童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注射用炎琥宁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评价,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品说明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指南为依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评价标准,依据建立的评价标准回顾性评价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伏立康唑使用情况。结果:208份评价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与最优方案最高接近度为88.92%,最低接近度为35.27%;相对接近度小于60%的有21例(10.10%),相对接近度介于60%~70%的有22例(10.58%),相对接近度介于70%~80%的有148例(71.15%),相对接近度介于80%~90%的有17例(8.17%),没有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病历。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以用于该药在儿童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院注射用伏立康唑临床应用中基本合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丹参多酚酸盐的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通过加权逼近理想解的排序(TOPSIS)法对丹参多酚酸盐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基础,结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颁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相关文献,制定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合理性评价标准。据此标准细则采用加权的TOPSIS对2018年某院80例使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病历评价中,相对接近度≥60%的64例(80.0%),50%~<60%的12例(15.0%),40%~<50%的4例(5.0%)。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丹参多酚酸盐合理性评价方法能将多个评价指标进行结合,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直观可信。应加强丹参多酚酸盐应用的宣教与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加权TOPSIS法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中药临床药师科学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应用合理性建立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血必净注射液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制定血必净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266份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266份评价病历中评价得分最低的为"联合用药"(4.51%),评价得分最高的为"配伍禁忌"(100%)、"不良反应及处理"(100%);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有3例(1.13%),介于80%~90%的有183例(68.79%),介于70%~80%的有60例(22.56%),介于60%~70%的有8例(3.01%),小于60%的有12例(4.51%)。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建立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糅合了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较强,评价结果科学、直观,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质控水平与用药前置审核规则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利用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资料,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2020年100例住院患者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二级指标中疾病诊断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相对权重排名前两位,医师处方权限及临床疗效监测排名后两位。评价的100份病历中,与理想解相对接近程度(Ci)等于100%的3例(占比3.0%),介于90%~100%的6例(占比6.0%),介于80%~90%的8例(占比8.0%),介于70%~80%的11例(占比11.0%),介于60%~70%的61例(占比61.0%),50%~60%的11例(占比11.0%)。主要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表现在疾病诊断、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后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四个方面。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可综合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强,评价方法简便灵活。评价结果显示该药的使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说明书为基础,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参照相关文献及规范,建立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利用评价细则,以此为依据,对某院2018年11-12月共140例患者哌拉西林钠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临床使用进行评价,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照多黏菌素B相关专家共识等,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硫酸多黏菌素B药物利用评价细则,以此为依据,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77例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细则,为临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规范及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某院2012-2017年100例住院患者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的100份病历中,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大于70%的2例(占比2.0%),接近程度50%~70%的63例(占比63.0%),接近程度40%~50%的35例(占比35.0%)。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可用于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替加环素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医院需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某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通过加权TOPSIS法对该院肿瘤科癌痛规范化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2017年版《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欧洲临床肿瘤学会《癌症疼痛指南(2012年版)》、临床使用止痛药物说明书作为参考。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该院多学科讨论制定癌痛规范化合理性评价细则,并据此采用加权TOPSIS法对该院2017年下半年的30例癌痛病历进行评价。结果:在评价的3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大于60%的有22例(占73.3%),相对接近度在50%~60%之间的有7例(占23.3%),相对接近度在40%~50%之间的1例(占3.3%)。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定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把影响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相对传统单个指标评价,其结果更加简明扼要、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合理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提供依据。方法 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相关指南为依据制定评价标准,并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7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180份出院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180例病历都未在医嘱标注滴注时间,疗程不适宜31例(17.22%)、超适应证22例(12.22%)、用药频次不适宜5例(2.78%)、超禁忌证2例(1.1%)和未监测肝肾功能5例(2.78%)。等级优秀病历120例(66.67%)、良好病历32例(17.78%)和合格病历28例(15.55%)。结论 亳州市人民医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存在不合理问题,需要多部门协作干预整治。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的药物合理性评价操作简单,对多因素指标评价结果较好,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其他药物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