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宋颖  朱世文  王晓馨 《安徽医药》2021,25(10):1934-193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对寻常型银屑病样小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治疗剂量.方法 2019年2—11月,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d。两组同时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d,外涂5%水杨酸软膏。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4%。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可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小而轻微,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大麻二酚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对照组、模型组、他克莫司组、大麻二酚(50、100、150 mg/kg)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背部每日均匀涂抹62.5 mg的5%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模型,造模4 h后,他克莫司组小鼠背部均匀涂抹他克莫司乳膏、大麻二酚组均匀涂抹50、100、150 mg/kg大麻二酚醇溶液,对照组、模型组背部均匀涂抹凡士林,1次/d,连续7 d每天拍照记录PASI评分。末次给药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皮损组织;对小鼠脾脏就进行称量,并计算脾脏指数。检测小鼠的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PASI评分及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麻二酚组可显著改善小鼠背部皮肤发红、增厚、皮屑增多等银屑病特征,小鼠背部皮肤表皮增厚现象明显减轻;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0.01)。在皮肤组织样本中,与模型组相比,大麻二酚组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0.001);大麻二酚组能显著提高银屑病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和GSH含量,降低MDA的含量(P<0.01、0.001)。结论 大麻二酚对咪喹莫特引发的小鼠银屑病样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氧化应激状态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顽固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顽固性银屑病患者6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和甘草甜素联合治疗.治疗中每两周复查血、尿常规,每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随诊2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69.7%;对照组分别为2例、7例、5例、19例,总有效率27.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4,P<0.05).治疗组轻度头昏1例,ALT升高1例,月经不调1例,占9.1%;对照组轻度头昏3例,厌食1例,ALT升高1例,月经不调1例,占18.2%,停药2周后均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7,P<0.05).治疗组1年内复发1例,2年内复发2例,总复发率9.1%;对照组1年内复发5例,2年内复发7例,总复发率3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9,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顽固性银屑病显效时间短,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远期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对高脂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血脂小鼠模型,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1.0,1.5 mg·kg-1·d-1)雷公藤多苷,测定不同时间段小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otal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活性,研究雷公藤多苷对小鼠体质量、血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肝脏LCAT水平等的影响。结果 给予高脂饲料后小鼠体质量和血脂显著升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1),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下降(P<0.01)。注射雷公藤多苷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同时显著降低高脂饮食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此外,雷公藤多苷片能显著提高血清LCAT水平和HL、LPL的活性。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并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9):1187-1191
目的:对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进行改良,建立银屑病持续时间更长、特征更典型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涂抹凡士林)、模型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 cm~2·d)]和改良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cm~2·d)+皮下注射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和脂多糖(每周1次)],连续21 d,每组10只。从造模第1天起每日观察小鼠造模部位皮肤,对类似银屑病样皮损的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造模21 d后处死小鼠,取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脾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皮肤中IL-17A、IL-12的含量。结果:自给药第3、2天起,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分别出现红斑、鳞屑、增厚等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均在第12天PASI总分达到峰值;改良组从第11天起,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厚度较模型组更明显,且连续9 d PASI总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到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均出现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及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改良组小鼠脾指数更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中IL-17A、IL-12含量均升高,且改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改良模型银屑病典型特征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白头翁皂苷B4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6 mg/kg),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组,白头翁皂苷B4乳膏组(20 mg/kg),每组各8只。通过局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各组小鼠口服或涂抹相应药物,14 d后通过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价小鼠皮损程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形态;血常规检测血液中免疫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检测小鼠皮肤中白细胞介素(IL)-6、IL-12、IL-17、IL-1β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阿维A胶囊组,白头翁皂苷B4 5、10、20 mg/kg组,白头翁皂苷B4乳膏组小鼠皮损组织棘层厚度减小,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PASI评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及皮肤组织中IL-6、IL-12、IL-17、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白头翁皂苷B4对5%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皮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IL-12、IL-17、IL-1β等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又叫牛皮癣,此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全身都可发病,以头部和躯干四肢多见,呈对称分布发病,青壮年发病概率比较大,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常以红斑、鳞屑为主,冬季病情会加重。近年来中医药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着一定的效果,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抑制细胞免疫等作用的免疫抑制剂,对银屑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临床上已经广泛被使用,文章总结了雷公藤多苷片对寻常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咪喹莫特(IMQ)乳膏涂抹诱导产生银屑病样皮损的小鼠模型,观察人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其整体和局部作用效果。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UC-MSCs组,模型组和hUC-MSCs组每日定时在小鼠裸露背部涂抹5% IMQ乳膏62.5 mg,对照组涂抹凡士林。在开始涂抹前1天(0 d)和涂抹后的第6天,对照组和模型组sc 200 μL的生理盐水,hUC-MSCs组每只小鼠sc 2×106个hUC-MSCs。采用银屑病样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指数(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变化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表皮层厚度,角质层角化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采集小鼠的静脉血,试剂盒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评估小鼠炎症反应。结果 hUC-MSCs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皮损症状轻,通过PASI积分趋势图可见,hUC-MSCs能延缓皮损出现,同时减缓皮损严重程度,加快皮损部分的恢复;HE染色显示,hUC-MSCs组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红细胞外溢真皮层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造模后6 d表皮层厚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UC-MSCs组血清IL-6浓度在造模后的第12天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银屑病样小鼠模型sc hUC-MSCs后能延缓银屑病的发生,并减轻银屑病症状,加快银屑病样皮损部分的恢复,可能通过调节IL-6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仅给予他扎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8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17、TNF-α、IL-2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IL-17、TNF-α、IL-22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雷公藤多苷以乙酸乙酯-丙酮(3:1)柱层析洗脱后,采用 HPLC 法进行测定。色谱柱: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Phenomenex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 pH=4.0)-乙腈-甲醇(60:15:25);流动相 B:甲醇。梯度洗脱条件:0~18 min,A(100%),18~25 min,B(100%),25~30 min,A(10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8 nm;柱温为15℃。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0.44~14.16μg·mL~(-1!r=0.9999)。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95.9%,96.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多甙抑制空肠弯曲菌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多甙(T_Ⅱ)20mg·kg~1·d~1×21dig治疗空肠弯曲菌感染小鼠,可便感染小鼠升高的PFC和ds-DNA自身抗体降低;亦使脾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升高的L3T4~+/Lyt~(2+)比值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T_Ⅱ对空肠弯曲菌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近年来对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雷公藤成分与毒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雷公藤及其制剂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 综述关于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结果:雷公藤毒性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其毒性成分同时也是药效成分,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对雷公藤高效低毒制剂研发有指导意义,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论: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雷公藤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由于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及中药药理的整体性目前关于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和系统,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快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和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根皮中3种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 Microsorb-100 C_(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分2个梯度进行洗脱:1→8 min 时梯度变化为50:50→70:30,而8→12 min 时70:30→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3 min。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雷公藤定碱(wilfordine)、雷公藤吉碱(wilforgine)及雷公藤次碱(wilforine)被成功分离;线性相关性在0.9996~0.9998之间;3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9.9%,98.8%,RSD 分别为0.99%,0.76%,0.64%。结论:用所建立的方法直接测定和比较了浙江、湖北、广西和福建雷公藤根中的3种生物碱含量,分离度高,分析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雷公藤中多糖的测定方法,进行不同提取条件时,药物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于490nm处测定含量.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1.23%.结论本法准确,可作为雷公藤中多糖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致高促性腺激素闭经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公藤 (Tripterygiumwilfordii)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 ,俗名黄藤 ,黄蜡藤 ,含雷公藤羟内酯。近年来 ,随着对雷公藤研究的深入[1] ,发现雷公藤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 ,广泛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皮肤病等。但也确实存在不良反应 ,现将临床中所遇 2例 ,因口服雷公藤而致卵巢功能衰竭闭经的病例报道如下。例 1 ,女性 ,2 9a。初诊 2 0 0 0年 4月 5日 ,主诉闭经 5a。月经初潮 1 3a,周期 30d ,行经 5d ,量中等 ,1 993年 3月因患类风湿关节炎 ,在私人诊所服用含有雷公藤的中成药风湿丸(药名不清 ,但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赤芍、莱菔子、佛手、竹茹与雷公藤配伍后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影响.方法 4种饮片分别与雷公藤配伍,加水提取,用HPLC测定雷公藤单提液及其配伍提取液中的雷公藤内酯醇.结果 佛手-雷公藤配伍提取液中雷公藤内酯醇约增加25%(P<0.05).其余配伍提取液中雷公藤内酯醇无显著变化.结论 佛手和雷公藤配伍能明显增加提取液中雷公藤内酯醇,其余配伍对雷公藤内酯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改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5例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一日30 mg,分3次口服,疗程6个月。期间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常规、血糖、血压、24 h蛋白尿、血尿肌酐和肝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定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过程中未见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总碱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总生物碱(ATW)每日5,10,25,50,100mg/kg ig,每周给药6d,用药6wk后可见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随着剂量增加损害逐渐加重。病变以精子细胞及精母细胞为显著,并可干扰初级精母细胞核DNA的合成。对大鼠附睾及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形态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在配对实验中,可见鼠的受孕率明显下降。停药8 wk后,大鼠睾丸受损的生精细胞有明显恢复。提示雷公藤总碱对大鼠有抗生育作用,有效剂量为25~50mg·kg~(-1)·d~(-1),其作用为可复性,对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